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4 09:3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5.学习作者细致连续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难点)
2.领悟作者细致连续观察的方法。 (重点)
3.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单元要素,导入新知
复习回顾,引导探究主题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穿越时空,跟着古代的观察高手观察自然,你一定领略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景。感悟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哲理;感受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妙趣图景。这真是大自然“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叶圣陶先生,走进他笔下的《爬山虎的脚》,继续体会文章准确而又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而又细致的观察吧!
2.师:同学们,提起叶圣陶先生,你有哪些了解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生回答自己搜集的资料)
师:为你们的见多识广点赞。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资料,快来看一看,你对叶圣陶先生又有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呢?
(是啊!叶圣陶先生有着“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呢!今天我们所学习的《爬山虎的脚》还是他专门写给儿童的一篇文章呢!)
师:那么叶圣陶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写了他所观察到的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去看一看吧!
交流预习,扫清障碍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提起爬山虎你有哪些了解呢?
(生自由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到这些信息的呢?
师:是啊!通过观察、阅读课外书、查找资料,这些都是预习的好方法!生活中我们或许随处可见爬山虎,或许你没有好好地观察过爬山虎,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一定会对爬山虎有着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认识。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10《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读好生字词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在班级圈分享了课文的朗诵视频,你们都在家里进行了自主预习吗?
师:真棒!都是一群爱学习的孩子!你们一定体会到了自主探究的快乐!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字词检测的小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
(出示字词检测小游戏。)
2.理解词意
师:为你的字正腔圆点赞。词语除了会读,还要了解它的意思哦!“叶柄”这个词语怎么理解呢?
(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联系部分,其上端与叶片相连,下端着生在茎上,通常叶柄位于叶片的基部。叶柄通常呈细圆柱形、扁平形或具沟漕。)
师:光看文字我们很难形象地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图片来帮助我们理解。(出示图片)
3.指导书写
师:词语会理解了,还要会写。这一课的生字中有几个字形结构复杂的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到“叠”这个字,你认为哪个部分需要注意呢?
师:你真是个细心地孩子!
(出示叠、嫩、隙,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跟着范写书空吧!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带着满满的预学收获,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快来看看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文章每一段都写了些什么?)
师:在同学们读课文之前,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这样一个方法小提示,在概括段落大意的时候要抓住每段中关键语句的重点词语进行提炼。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老师来读,你们来思考,写的是什么呢?
(生交流汇报)
师:聪明的你们都关注到了学校操场北边墙上、小院的西墙、房顶上这些词语,毫无疑问,这都是一些表示地方的词语,所以第一自然段写的就是爬山虎的生长位置。(板书)
师:同学们,请你们运用这样的方法继续迁移,看看其它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吧!
生默读,交流汇报。
生1:第二自然段中我找到了段首句: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第二句中我找到了关键词:嫩叶,第三句中的“那些叶子”和第四句话中的“一墙的叶子”,都是在写叶子,所以我认为第二自然段主要是写爬山虎的叶子。
师:你多么会迁移啊!就是抓住关键语句中的重点词语于是就能提炼出第二自然段主要是写爬山虎的叶子。请你们继续思考。
生2:走进3至5自然段我发现,第三自然段的末句,第四五自然段的首句都是在说爬山虎的脚,所以我认为三至五自然段主要是写爬山虎的脚。
师:多么会举一反三呀!看来大家都掌握了抓住关键语句中的重点词语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你们真棒!
四、自主探究,理解第一、二自然段
1.师: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爬山虎的不同的方面,来聊一聊你们的发现,你们的感受。
快来看看自学提示: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聚焦观察对象,圈画重点词句,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
来吧!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自然段!谈谈你的发现吧!
2.生带读,交流汇报。
师: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带我们一起走进字里行间,好好体会一番呢?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读得真棒!谁来谈谈你的感受呢?
生:在这段话中,我注意到了两个词,“满是”和“一大片“,从这两个词中我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茂盛。
师:是啊!你真会读书!仅仅简单的两个词就让我们体会到了爬山虎的生长茂盛,生意盎然啊!正是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才让我们有了这么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师:来吧!让我们继续感受!
3.默读第二自然段,交流汇报
(1)生:在第二自然段中,我找到了这些关键词:嫩红、嫩绿、绿的那么新鲜,我知道了爬山虎叶子的颜色是会变化的。
师:多么细致的观察啊!多么准确的用词啊!作者叶圣陶先生把自己观察到的叶子颜色变化的过程准确地表达了出来!从“不几天”这个词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观察是具有连续性的,可不是一天两天得出的结论哦!同学们,看着这些鲜绿的叶子,作者感受如何?
师:好一个“舒服”!写出了作者内心无比的惬意,谁能试着读出这份“舒服”与“惬意”呢?
师:读得真棒!从你的读书声中,老师也觉得舒服、惬意呢!
(2)师:还有谁有什么感受要和我们分享的吗?
生:我还抓住了这句话: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我发现爬山虎的叶子不管是动态还是静态,都很美!
师:你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那么你能说说爬山虎叶子静态和动态时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这是静态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这是动态美。
师:这么美的叶子,怎能不让人喜欢?在这里,老师也带来一个句子。大家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的感受。
(生自由读,交流汇报)
师:“拂”和“荡”充满着轻盈和灵动之美,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再现了风起时爬山虎叶子的灵动轻柔!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的表达!就让我们一起再把这轻盈灵动之美送进文本之中,读出我们的感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来那份轻盈荡漾!
师:亲爱的同学们,爬山虎的叶子如此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其实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就请大家带着这节课的收获,课后我们继续思考:叶圣陶爷爷是如何观察爬山虎的脚呢?他有什么样的发现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