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修改稿)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修改稿)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5 09:5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经济是对社会物质的管理,人们的经济活动包括人类社会的生产、储蓄、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
社会生活,广义上包括整个社会物质(包含物质的生产和消费)和精神(如文娱、社交、学习、信仰等)的活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三、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一、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二、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五、交通与社会变迁

六、医疗与公共卫生

《经济与社会生活》
纲要回顾
1.按照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人类社会基本形态共有哪几种?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2.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石器,而原始社会按照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两个时期?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原始社会时期按照当时的社会组织形式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从采集、渔猎 农业生产
农业的出现,不但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促成了文明的出现。
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
【学习目标】
了解人类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的过程及意义;
知道古代不同地区食物生产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远古人类的生活想象图
1.生产:
【读图】远古人类是如何进行生产与生活?
使用骨针,兽皮作衣
渔猎采集(不断迁移)
学会用火
群居生活
审美意识
(一)食物采集阶段(旧石器时代)
特点:①以采集和渔猎为主;②迁徙生活;③生产工具主要是木、骨、石;④学会用火;⑤女性地位比较高
食物
工具
劳作 方式
2.生活:
迁徙;用火取暖、烧烤;
群居;女性主导生活。
(母系氏族社会)
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
木、骨、石等材料制作
采集和渔猎
—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二)食物生产阶段(新石器时代)
【读图】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大约一万年前,人类逐渐定居下来,学会了驯化野生动植物,出现原始农耕和畜牧,人们从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转变……
渔猎采集
农耕畜牧
迁徙
定居
女性地位高
男性地位高
人被动从属于自然
人主动改造自然
蒙昧时代
文明时代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小麦
甘薯
玉米
大米
现在,我们走进一家麦当劳……
你知道这些食物的原材料都原产自哪里吗?
—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背景: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2)时间:距今约1万年前
—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二)食物生产阶段(新石器时代)
2.三大农业起源中心及其表现
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地 区 农 业 畜牧业
西亚
东亚
中美洲
绵羊、山羊、牛
小麦、
大麦
粟、水稻
猪、

玉米、甘薯、马铃薯
骆马、羊驼、火鸡
骆马
小麦、大麦
玉米、甘薯、马铃薯
粟、水稻
绵羊、山羊、牛
猪、狗
骆马、羊驼、火鸡
特点:多元中心;独立发展;多样性。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③增加了食物供应,改善了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
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生活: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
②生产: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
③文化: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补充: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3.农业的出现(农业革命)有何意义?
—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农业革命:在距今大约1.1万年后一个冰期结束,气候渐趋变暖,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即人类由狩猎和采集时代过渡到定居农业时代。这一转折在历史上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天文历法,数学等学科。
回顾:古代早期的天文学、数学成就?
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古代埃及最早的太阳历
古代印度的天文、历法、数学(1到9的数字,发明0;按位记值)成就
古代印第安人:玛雅历、“零”的概念、20进制
中国:夏小正、殷历、干支纪日法、《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张衡)《灵宪》
4.生产关系:
材料 农业革命还触发了一场链式反应,它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令人神往的平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3.农业的出现(农业革命)有何意义?
—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农业产生
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制产生
贫富分化
阶级产生
氏族首领
战俘
自由民
奴隶
奴隶主
国家产生
富人
穷人
调节冲突
农业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4.生产关系: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文字
文明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农业的出现(农业革命)有何意义?
—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随着农业的产生,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国家应运而生,人类开始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即时训练1 下图为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塔西里 那杰岩画。一位学者认为,这幅美轮美奂的画作描绘了妇女采集谷物的场景。这可以佐证(   )
A.原始人已过上定居的生活 B.当时还处于打制石器时代
C.采集渔猎时代的群体生活 D.农耕畜牧时代的个体生产
C
即时训练2 许多学者认为,“新石器革命”(指新石器时代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的意义胜过“蒸汽革命”。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农耕和畜牧业的出现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超过蒸汽机
B. 农耕和畜牧业的出现是人类诞生的重要前提
C. 农耕和畜牧业的出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
D. 农耕和畜牧业的出现推动了国家的产生
C
即时训练3 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其主要原因是(  )
A.手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B.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
C.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D.采集和渔猎的发展
C
即时训练6 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133座墓中,有些墓中随葬品有五六十件,但有些墓中随葬品极少;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墓中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中随葬品有58件之多。这些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生产力发展,产品有了剩余
B.氏族内部分化,出现富人和穷人
C.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国家已经产生,阶级压迫出现
C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二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共性(统一性)
共同特征:
出现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各个文明古国的灌溉农业发达;统治者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
非洲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代中国文明
共同特征:出现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原因:减少水旱灾害的影响;统治者重视修建水利工程。
二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二)个性(多样性)
★古代中国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
食物生产
土地制度
农业技术
经济政策
水利工程
农业技术体系
北粟南稻(后为北麦南稻)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河姆渡出土的稻粒
商周:土地国有,集体耕作;
战国后:土地私有,小农经济
战国以后,铁犁牛耕
重农抑商
(战国)都江堰、郑国渠、芍陂,(西汉)龙首渠
至隋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精耕细作: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更多的肥料、改进生产工具、提高耕作技术、修建水利工程、改进耕作制度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③男耕女织; ④自给自足;
⑤精耕细作;
⑥具有稳定性、落后性、脆弱性。
(二)个性(多样性)
地区 食物生产 土地制度 社会生活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希腊
古罗马
阿兹特克
种植大麦、小麦,
饲养山羊、绵羊、牛等
大麦、小麦,
蔬菜、橄榄、葡萄
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
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城邦公民拥有土地;
土地国有;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玉米、甘薯、马铃薯、辣椒、番茄、南瓜等
部分贵族私有;村社土地公有,每家的主人一块份地终身使用
两年不耕作土地被村社收回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租赁的对象
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修堤筑坝、挖沟开渠。
加工葡萄酒和橄榄油;普遍使用奴隶劳动
谷物,橄榄、葡萄
贵族、富人不断获得土地,小农逐渐破产
二 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即时训练4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  )

时间 成就
战国 都江堰
汉代 漕渠、白渠、龙首渠
曹魏 翻车
唐朝 筒车
宋朝 高转筒车
A.注重农业精耕细作 B.农业成就最为突出
C.重视农业生产发展 D.农业工具不断更新
即时训练5 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非洲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灌溉农业发达,成为世界农业起源中心。这说明( )
A.农业起源中心的多元性
B.农业的起源具有一致性
C.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相同
D.原始农业历史悠久
A
课堂小结
本课的关键:
农业产生的革命性意义
①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④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
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的出现
国家应运而生
(2020·全国Ⅰ卷·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链接高考
A
【答案】A。【解析】材料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广种植,大、小麦在南方的推广种植都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故选A项;曹魏时已经改进翻车,且材料与灌溉工具的改进无关,排除B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没有体现出均衡发展,排除C项;粮食作物的推广种植影响民众饮食结构,但没有根本改变,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