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4 14:24:11

文档简介

郑州市 2023-2024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A C B B B D A B D A D B
序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C B A D C B A D B B D B A
第二部分主观题(第 31 题 13 分,第 32 题 15 分,第 33 题 12 分,共 40 分。)
31.(1)答:①政治上:实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③
思想上:统一语言文字,统一思想;④社会上:颁布法律,编制户籍;⑤民族关
系上:北击匈奴。(一点 2分,任答 3点)
(2)答:表现:①蒙古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②西藏地区:派
遣驻藏大臣;③新疆地区:设伊犁将军;④西南地区:改土归流;⑤中央:设理
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一点 1分,任答 3点)
意义:①加强对边疆地区控制和管理,维护中央集权;②促进边疆地区开发,促
进内地与边疆经济文化交流;③促进民族交融,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④基本奠
定现代中国版图。(一点 1分,共 4分)
32.(1)答: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维新运动;清末新政(一点 1
分,共 3分)
评价:积极性:①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②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③客观上刺激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④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或推动了中国经济、军事、
教育上的现代化。(一点 1分,共 3分)
局限性:没有改变封建统治,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1分)
(2)答:原因: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②政府鼓
励民间兴办实业;③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④群众性的反
帝爱国斗争或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一点 1分,共 4分)
影响:①为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提供了经济条件,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②
壮大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客观
上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③促进了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分)
33.(1)1952 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
甩掉“东亚病夫”的耻辱,建设新中国;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我国正要进行“一化三改”,
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增强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意图扩大侵朝战争,威
胁中国国家安全,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为国家储备国防力量。
1971 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十年文革期间,中国与世界完全隔离,外交形势不容乐观;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
{#{QQABLQAAggiIAAAAAAgCAwWICgKQkAGACAoGgFAEsAAAiANABAA=}#}
打开新局面,体育赛事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答“乒乓外交”、中美关系正常
化、中日建交等一系列史实也给分)
1981 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助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经过拨乱反正,
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社会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外交发展、国家开放,在与国际
社会的接触中,民众的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得到激发。
1997 年“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众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随着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目标的确立,体育事业市场化,为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体育运动提
供平台。(一点 2 分,任答两点 4分)
(2)原因:党和政府的重视;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
上新台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民众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对体育运
动的热爱。(一点 2分,任答两点 4 分)
意义:有利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
提高国际声望,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增强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
和向心力。(一点 2分,任答两点 4 分)
{#{QQABLQAAggiIAAAAAAgCAwWICgKQkAGACAoGgFAEsAAAiANABAA=}#}郑州市2023一2024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4.“五胡人华”时期,彻奴人刘渊建立了前赵政权,任命儿子刘聪为大单于,
当时既有大单于台,又有三公府、尚书省。刘聪“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
高一历史试题卷
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上述现象
A,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B.加速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注意事项:
C.助推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D.削弱了匈奴贵族的政治地位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
5.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士陶弘景将忠孝观念充实到道教理论中,并强调遵
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行礼救为修道成仙的重要途径:一些佛散思想家也用因果报应论警醒世人践行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忠孝。这反映出当时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A.橘学的主流地位开始确立
B.三教并行的局面正式形成
C.思想领域交流融合的现象
D.道教与佛教相互吸收借鉴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6.唐承隋制,以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唐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
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在答题卡中正确填涂。)
多壅滞,常选用一些文人与巢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救。安史之乱后,“军国多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根据中国历史发展实际,提出了进人文明社会的标
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翰林学士被称为“内相”。这一变化说明,唐朝
准:如出现社会分工;明显阶级分化;都邑性城市;区域性政体和国家。下列考
A,三省体制遭到彻底破坏
B.君主集权趋势日趋明显
古发现符合“文明社会”标准的是
C.中央行政效率不斯提升
D.设中朝以架空宰相权力
A.北京山顶洞遗址发现人工用火遗迹
7.“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
B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
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
C.山西陶寺遗址大小基随葬品差别大
两征之。其租肿调、杂徭悉省。”由此推知,两税法
D.河南仰韶遗址出土几何图案的陶器
A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改变了人丁为主的税收标准
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克己复礼。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韩非子
C.杜绝了官员对百姓的肆意盘剥D.過制了土地兼并的发展势头
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这反映出,他们都
8.北宋初年,大臣赵普认为唐末以来“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
A努力恢复传统制度
B.代表旧贵族的利益
地”,主要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线谷,收其梢兵,则天
C.奉行以民为本思想
D.意图重建政治秩序
下自安矣”。下列举措符合这一主张的是
3.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到的三则史料,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主题
A.在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
B.设转运使综理地方财政
应该是
C.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
D.设宜政院掌管民族事务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荚敢用。”
9,辽朝哭丹人的主要产业是放牧马、羊,其燕云地区和渤海地区以种植稻、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麦为主。金朝女真族以狩猎、畜牧为主,其控制的黄河以北广大汉族地区以农
“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耕为主。辽金的这种经济形态
A.三公九卿制度
B.皇帝制度
A.促成了政权之间的联合
B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内外朝制度
D.禅让制度
C.抑制了经济的多元发展
D.影响了政治统治的特点
高一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10页)
高一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