渔夫的故事[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渔夫的故事[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4-13 23: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语言通俗、夸张,情节曲折、生动,很受学生们欢迎。因为容易理解,所以教师不必多讲,可让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课本剧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表演来理解体会。
  教学目标:
   1、学习民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层次结构清楚
   2、领会本文寓意: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讨论、表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了吗?听说过《神灯》的故事吗?是呀这些故事伴随我们长大,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一本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篇——《渔夫的故事》。
  教学达标:
  1、了解文学常识:你知道《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2、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且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抛砖引玉,提示性表演开头:
  我是一个穷渔夫,以打鱼为生。我打了一辈子的鱼,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只撒四次网,这就足够我维持一天的生活了。可是今天我已经撒了三次网了什么也没捞到,难道今天这么倒霉吗?我再撒一次看看,上帝保佑我捞一条大鱼。(做撒网状)哎呀怎么这么沉,上帝真的保佑我捞着大鱼了。(做用力拉鱼网状)
  4、学生排练。
  两人一组自愿组合,排练在魔鬼和渔夫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排练熟悉语言,进一步了解课文细节,体会人物形象。教师提示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做道具。
  5、学生表演。
  .每一对学生表演完,请同学来评价表演的优点与缺点,让下一对表演的同学引以为戒。找三对学生表演较好。
  6、教师小结:
  渔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总结出:对待恶人不能怯懦,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既勇敢又要机智。
  开拓扩展:
  这是一个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我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东郭先生)
  能力延伸:
  通过这篇民间故事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民间故事的特点吗?
  欣赏体会:
  动画片《皇帝的新装》中节选:“老大臣看新衣”一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怎样表演得更加生动,加深对表演课本剧的理解。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课时目标:
   1、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从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民间故事语言的赏析能力。
  教学程序:
  一、巩固预习
   1、让一名平时字词掌握较差学生上黑板列出本课需掌握的字词:
    (生书写)撒撬弥桅唆吻
    指名一生写出字音,师生共同正音。
   2、解词:笑逐颜开恩将仇报堂堂
  二、解题启思
   1、文章选录于那部著作?你对这部作品的知识了解多少?
    生:选自《一千零一夜》。它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又名《天方夜谭》,“天方”是指阿拉伯地区,“谭”通“谈”。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公元8世纪至16世纪阿拉伯的器的风土人情,显示了古代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2、课文为什么不改为“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生:因为文章是从渔夫的活动展开的。
  三、梳理情节:
   1、抓渔夫心理变化的句子,用一个词概括。
    渔夫在打渔生涯中不幸遭遇魔鬼,经历了一次最严峻的人生考验。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生死攸关的困难,渔夫的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找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讨论,并领会情节的曲折性。
    生:渔夫先为自己好不容易第四次捕鱼时,捞到一个可卖十块金币的胆瓶,解决了生计问题而高兴。当他遇到了凶恶的魔鬼,内心无比害怕之后,又镇定下来,按自己的计划骗魔鬼上钩,这里应是自信的。最后,渔夫处置凶暴的魔鬼的态度果断而坚决,从不受魔鬼的诱惑。
    板书:喜悦害怕自信果断情节曲折
  四、研习性格
  1、同桌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形象个性。
    提示:你现在正扮演谁?缩短本人与文中角色差距。
  2、课本剧表演:渔夫与魔鬼的斗争过程。
    演员——魔鬼:魏礼伟渔夫:刘见乐
    道具——面具2个、马夹、风衣内衬
    舞台监督——杨绿野
    音响——魔鬼进出场模拟录音
  3、评议角色表演:舞台上的“他”表现如何?
    生:我觉得“渔夫”在与“魔鬼”说话时,应该用颤抖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害怕,并且加上表情动作,比如瞪大眼睛、全身抖索等;最后与瓶中的魔鬼说话时,应十分果断,没有丝毫的犹豫,要有斩钉截铁的感觉。
  4、概括人物性格:从渔夫和魔鬼的表现可见他们有什么不同的性格?
    学生讨论,板书:诚实、机智、勇敢(渔夫)
    凶恶、愚蠢、狡猾(魔鬼)
  五、想象描述:
   1、“假如渔夫在第三个世纪救了魔鬼”,请设计一段话。学生构思。
   2、学生交流,选取典型例子,评议哪一例更加合理。
  六、这节课我们通过表演、评议、想象,认识了渔夫这一劳动人民的代表勇敢、机智、诚实的性格,并领会了民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的特点。
  板书:
         渔夫 善良、诚实 机智、勇敢
        (魔鬼 凶恶 愚蠢、狡猾
         的
         故事 喜悦 果断
            情节 曲折
         自信
         害怕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2.3
  教学难点:2.3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故事画面或挂图及阅读要求、《一千零一夜》、小黑板
   生:《一千零一夜》、《东郭先生和狼》
  板书设计
                32* 渔夫的故事
        渔夫  捕鱼捞到黄铜胆瓶    放出魔鬼
        魔鬼  要杀渔夫        恩将仇报
        渔夫  引诱魔鬼入瓶      用智慧战胜魔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三、自学生字词、多音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音形及词义。
   2.读小黑板生字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读)。
   3.读多音字。
    撒sā 撒网   塞sāi 塞车
     sǎ 撒种    sài 塞北
  四、自学解决,简要讲述故事
   1.自读课文,分意义段,并把段意写在书上。(给一定时间读书。教师巡视与生探讨。)
    第一意义段(1-4自然段)渔夫捕鱼捞起了一个黄铜胆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锡封,一股青烟冒出变成魔鬼。
    第二意义段(5-15自然段)魔鬼听说所罗门已死,没有惧怕,于是要杀死救他的渔夫,并讲出了理由。
    第三意义段(16-25自然段)渔夫引诱魔鬼再次进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战胜了魔鬼,转危为安。
   2.生小声简述故事。
   3.抽生讲述,其余认真听,等会补充,修正。(多媒体展示故事或挂图,图书结合看,并板书。)
  五、揭示中心思想
   1.出示多媒体阅读要求: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渔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2.默读思考(给一定读书时间,教师与生探讨)。
   3.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组长管理,从参与,教师参与。)
   4.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渔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将仇报反而要杀渔夫。渔夫对魔鬼说:“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魔鬼要让渔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钻进瓶里,渔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渔夫战胜了魔鬼,救了自己。
    渔夫设计引诱魔鬼进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渔夫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说:“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相信。”激将魔鬼,魔鬼要让渔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钻入了瓶里。
    渔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战胜了魔鬼。(板书)
   5.读第三意义段。
  六、读《东郭先生和狼》,认识魔鬼的本性
  七、拓展
   1.读资料表。
   2.读《一千零一夜》。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A、B案)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读“规矩、胆瓶、笑逐颜开、金币、自言自语、披头散发、堡垒、铁叉、违背、解救、无恶不作、荣华富贵、倒霉、恩将仇报、起誓、简短、口吻、下流无耻”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A 案
  导入课文,激发阅读兴趣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渔夫的故事》,好长好长的一个故事。多少年过去了,我还难忘故事中的渔夫和魔鬼。你们想读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开展“一分钟故事比赛”,比一比谁能把长故事变成短故事,讲得绘声绘色。
  自己读书,了解课文内容,练习简要讲
  讲故事比赛
  1.小组初讲,评出最佳故事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a.商定比赛评价规则。
   师生一起讨论商定,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讲得流畅完整,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内。
  b.小组比赛。
  2.全班比赛,评出优秀小组。
  拓展阅读,鼓励课外阅读
  3.读资料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故事导读:我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与《渔夫的故事》有些相似之处。《渔夫的故事》是讲智慧的渔夫战胜可怕的魔鬼,而我要推荐大家读的故事,则是讲智慧的农夫收服了狡猾凶狠的狼。想读一读吗?
  5.读《东郭先生和狼》,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与《渔夫的故事》的相似之处。
  附故事:
               东郭先生和狼
  晋国大夫赵简子率领众随从到中山去打猎,途中遇见一只像人一样直立的狼狂叫着挡住了去路。赵简子立即拉弓搭箭,只听得弦响狼嚎,飞箭射穿了狼的前腿。那狼中箭不死、落荒而逃,使赵简子非常恼怒。他驾起猎车穷追不舍,车马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这时候,东郭先生正站在驮着一大袋书简的毛驴旁边向四处张望。原来,他前往中山国求官,走到这里迷了路。正当他面对岔路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蹿出了一只狼。那狼哀怜地对他说:“现在我遇难了,请赶快把我藏进你的那条口袋吧!如果我能够活命,今后一定会报答您。”
  东郭先生看着赵简子的人马卷起的尘烟越来越近,惶恐地说:“我隐藏世卿追杀的狼,岂不是要触怒权贵?然而墨家兼爱的宗旨不容我见死不救,那么你就往口袋里躲吧!”说着他便拿出书简,腾空口袋,往袋中装狼。他既怕狼的脚爪踩着狼颔下的垂肉,又怕狼的身子压住了狼的尾巴,装来装去三次都没有成功。危急之下,狼蜷曲起身躯,把头低弯到尾巴上,恳求东郭先生先绑好四只脚再装。这一次很顺利。东郭先生把装狼的袋子扛到驴背上以后就退缩到路旁去了。不一会儿,赵简子来到东郭先生跟前,但是没有从他那里打听到狼的去向,因此愤怒地斩断了车辕,并威胁说:“谁敢知情不报,下场就跟这车辕一样!”东郭先生匍匐在地上说:“虽说我是个蠢人,但还认得狼。人常说岔道多了连驯服的羊也会走失。而这中山的岔道把我都搞迷了路,更何况一只不驯的狼呢?”赵简子听了这话,调转车头就走了。
  当人唤马嘶的声音远去之后,狼在口袋里说:“多谢先生救了我。请放我出来,受我一拜吧!”可是狼一出袋子却改口说:“刚才亏你救我,使我大难不死。现在我饿得要死,你为什么不把身躯送给我吃,将我救到底呢?”说着它就张牙舞爪地向东郭先生扑去。东郭先生慌忙躲闪,围着毛驴兜圈子与狼周旋起来。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东郭先生怕天黑遇到狼群,于是对狼说:“我们还是按民间的规矩办吧!如果有三位老人说你应该吃我,我就让你吃。”狼高兴地答应了。但前面没有行人,于是狼逼他去问杏树。老杏树说:“种树人只费一颗杏核种我,20年来他一家人吃我的果实、卖我的果实,享够了财利。尽管我贡献很大,到老了,却要被他卖到木匠铺换钱。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正要扑向东郭先生,这时正好又看见了一头母牛,于是又逼东郭先生去问牛。那牛说:“当初我被老农用一把刀换回。他用我拉车帮套、犁田耕地,养活了全家人。现在我老了,他却想杀我,从我的皮肉筋骨中获利。你对狼恩德不重,它为什么不能吃你呢?”狼听了又嚣张起来。
  就在这时来了一位拄着藜杖的老人。东郭先生急忙请老人主持公道。老人听了事情的经过,叹息地用藜杖敲着狼说:“你不是知道虎狼也讲父子之情吗?为什么还背叛对你有恩德的人呢?”狼狡辩地说:“他用绳子捆绑我的手脚,用诗书压住我的身躯,分明是想把我闷死在不透气的口袋里,我为什么不吃掉这种人呢?”老人说:“你们各说各有理,我难以裁决。俗话说‘眼见为实’。如果你能让东郭先生再把你往口袋里装一次,我就可以依据他谋害你的事实为你作证,这样你岂不有了吃他的充分理由?”狼高兴地听从了老人的劝说,然而却没有想到在束手就缚、落入袋中之后,等待它的是老人和东郭先生的利剑。
  作业
  1.回去任讲一个故事给家人听。
  2.读读记记:
   规矩 胆瓶 金币 堡垒 铁叉 违背 解救 倒霉 起誓 简短 口吻
   下流无耻 笑逐颜开 自言自语 披头散发 无恶不作 荣华富贵 恩将仇报
  B 案
  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1.从图入手:(播放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渔夫此时怎样?你推测事情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2.导语:图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个故事,名字叫《渔夫的故事》。正如同学们看到的一样,故事讲述了渔夫和魔鬼之间的事。渔夫是怎样遇见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故事,一定会吸引你的。
  自读故事,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要杀害渔夫呢?你对渔夫有什么看法?
  3.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交流讨论
  1.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
  2.交流思考的问题。
  a.交流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魔鬼说的话是真的吗?使学生明白,魔鬼是凶恶和狡猾的,魔鬼的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的。引导学生读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b.交流对渔夫的看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情况对学生点拨:渔夫战胜魔鬼,凭的是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会上当呢?指导学生读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读出渔夫的智慧。
  总结:看来,渔夫说的没有错。人的智慧是能压制妖气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战胜邪恶的。从渔夫的身上,我们领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情境(多媒体播放家门口渔夫和妻子的对话图):收服了魔鬼的渔夫,拖着渔网回到了家。妻子见他空手而归,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条鱼都没打上来?”渔夫说:“你听我慢慢讲讲海边的故事吧。”渔夫的妻子说:“说吧,可要简短点,我还要去织渔网呢!”想想渔夫会怎样简短地讲给妻子听?
  2.情境(多媒体播放一群人围住渔夫图):傍晚,渔夫把打鱼的人们都叫到一起,又会怎样跟他们讲魔鬼的事?渔夫们又会说什么?
  先在小组里分角色讲,再请讲得有特色的小组在全班讲。
  作业
  1.读读记记本课要求读记的词语。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