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观书有感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思想家。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很多思想都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的诗作用词讲究,风格俊朗,具有一定的哲理。
自学提示:
(1)朗读全诗,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美。
(2)理解“鉴”、“徘徊”、“渠”、“如许”、“为” 的意思。同桌合作理解诗意。
(3)记下不懂的问题。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查字典
组成词
联系诗句
借助图画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鉴:
1.镜子。
2.照。
3.仔细看。 开:
打开徘徊:
来回移动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渠:
方塘 清如许:
这样地清澈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因为因为 ,所以池塘里的水才如此清澈见底。
之所以池塘里的水能如此清澈见底,是因为 。《吕氏春秋》
shū dù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意思是: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
连词成句
调整词序
添加词语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使池水清澈,正如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填上合适的诗句:
1.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2.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两句诗是: , 。
3.人生无常,有喜也有悲,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是无法避免的: , 。
4.抓住时间,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直后悔。这正是: , 。 作业
1.背诵、默写《观书有感》。
2.读读朱熹的其他作品,试着背一背其中的一两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