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件(共34张PPT含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课件(共34张PPT含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5 07:3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春秋战国大变革;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辩证的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空观念 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理解其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理解中华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培养家国情怀。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吸收外来文化
1.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
开始传入
两汉之际
日趋兴盛,渐趋本土化
魏晋南北朝
完成本土化
隋唐
融合
宋明
(1)过程
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的发展历程
众生平等慈悲普度剃度出家清规戒律
遁入空门四大皆空
伦理纲常
忠孝仁义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提倡孝道
修身养性
佛教与中华文化冲突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吸收外来文化
1.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
开始传入
两汉之际
日趋兴盛,渐趋本土化
魏晋南北朝
(1)过程
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思考:佛教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兴盛?
刘宋有佛寺1913所,南齐有2015所,萧梁有2846所,即便是疆域局促的陈朝,也仍有佛寺1232所。
北朝的佛寺、僧尼远多于南朝,北魏末,仅洛阳一地就有佛寺1367所,全国有1万余所。东魏北齐有寺3万余所,僧尼300万人。北周也有寺1万所,僧尼100万人。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集 蒿里行》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晋书 列传 阮籍》
佛教的幻想能力、迷人的方法都比传统的中国儒道学说高超得多。 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苦”的,即“苦海无边”。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槃”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把佛教视为控制民心,稳定社会,拉拢汉族地主阶级的法宝。
—叶洵灶《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
佛教教义给苦难人民以精神慰藉
天灾人祸,社会动荡
统治者:麻醉人民,维护统治
名士为求明哲保身,多不谈政治,崇尚玄学和佛学
逐渐同儒家文化
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正光已后,天下多虞,王役尤甚,於是所在编民,相与入道,假慕沙门,实避调役,猥滥极。
——《魏书·释老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指僧侣的游手好闲),货殚于土木(指修建院)。
——(南朝宋齐时期)范缜《神灭论》
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后周世宗都曾下令灭佛,毁寺庙、遣僧侣、收田亩。佛教遭受较大打击。但都阻止不了佛教的兴盛。
知识回顾:魏晋南北朝佛教兴盛的危害及应对
不利于国家赋税徭役的征派
出世态度有悖于儒家伦理纲常
士兵官吏浮于人事;
寺庙奢侈,僧侣不检。
开始传入
两汉之际
日趋兴盛,渐趋本土化
魏晋南北朝
完成本土化
隋唐
(1)过程
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佛教“有所变形”
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禅”宗:讲究静坐悟道
禅宗改造了传统佛教,强调“孝”是成佛的根本,也提倡为父母守丧三年等,使外来佛教更适合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口味。
佛在心内,不在心外,只要静心自悟,不必苦修,便可顿悟成佛。
禅宗史上有南宗北宗(南顿北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唐 惠能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
开始传入
两汉之际
日趋兴盛,渐趋本土化
魏晋南北朝
完成本土化
隋唐
融合
宋明
(1)过程
来自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明
佛教盛行,吸收儒、道的影响,渐趋本土化。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以儒学为主,
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三教并行,禅宗修行,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
以儒学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一部分。
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回顾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的过程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
(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①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一: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
材料二 :佛教包涵了很多思辩的内容,蕴含了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就大大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
来源于佛教的汉语词汇:刹那、现身说法、大彻大悟、三生有幸、前因后果、自作自受、烦恼、解脱、一尘不染、一厢情愿、臭皮囊、觉悟、缘分、五体投地、想入非非等。
——赵朴初《俗语佛源》
材料三 :佛教带来了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的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人活着不但要考虑今世,还要考虑前世,尤其是来世,今世的善恶是因,种下了来世的幸与不幸的果。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积极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
(1)过程
②文学、书法和绘画:
体现佛教的内容和理念,注重境界的表达。
叹白发
唐·王维
宿昔朱颜成暮齿,
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柳公权《金刚经碑》
(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③建筑艺术: 受佛教影响,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
◎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
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又融人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剃度受戒,遁入空门,不问世事
(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消极
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8到10世纪,印度佛教开始衰微,13世纪回教入侵,印度佛教文化遭到毁灭。但中国恰在7、8世纪,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大量佛教译著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东南亚。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
2.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
利玛窦“西学东渐” 第一人
明末清初,一批来华耶稣会会士由于精通中国文化而获得高官的赏识,其中最有名的是利玛窦,他们脱下僧袍,换上了儒服,通过与儒家学者们谈天、辩论,用三棱镜、自鸣钟和地理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汤若望精通天文,后来他在满清官廷担任过钦天监监正的职务。耶稣会会士们将大约7000种西文图书带到了北京。17 世纪时会士与中国学者合译出了大约380 种著作,这些书多为神学著作,但也有一些涉及天文、数学、地理、医药、气象、机械、解剖学、动物学、逻辑以及欧洲政治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论文和专著。 ——费正清《东亚:传统与变迁》
(1)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背景:①古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奠定基础②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③传教士的推动④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政府的支持
思考:早期的西学东渐的背景及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影响:①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生机;
②只在少部分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产生根本性变革。
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层次 派别和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实践活动
器物 地主阶级抵抗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思想 资产阶级激进派
无产阶级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的渐进过程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洋务运动
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
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
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
背景
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
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表现
主题:救亡图存
历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认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编译书籍
《海国图志》
特点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对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思考:近代中国
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
《几何原本》
徐光启与利玛窦共同翻译
利玛窦(1552年—1610年),字西泰,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1582年(明万历十年)被派往中国传教,直至1610年在北京逝世,在华传教28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传教士之一。
利玛窦来华后,先后在澳门、肇庆、韶州、南昌、南京、北京等地传教。利玛窦对中国传统的习俗保持宽容的态度。他容许中国教徒继续传统的祭天、祭祖敬孔。他还主张以“天主”称呼天主教的“神”,并指“上帝”概念早已存在中国上古文献中,中国传统的“天”和“上帝”本质上与天主教所说的“唯一真神”没有分别。利玛窦本人更穿著中国士人服饰。
利玛窦成功地觐见皇帝后,开启了日后其他传教士进入中国之门,也开创了日后200多年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方式:
一方面用汉语传播基督教;
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他把从国外带来的西洋镜、自鸣钟、三棱镜、圣母像等西洋奇物公开展示给当地民众观看。
【知识拓展】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和方式,一直为之后跟随他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所遵从,称为“利玛窦规矩”。
利玛窦与徐光启等人合译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
几何学方面,还与徐光启、李之藻等共同翻译了《同文算指》、《测量法义》、《圜容较义》等
数 学
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先后被十二次刻印。
地 图
利玛窦还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首次将《四书》译为拉丁文;
与郭居静神父一同编修了第一本中西文字典《平常问答词意》,首次尝试用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
传播中国文化
利玛窦所写的第一部中文著作《交友论》,收入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大师爱拉斯谟等人关于友谊的格言上百则。
文 学
01
04
03
02
利玛窦“西学东渐”第一人
明末清初 近代
背景 ①受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影响;②传教士传教的需要; ①工业革命后列强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蓄意侵华;②救亡图存的需要;
传播主体 西方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参与主体广泛,包括官员、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等;
接受群体 少部分知识分子如徐光启 群体不断扩大,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内容 西方科技为主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层层深入
影响 文化上东西双向交流,开阔眼界但没有使中国产生根本性变革 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转型
知识拓展: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与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比较
(1)汉字
对外辐射和传播
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
后来,各国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
谚文,韩国称为韩字( ),北朝鲜称为朝鲜字( )。15世纪朝鲜王朝世宗大王遣人创造朝鲜拼音文
假名,“假”即借,“名”即字。意即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汉字为“真名”。
喃字,又称字喃,是古越南民间的一种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来表达越南语的文字。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对外辐射和传播
(2)儒学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成均馆,朝鲜高丽和李朝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李朝开国至其末期正式用于称国家最高教育机构。设专门讲授儒学的明伦堂和供奉孔子的文庙。
成均馆大学名列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97名,其历史可追溯至于1398年成立的朝鲜王朝最高学府成均馆,是最初的国家级教育机关
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儒学、官制和大乘佛教。
——孟宪实《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3)佛教
◎鉴真与唐招提寺
日本平城京东大寺
韩国佛国寺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社会制度: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
模仿中国,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
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教育体制: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4)制度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新罗统一朝鲜后,更以唐制为立国规范……在学制上,新罗仿唐置国学,设儒学科和技术科。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5)社会生活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韩国首尔的景福宫,结构和样式是中国皇宫的翻版,景福宫的门均以汉字命名,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
—9世纪朝鲜诗人崔致远
东亚文化圈·服饰(韩服、汉服、和服)
1.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14世纪末,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所学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
郑和下西洋,扩大和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琉球国中山王遣使来华,要求“给赐冠带”……明朝皇帝“命礼部图冠带之制示之”……另外,琉球国还仿照中国之制设立学校,“改粗鄙之俗为儒雅之风”,全国上下,“渐染华风,祀先圣,兴学校,家购儒书,人崇问学”,使得琉球国国内移风易俗,逐渐变化为“衣冠礼义之乡”。
——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
(5)社会生活
归纳总结:对亚洲的影响——东亚文化圈
类别 时间 影响
汉字
儒学
佛教
社会制度
社会生活
前4-3世纪
3-5世纪
4世纪以后
7世纪
7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
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日本等国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日本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越南的教育体制移植于中国、科举制跟中国一模一样。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
中国人进入琉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
郑和下西洋,扩大和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1)科技: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欧洲
中国
14至15世纪印刷术传至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8世纪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促进教育、政治及商业发展。
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粉碎骑士阶层,推动了封建社会的瓦解。
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推动大航海时代到来。
造纸术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2.对欧洲的影响——中学西传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
(1)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2)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2.对欧洲的影响——中学西传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思想文化
美国·流芳园(仿苏州园林式建筑)
饮茶成为欧洲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四 大 发 明 造纸术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儒学 习俗 8世纪后(唐朝),造纸术逐渐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和欧洲,促进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
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促进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欧洲人借鉴中国活字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16-18世纪,孔子思想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史学、地理学、科技、文学等成就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归纳总结:中学西传对欧洲的影响
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东西方文明发展与交流的认识
认识:
①交流互鉴是促进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先进科技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要看是否存在优越的社会环境;
③固步自封,僵化保守,只会落后挨打;开放开明,兼收并蓄,才能繁荣昌盛;
④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历史依据。
从国家发展的角度阐述当代中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必要性: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佛教传入
西学东渐
明末清初
晚清民初
对亚洲的影响
(东亚文化圈)
朝鲜、日本、越南、琉球、东南亚
对欧洲的影响
(中学西传)
四大发明的传播
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进程
影响
课堂小结
1. (2022·广东卷)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音够)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1.C【详解】由材料中“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与吾儒水火不容”可得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地位沦落、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满,站在维护儒学统治地位的立场上抨击佛教、道教,结合所学可知,宋儒通过改造儒学来达到重振儒学、回应佛道挑战的目的,C项正确;
对点训练
2.(2020·江苏卷)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2.B【详解】 材料“程颐程颢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等信息可反映出北宋时期存在儒学与佛教融合的现象,B项正确;材料强调了儒佛的融合,而不是强调佛教对儒学的冲击,无法体现地位动摇的现象,A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的问题,并且在南宋时理学才逐渐成为官方哲学,C项错误;阳明心学出现于明代,D项错误。
3. (2022·北京卷)《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3.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海国图志》得到一些日本学者的赞同,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侵略的主张,排除B项;魏源写作的《海国图志》并不反对封建专制,排除C项;材料不足以说明中日两国都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4. (2022·全国卷)“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4.B【详解】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1·广东卷)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 )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5.D【详解】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孙中山提出了社会革命来解决民生问题,“免得再蹈覆辙”,故D正确;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是孙中山的目的,故A错误;“均贫富”不是孙中山的政治理想,故B错误;联合苏俄的政策依据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C错误。
6.(2022·全国卷)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 )
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 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
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6.D【详解】依据材料“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可知五四之后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了一定的变化,更具理性,说明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主张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D项正确;“由此引发”表述错误,排除A项;“开始受到批判”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得以消除”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