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一:梳理行文思路题提升练
(解析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火车穿越的身与心
阿来
①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我们一路都在用汽车追赶试运行的火车,借此反复感受青藏高原上从未有过的机械与钢铁巨大力量的冲击。
②我驾驶着吉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一次次冲到火车前方,等待火车蜿蜒着驶近,感受火车从面前不远处轰隆着经过时,脚下的地面传导到心中的轻轻震颤,再目送它从某个山口处消失。
③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
④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后来,我坐着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去过很多地方。记得在科罗拉多州的某个地方,在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有一次,在公路与铁路交叉处,我们停下车来,看长长的铁路线上,长长的一列火车在草原和积雪的山脉之间蜿蜒而过。那时,我就想,要是也有这样一条铁路穿过青藏高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当即,我就要求朋友帮忙退掉机票,要坐这条线上的火车,穿过落基山脉,直到美国的西部海岸。
⑤这是一种情感的代入法,这样,几乎就有了在青藏高原上乘坐火车的感觉。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几年,就在青藏高原真切地看到火车奔跑了。
⑥此次青藏之行前,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
⑦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
⑧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
⑨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用天真的笔调在小说中描述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而且,也正是在文字展开的时候,的确真切地体味到这些事物一出现,生活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在另一篇小说中这样描述一座小水电站的出现:“一双从来没有写下过一个字母的手合上了电闸,并将整个村落的黑夜点亮时,大家都有一种如在梦境的感觉。可这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光亮。”
⑩这种光亮出现了,世界的面貌与人的内心都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是的,“变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热爱这个字眼,而又深受着它的驱迫啊!
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望着湛蓝的湖水,湖对岸念青唐古拉山那些亘古如此的雪峰就渡到心中来了。晚上宿在帐篷中,听风声呼呼地从半空中掠过,忧然看见传说中的巨灵披着宽大的黑色大笔在星空下飞翔。于是,身心又重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
醒来之后,似梦非梦的感觉消失了。穿上衣服来到曙色一点点降临的湖边,白天那些喧哗的游人消失了,湖岸深处,那些深浅不一的岩洞有修行者的灯火在闪烁,身体处于这亘古的寂静之中,脑子里却轰轰然有火车隆隆地奔驰。几天来高度的兴奋过后,这时,身体的内部突然有一种撕裂感。这在我,是一种熟悉的感觉。从理性上讲,我们应该为每一件新事物的出现而欢呼,而深受鼓舞。与此同时,在身体的深处,血液中有种古老的东西会起作用,会拉响警报,提醒我们出现了某种危机。这种感觉的出现是因为一些具体事情吗?是的,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就在纳木措,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关于这一切,大家都说得够多了。我真正想说的是,对于本人这样的青藏高原的土著来说,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
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虽然我知道,某一天置身于某一种特别的情境中,这种情绪或者又会重新涌上心头。但一路往南,拉萨在望,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文章的?试简要分析。
3.请分析这篇散文的行文思路。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
5.第 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6.文章在叙述追赶火车的过程中穿插了过去的经历和自己的小说等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案】
1.①兴奋欣喜。在青藏路上追赶火车,感受力量和速度的冲击,因新事物的出现而激动。
②眷恋忧虑。停宿纳木措湖边,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带来撕裂的隐痛,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
③欢快高亢。回到青藏线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 2.本文是以双线交织的形式组织文章的。从叙事上讲,以“我”的旅途为线索;从抒情上讲,穿插着“我”的心理活动变化。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我”的心情是兴奋喜悦的;到纳木措湖,“我”又眷恋和担忧;回到青藏线上眼望拉萨,“我”的情绪欢快而高亢。 3.全文以“我”的旅途为线索,先交代“我”驾车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追赶火车,获取高原路途飞奔的确切感受(①~③段);再由眼前景回忆起以前在青藏高原翻山,在美国坐火车穿越及想到西藏村落的变化(④~⑩段);接着叙写前往纳木措湖宿夜并引发思考,表达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交融时作者的担忧(第 段);最后叙写前往拉萨,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事物的到来(第3段)。 4.双线交织。叙事上以“我”的旅途为线索,抒情上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双线交织,表现内容集中而丰富。巧妙穿插一些回忆材料,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
文章先叙后议。借助“变化”和“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的不同感受,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的审视和思考。 5.(1)结构上承上。远承前文的喜悦,近承上一段关键内容“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身心又重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等而来。
(2)情感上表达出眷恋、释怀。作者借此强调“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但很快就情绪模糊,直到后来亢奋。
(3)内容上突出主旨。作者要表达的是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但一回到青藏线上,作者又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新事物的出现不可阻挡,便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 6.①写徒步翻山,用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
②写美国的经历,为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表达变化之快令人惊喜。
③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细读文章内容,在文中圈画出表现心理变化的词语,结合心理变化前后文的内容提炼并归纳要点。
本题中,从文中“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欣喜的心情”知兴奋欣喜,在青藏路上追赶火车,感受力量和速度的冲击,因新事物出现而激动;
“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知眷恋忧虑,停宿纳木措湖边,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带来撕裂的隐痛,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
“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知欢快高亢,回到青藏线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散文线索的能力。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空间线索,以“我”的旅途为线索;一条是情感线索,以“我”的心理活动变化作为线索,两条线索交织。
空间线索(叙述线索),以“我”的旅途为线索。
作者交代了自己的行踪——“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从玉珠峰——唐古拉山——纳木措——青藏线上,以旅途为线索。
情感线索(从抒情上看)——“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作者的心情也随着行踪起伏,由兴奋喜悦——眷恋和担忧——欢快而高亢。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散文行文思路的能力。
本文共有 段,以“我”的旅途为线索。
第①~③段,由“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驾驶着吉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可知,交代“我”驾车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追赶火车,获取高原路途飞奔的确切感受。
第④~⑩段,由“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可知,由眼前景回忆起以前在青藏高原翻山,在美国坐火车穿越及想到西藏村落的变化。
第 段,由“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就在纳木措,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可知,叙写前往纳木措湖宿夜并引发思考,表达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交融时作者的担忧。
第 段,由“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一路往南,拉萨在望,……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可知,最后叙写前往拉萨,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事物的到来。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构思特色的能力。
首先从情节线索上看,本文采用上线索结构,一是以“我”的旅途为线索,作者交代了自己的行踪——“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从玉珠峰——唐古拉山——纳木措——青藏线上,以旅途为线索。二是 以“我”情感变化为线索——“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作者的心情也随着行踪起伏,由兴奋喜悦——眷恋和担忧——欢快而高亢。双线交织,表现内容集中而丰富。巧妙穿插一些回忆材料,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
然后从文章的叙述方式上看,文章先叙后议。“这种光亮出现了,世界的面貌与人的内心都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作者借助“变化”和“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的不同感受,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的审视和思考。
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情节、段落作用的能力。
从结构上看,承接上文。“醒来之后,似梦非梦的感觉消失了”承接上文“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承接上文“身心又重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欢快而高亢了”承接上文“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用天真的笔调在小说中描述这些新事物的出现”。
从情感上看,由“我真正想说的是,对于本人这样的青藏高原的土著来说,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可知,作者在情感上表达了眷恋、释怀。
从主旨上看,由“身体处于这亘古的寂静之中,脑子里却轰轰然有火车隆隆地奔驰”“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可知,现代文明对古老文化的冲击,让作者充满了担忧,但是“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或者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这种情绪或者又会重新涌上心头”,但新事物的出现不可阻挡,要积极迎接变化。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从结构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圈画文章关键信息,领悟作者的情感。
本题中,文中“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写徒步翻山,用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
“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写美国的经历,为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表达变化之快令人惊喜;
“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都是为写青藏高原通火车做铺垫,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本一:
千载白鹭鸣庐陵
徐 剑
已经是晌午,秋阳浮冉于中天。秋后阳光仍炽,苦夏未尽。赣江清如镜,楼高八面风,一行白鹭盘旋江面,东风起,送我上青云。
秋声近,吉安城郭。我看到白鹭洲,一洲分两水,青螺屿楼浮在水上,章贡之水赣南来。白鹭展翼,扶摇直上江天。一派好风光!庐陵地杰人灵,北宋以降,古庐陵[注]鼎甲四十九人,宰辅十九人,尚书六十九人,兀立吉安的天空,一个个寒门学子戴乌纱,穿红袍,胸挂锦鸡,无限风光在庐陵啊!
今日的庐陵,历史又称半座苏州城。可已找不到旧时模样。阳光金晃晃的,洒满城郭。下车,一路台阶至底,是一个广场,正中央立了一块石碑,行书“白鹭洲书院”。
绕过白鹭洲书院石碑,朝前走向廓桥。太阳斜照下来,站在桥上,极目远方,由远及近,赣江碧流天际来,八面见画境,是诗,是词,更是秋水文章。乍看,不见一只白鹭翱翔,可我以为绿树掩映中,栖息着万千白鹭,风掠,竹动,一鸣冲天,一如历朝历代的学子。
白鹭洲中学出奇地静,逐级而下,过一座四角为石柱的亭子,南边两个石方柱,镶为一副楹联:“芟其芜,行其涂,似有天作地生之状;视其细,知其大,岂独山原林麓之观。”妙哉此言,修杂芜而成参天大树也。移步石亭,但见赣江岸边,一棵古樟树,树高千余尺,遮天蔽日,犹如一柄巨伞,荫庇着一代又一代庐陵学子。据说,古樟树年轮有三百多年,而白鹭洲书院则在朝朝暮暮中观鹭栖鹭飞七百年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遥想当年,上饶府人氏江万里知州庐陵,想为百姓办点事,留得好官声。他以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事,莫过于办一所书院,让贫寒子弟读得起书,寻来找去,唯白鹭洲风水极佳,江水汤汤,一洲浮于两水之上,芳草萋萋,绿树连江天,乘舟、乘船,可载庐陵学子行赣水,入鄱阳湖,进长江,云帆高挂,金榜高中入殿堂。且白鹭洲书院又在水中央,学子上学,皆坐船而去,一篙撑舟,渡江而过,登洲,惊起白鹭一片,盘旋半空,复落树上,仿佛看到江水云树间,伫立一个个白衣隐士,彼乃庄周化蝶,老子骑青牛而来,孔子咏而归,还有孟子、屈子、司马迁化鹭而来。
太阳转身了。我别过老樟树,朝南,唯见一座汉白玉雕像兀立,英姿勃发,乌纱锦袍的宰相巍然在上,不用猜,一定是文天祥了。崖山一战,南宋水军灰飞烟灭,文天祥成战俘,大宋从此化为水沫泡影。屠城将领欲留他一命,远押北庭二年,劝降,可是他头上华夏天空,有忠肝义胆天大地大圣人坐标;张良椎,苏武节,严将军的头,嵇侍中的血,张睢阳的齿,颜常山的舌。泱泱中华,哪一个壮士不惊天地泣鬼神,哪一个贤者不冰雪鉴日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朝刑场走去,木枷囚车,壮怀激烈。喝一碗浊酒,向云山外的庐陵投去最后一瞥。恍惚间,他看到白鹭洲书院创始人、南宋两任丞相江万里一家的结局。
元军马蹄在上饶府街衢闾巷响了起来,兵燹映红半座饶州城。江万里伫立石阶上,仰望城郭,仰天惊呼:“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共存亡。”白衣、白发、白胡须飘飘,就像白鹭洲上一鹭鸟,翻过汉白玉栏杆,纵身沉塘。
江万里投塘而亡,文天祥壮丽殉国。大宋士子的血性,江西学子的赤心,千古而下,令人长叹。
远眺,庐陵淡月初现,倒映在赣江。千江有水千家圆,和平树下的日子真好。在白鹭洲中学流连,展室是百年前的教室,二层老建筑,倏忽,刮来一阵百年穿堂风。风入室,琅琅读书声,我想到吉安儿女刘真、伍若兰,两位年轻的共产党人,不知他们当年是不是在白鹭洲中学读过书?
刘真,吉安永新县共产党早期负责人。那一年,他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敌人的威吓,他说,杀了一个刘真,还有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站出来。
伍若兰,朱德元帅的亡妻,她也是吉安的儿女。下井冈山,已有身孕的她跑不动了,持枪拦住敌人,最终弹尽粮绝。面对敌人的威胁,她摇头道,共产党员永不叛党,绝不会苟且偷生。
伍若兰英勇就义,腹中,还有未出生的婴儿。
青天之下,那锥心之痛的呼号,仍在吉安、在赣南、在江西、在风中回响,一如赣水呜咽,长夜不息。
空谷幽兰,君子之爱。百年、千年秋风中,总有一股清馨吹过来,是八月桂花遍地开吧。三春杨柳,九夏芙蓉,八月桂子红,十苇稻谷黄,好个金庐陵。那天傍晚,在白鹭洲中学,我挥毫书下一对条幅存念:白鹭云霄,春风庐陵。
该走了。秋阳正艳,罗霄如血,白鹭洲上,几度夕阳红。风月楼前凭栏近观赣水,书院在,白鹭洲未老,七百年成一梦。青山遮不佳,赣江东流去,只留清白在人间,二颗文心、赤心巍峨井冈山,庇佑吉安,照耀中国,千古不绝。
千载白鹭鸣庐陵。(有删改)
文本二:
徐剑感叹,其实“每个人都在淘世相、情感、人生之井”。当下的文学写作,“并不缺技巧、语言,关键是要有一种精神的照亮,写出中国气派和风格的精神境界和海拔”。
我们将用什么思想和精神来展现新史诗?文学的最高精神品质是什么?就是一种精神的海拔!(节选自《徐剑访谈录》,有删改)
注 古庐陵,隶属吉安。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中,两个“风光”含义不同,前者指自然景色,后者指庐陵学子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影响。
B.文章想象孟子、屈原等先贤化鹭而来,既增添了白鹭洲书院的传奇色彩,又烘托了其悠久历史。
C.崖山战役失败,作者用“灰飞烟灭”“水沫泡影”等形象化语言旨在表达对宋亡的惋惜之情。
D.刘真、伍若兰两位共产党人曾在白鹭洲中学读书,他们英勇就义的光辉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作者。
答案 A
解析 B项“既增添了白鹭洲书院的传奇色彩,又烘托了其悠久历史”错。C项“旨在表达对宋亡的惋惜之情”错。D项“两位共产党人曾在白鹭洲中学读书”错。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两段以及后文对白鹭洲书院的景物描写,既表现了当地的自然风貌,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B.文章用张良、苏武等忠肝义胆的贤者衬托文天祥的巍然形象、不屈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文天祥的赞美之情。
C.文中的画线句子既体现了文字整齐之美、文言诗词之妙;又以短句为主,气势酣畅,情感充沛,感人至深。
D.“千载白鹭鸣庐陵”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文章以此作结,既照应了标题,又将作者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答案 B
解析 “衬托”错。
7.文本一在构思上特点突出,请从行文线索方面加以分析。
答案 ①以时空为线索,按照时间的变化和行踪的推移展开,移步换景,思路清晰。②以象征文心、赤心意义的“白鹭”为线索,情感集中,主题突出。
解析 一般来说,散文常用的线索有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物品线索(某一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事件线索(中心事件)、时间线索等。回答时要点明文章的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8.文本二主张写作要有“精神的海拔”,请具体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主张的。
答案 ①江万里兴办书院,让贫寒子弟读书学习,凸显为官精神之海拔;②文天祥壮丽殉国、江万里投塘而亡,凸显民族精神之海拔;③刘真、伍若兰面对敌人的威胁绝不投降,英勇就义,凸显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之海拔;④文章表达对古人的崇高风尚及英雄先烈的牺牲精神的赞美,凸显思想精神之海拔。
解析 先要理解文本二主张的“精神的海拔”的具体含义——文章具有思想的高度或美好的精神品质。再在文本一中找到依据,即文本中所写的从古至今的材料。前三点中,每一点须包括具体人物和精神内涵两个方面,分析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等内涵,但不能上升到与人无关的精神高度。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三木小记(节选)
梁衡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物人相通,世界是一个有机体。所以才会见物思情,由物及理;才有艺术,才有哲学,才有朱子格物、达摩面壁。其实,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只要稍微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它就会对你微笑,开示出一点什么道理。
在院里遇见一株桃树
本来,这院里的树都是为美化环境而栽的,有很多碧桃,①只为看花,不为结果。但今天从楼下路过时竟发现了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我怀疑是园林人进货时混进了一株真身。它像一匹溜出了马厩的野马,逃脱了平时果园里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身心舒畅,红果满枝头。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惋惜那些天真烂漫的梅花,被扭曲绑扎成奇形怪状的盆景,大哭三日,发誓要将它们全部松绑,放归大地,正是此意。
昨夜风雨,桃子落了一地,我随便捡起一颗便是蜜汁横流,尝了一口,一下勾起小时候的山野记忆。怕有半个多世纪没有邂逅过这种味道了。②七分甜,二分酸,还有一分难言说。因为平常吃的桃子都是商店里买来的,多是反季节的温室大桃,就算是应季的桃子,也是未熟时就摘了下来,留出了运输的时间,等到了你的嘴里,白马非马,已不是原来的味道。这桃子经过化肥农药的变性,加上路途遥远的疲劳,还有冷藏后的冻馁,它在强颜欢笑,以一个疲惫之身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尝过最本真的桃子,便以为它就是这个样子。而眼前的这一树桃,既不是供人赏花的碧桃,也不是作为商品培养的肥桃。它回归自然,吸取泥土之香,承受日月之华,酿造出了一颗颗真桃、原桃。正当那些桃汁液饱满,薄薄的皮都快要被撑破时,恰好来了一个幸运的我,看到了它们。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来世界上的事物,千好万好,自然最好;千变万化,美在一刹。最甜的瓜在地头,最好吃的桃在树下,蓦然回首忽相遇。
抬头看见一丛荆条
这是一个干部大院。我每天散步时要经过一个小坡。坡顶上长满了凌霄、迎春、连翘、樱花、牡丹、玉兰,都是些富贵之木。一年一年,秋有红叶春有花,一团锦绣无尽时。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让我吃惊的是它的枝条。按常规应该只有筷子或者手指般粗细,它却有一握之粗,十分强壮。大概是它特别能吃苦的山野基因突然遇到了水饱肥足的条件,便发育得格外硕壮。可惜它生错了地方,这个院里几乎没有人认识它。
荆条是一种最普通的野生灌木。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背回家后连枝带叶弯成手臂粗、半尺长的“荆条把”,晒干备用。它枝细叶干,木坚而韧,是引火的好材料。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这时,袅袅炊烟起,饭菜满院香,是农家最享受的时刻。当然它还有其他用途,即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大到屯粮的粮仓、盖房的篱笆、担土送肥的箩筐,小至孩子们的背篓、灶台上插筷子用的插兜。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就是充当乡村教师手中的教鞭。它挺直细长,无论是敲着黑板认字还是敲哪个顽皮学生的脑壳,都很应手。这都因了它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
后来,在书里读到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对荆条又有了新的认识。廉颇持功自傲,与蔺相如争名斗气。而蔺相如则以国事为重,处处屈身相让。这个“三家村”里的故事只有两个人物和一个道具——荆条。一日,廉颇突然觉悟,便背着一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本是准备让对方用荆条抽身来解气的,但这荆条并没有派上用场。蔺相如连忙将廉颇扶起,宽容大度地唱了一出将相和。荆条虽没有抽在廉颇的背上,却抽在了千万人的心上,在史书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痕。从此,“负荆请罪”成了谦诚自责、光明磊落的象征。
我每天还是照旧走过这个斜坡去散步,但是自从发现了头顶上方的这丛荆条,每过其下,③总有一种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味道,会仰头向它行一个注目礼,有时还要发一会儿呆。散步的人们仍是围着那些华贵的牡丹、玉兰拍照留念,少有人注意到这丛卑微的荆条,也叫不出它的名字。然而它劲枝挺立,紫花低垂,静静立于华木之中,不以出身山野而自卑,却因曾登临庙堂而益刚,昂首坡上,威仪四方。
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农村做饭或者盖房早已不用荆条,它的物质意义近于消失。但是自从司马迁将它引入《史记》,它便永久地留在了宦海中,拷问着官德人品。在它面前,有的人自责清醒而独立,有的人被鞭落于尘埃,落花流水而去。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之后,坊间又多爱莲花。我却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柔条绕指可亲可近,长干如鞭威严自重。④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物人相通,所以可以见物思情、由物及理,留心身边草木从而悟出道理——文章第一段是总写,为下文张本。
B.碧桃、肥桃与真桃、原桃,大相径庭,碧桃仅供欣赏,肥桃是培养出来的商品,真桃、原桃则是回归自然的产物。
C.荆条树生长在坡顶,在凌霄、牡丹等华木荣花之中显得不协调,但其枝条有一握之粗,格外硕壮,分外引人注目。
D.文章讲述了荆条的几种用途:引火、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充当教鞭。作者娓娓道来,平添几分生活气息。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①运用“只为……不为……”句式,对比强烈,突出了碧桃“为美化环境而栽”,且句式短小,节奏明快,易读易懂。
B.句②中“七分”“二分”“一分”三个数量词连用,富有表现力,强调了落地的桃子蜜汁横流,味道鲜美,回味醇厚。
C.句③中“达摩克利斯之剑”又称“悬顶之剑”,指时刻存在的危险,常怀危机意识,表明“我”对荆条的敬畏之感。
D.句④意在高度概括“负荆请罪”故事的精神内涵,启示人们哪怕出身卑微,也要心怀家国大事,谦诚自责,勇于担当。
8.文章中,“我”在发现荆条后依次产生了哪些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9.文章引用龚自珍《病梅馆记》与“负荆请罪”的内容,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6.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分外引人注目”错误,原文是“少有人注意到这丛卑微的荆条,也叫不出它的名字”。
7.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重要句子的能力。句④两句话主要是概括荆条的高贵品质,并非意在概括“负荆请罪”故事的精神内涵。
8.①惊讶。惊诧于荆条的枝条的粗壮。②惋惜。可惜它生长在无人认识它的院里。③亲切、喜爱。回忆农村生活中荆条的重要用途,真切感人。④赞美、敬畏。由“负荆请罪”的典故悟出做人的道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感受的能力。答题区域在“抬头看见一丛荆条”这一部分,先梳理这一部分内容的层次,找出体现作者感受的内容,再来概括。
9.①引述《病梅馆记》松绑梅花盆景的内容,强调那株桃树逃脱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合乎自然,为下文“千好万好,自然最好”的议论做铺垫;引经据典,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3分)②“负荆请罪”的故事,上承文章提到的荆条“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下启“负荆请罪”的象征意义以及对荆条的敬畏之感,拓展了文章内容,升华了文章主题,同样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重要内容作用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分别有什么作用”,即先分析引述《病梅馆记》内容的作用,再分析引用“负荆请罪”的作用;二是“结合文本”,即不能泛泛而谈,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到法官镇吃一顿饭
徐贵祥
在山阳县城吃过晚饭,一头扎进夜幕,很快就抵达漫川关的一家民宿。
那一夜,久久未能入眠。清晨四点左右,看见窗口出现微光,远处的山脊线渐渐有了轮廓,窗前一团模糊不清的黑影有了层次,有了枝枝蔓蔓的线条……我知道天快亮了,居然又睡着了。醒来,天已大亮。到漫川关的第一个早晨看日出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
收拾完毕下楼,文友洛桑已经在院中等待了。我说,看不了日出,我们就去看看漫川关的早晨吧。
我们栖身的地方,在楚街的北段,出门走了三条街,循声来到河边,有一段两百多米长的河街,窄窄的街面地摊密布。
漫川关的农产品很有特色,黄瓜叫旱黄瓜,卖瓜人告诉我们,这种黄瓜可以炒着吃,很劲道。豆角上有紫色的花瓣,就像宝石镶嵌在绿色的豆荚上,简直就是艺术品。土豆是红色的,像圆圆的地瓜,见到了就想蹭蹭泥巴尝一口。在南边的廊桥边上,看见一位农家女,拎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新鲜的黄花菜,碧绿碧绿的。我紧走几步,追上女士,问她是不是开餐馆的,她说是。我说,那好,今天中午我们就到你的
女士好奇地打量我,又看看洛桑,没有马上回答。餐馆吃饭,给我炒一个旱黄瓜、一个熘红土豆,主菜就是肉丝黄花菜。我指指对面问,是哪一家餐馆 女士抖抖手里的塑料袋说,我不是漫川关的,我是法官的。
我说,哦,那就算了,我们中午在漫川关吃饭。①女士认真地看了我一眼,突然提高音量说,你们到漫川关,怎么能不到法官呢 到漫川
关,就一定会到法官。我愣了一下,略略感到一丝歉意,想了想说,我们会在漫川关住几天,如果去法官,我们一定
到你那里吃顿饭。她说,可是,你们怎么找到我呢 加个联系方式吧。 我对洛桑说,加她联系方式,我要在当
地发展一个内线,以后再来就直接跟她联系了。这位女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她的落落大方,重要的是她的自信。是的,来到
漫川关,就一定会到法官。上次来漫川关,我去过法官。法官镇有个法官庙村,几年前还是一个贫困村、包袱村,当地政府发动群众,利用“跃进渠”修建了人工瀑布和空中水流飞廊,规整了民居,一条清澈的水渠穿镇、穿村而过,错落有致的民居坐落在山坳里。站在观景台上眺望,梯田与荷塘交相辉映,地上的蓝天和天上的白云浑然一体,宛如秦岭原乡一个灵动的诗意桃源。这一次重返秦岭,我的重
点目标是漫川关,去不去法官,暂时还没有定下来。转了一会儿街,回民宿吃早餐,当地文友讲,他给我们制订的行动计划是,上午去湖北十堰
的上津,下午去法官,晚上在法官吃饭。从上津回来后,我和洛桑密谋一番,跟那位女士取得联系,让她准备晚上一桌饭,全部当地土莱,六到八人。
她回答两个字:可以。
我对洛桑说,晚上在法官吃饭,但是再也不要让当地朋友安排了,我来请客。下午,到了法官村,在参观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消息:有两个作家朋友从西安来,商洛市文旅
局一拨人正在法官考察,上次来结识的几个朋友听说我在法官,要跟我和洛桑共进晚餐。②文友相聚,不亦说乎。可是客人越来越多,到后来,秦楚又带来几个文友跟我们会合了,粗粗一算,晚上吃饭,恐怕要十人以上。这时候我反而担心起来,印象中早晨见到的那个女士,
只是拎了一个小小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几样莱蔬,估计她那里不是个大餐馆。电话接通后,我跟那位女士讲,恐怕人很多哦,你那里能不能坐得下啊,莱够不够啊 对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毫不含糊,爽朗而又清脆;没有问题,来吧,你会爱上我们这里的。
然后,她就发来具体位置,并告诉我们,她的餐馆门前有一个荷塘。③秦楚是我首次到商洛认识的当地干部,对法官比较熟悉。她问,你们安排的那个餐馆叫什么名字,我来看看靠不靠谱。
我越发来劲,故作高深。我就是要制造一个悬念,我要按照我自己的意志吃一顿地地道道的农家饭。只有这样,我才能零距离地深入生活。
那天下午,秦楚带着我们重温了法官村的美景,还看了“干部田”——当地领导干部插的秧。
后来,在秦楚的率领下参观最后一个点。
那是法官镇的一个民营生态园,树木葳蕤,瓜果飘香,林子里养着一些珍奇动物,还有“泡泡房”——类似于帐篷结构的简易房屋,外面笼罩透明的塑料穹顶,调温和卫生设施一应俱全。④实话实说,民间创意不禁让我高看一眼。
参观完毕,秦楚招呼我们在院子里喝茶,小方桌上有一盘精致的小点心,造型各异,摆放得很讲究,就像艺术品。 点心旁边的一个小盘子里,漂着一红一紫的花瓣,荡漾着鲜艳的诗意。 我似乎意识到什么,问秦楚,难道……
秦楚说,徐老师,您的晚餐就安排在这里。
我有点吃惊:是吗,真的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秦楚笑笑说,根据您描述的买菜女士的模样和说话口气,我就猜个八九不离十。进一步分析,法官离漫川关十几公里,小餐馆一般不去漫川关买菜。清早到漫川关买菜,应该是比较大一点的餐馆。所以……没错吧
我说,我是跟着一把黄花菜重返法官镇的。
秦楚说,不,您是跟着法官人乡村振兴之后的自信重返法官镇的。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抵达漫川关本想看一下日出,可是却因为睡着了而导致计划泡汤,只能和文友洛桑去看一看漫川关的早晨。
B.作者用较为翔实的内容介绍了漫川关的黄瓜、豆角和土豆,富有生活气息与地方色彩,但是和文章主体内容关系不大。
C.“我”来法官镇请众人吃饭,体现了“我”的热情与大度,然而吃饭人数增多使“我”产生了饭店坐不下的担忧。
D.生态园小方桌上的精致小点心和小盘子里漂着的一红一紫的花瓣,透露着民营生态园的雅致与诗意,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女士“突然提高音量”说的话实则体现的是她对“我”定会到法官镇的自信。
B.句子②中“不亦说乎”增添了文学色彩,使文章呈现出了“文白相济”的特点。
C.句子③中的秦楚“对法官比较熟悉”为下文她对饭店地点的正确推测做了铺垫。
D.句子④中“高看一眼”是因为“我”对法官镇人的自信的由衷喜悦与情不自禁的赞叹。
8.法官镇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文本加以梳理概括。(4分)
9.文章结尾一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6. B(“但是和文章主体内容关系不大”错误,这些内容恰恰体现了作者对农家的关注和对农家食物的喜爱,正是在街市上看农产品,“我”才发现了黄花菜,这些内容引出了下文的情节)
7. D(“是因为‘我’对法官镇人的自信”错误,结合“那是法官镇的一个民营生态园,树木葳蕤,瓜果飘香,林子里养着一些珍奇动物,还有‘泡泡房’——类似于帐篷结构的简易房屋,外面笼罩透明的塑料穹顶,调温和卫生设施一应俱全。实话实说,民间创意不禁让我高看一眼”分析可知,让作者高看一眼、进行赞叹的是民营生态园里的“民间创意”,而不是“法官镇人的自信”)
8.①国家政策的实施;②当地政府大力的组织;③法官镇群众的积极参与;④当地人对地理景观、生活环境的改造。(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9.①内容上,交代了作者重返法官镇的真正原因——不是喜欢农村美食这一表层原因,而是法官人自信这一深层原因;②情感上,体现了法官人生活条件改善之后的自信之情,文章借秦楚之口表达了对法官人的赞美与颂扬;③主题上,结尾点出法官人乡村振兴之后的自信,将主题由社会和谐引到国家乡村振兴上,文章以此深化文意,升华主题。 (每点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散文阅读专题一:梳理行文思路题提升练
(原卷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火车穿越的身与心
阿来
①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我们一路都在用汽车追赶试运行的火车,借此反复感受青藏高原上从未有过的机械与钢铁巨大力量的冲击。
②我驾驶着吉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一次次冲到火车前方,等待火车蜿蜒着驶近,感受火车从面前不远处轰隆着经过时,脚下的地面传导到心中的轻轻震颤,再目送它从某个山口处消失。
③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
④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后来,我坐着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去过很多地方。记得在科罗拉多州的某个地方,在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有一次,在公路与铁路交叉处,我们停下车来,看长长的铁路线上,长长的一列火车在草原和积雪的山脉之间蜿蜒而过。那时,我就想,要是也有这样一条铁路穿过青藏高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当即,我就要求朋友帮忙退掉机票,要坐这条线上的火车,穿过落基山脉,直到美国的西部海岸。
⑤这是一种情感的代入法,这样,几乎就有了在青藏高原上乘坐火车的感觉。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几年,就在青藏高原真切地看到火车奔跑了。
⑥此次青藏之行前,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
⑦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
⑧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
⑨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用天真的笔调在小说中描述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而且,也正是在文字展开的时候,的确真切地体味到这些事物一出现,生活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在另一篇小说中这样描述一座小水电站的出现:“一双从来没有写下过一个字母的手合上了电闸,并将整个村落的黑夜点亮时,大家都有一种如在梦境的感觉。可这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光亮。”
⑩这种光亮出现了,世界的面貌与人的内心都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是的,“变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热爱这个字眼,而又深受着它的驱迫啊!
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措。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望着湛蓝的湖水,湖对岸念青唐古拉山那些亘古如此的雪峰就渡到心中来了。晚上宿在帐篷中,听风声呼呼地从半空中掠过,忧然看见传说中的巨灵披着宽大的黑色大笔在星空下飞翔。于是,身心又重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
醒来之后,似梦非梦的感觉消失了。穿上衣服来到曙色一点点降临的湖边,白天那些喧哗的游人消失了,湖岸深处,那些深浅不一的岩洞有修行者的灯火在闪烁,身体处于这亘古的寂静之中,脑子里却轰轰然有火车隆隆地奔驰。几天来高度的兴奋过后,这时,身体的内部突然有一种撕裂感。这在我,是一种熟悉的感觉。从理性上讲,我们应该为每一件新事物的出现而欢呼,而深受鼓舞。与此同时,在身体的深处,血液中有种古老的东西会起作用,会拉响警报,提醒我们出现了某种危机。这种感觉的出现是因为一些具体事情吗?是的,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就在纳木措,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关于这一切,大家都说得够多了。我真正想说的是,对于本人这样的青藏高原的土著来说,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
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虽然我知道,某一天置身于某一种特别的情境中,这种情绪或者又会重新涌上心头。但一路往南,拉萨在望,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文章的?试简要分析。
3.请分析这篇散文的行文思路。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
5.第 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6.文章在叙述追赶火车的过程中穿插了过去的经历和自己的小说等内容,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本一:
千载白鹭鸣庐陵
徐 剑
已经是晌午,秋阳浮冉于中天。秋后阳光仍炽,苦夏未尽。赣江清如镜,楼高八面风,一行白鹭盘旋江面,东风起,送我上青云。
秋声近,吉安城郭。我看到白鹭洲,一洲分两水,青螺屿楼浮在水上,章贡之水赣南来。白鹭展翼,扶摇直上江天。一派好风光!庐陵地杰人灵,北宋以降,古庐陵[注]鼎甲四十九人,宰辅十九人,尚书六十九人,兀立吉安的天空,一个个寒门学子戴乌纱,穿红袍,胸挂锦鸡,无限风光在庐陵啊!
今日的庐陵,历史又称半座苏州城。可已找不到旧时模样。阳光金晃晃的,洒满城郭。下车,一路台阶至底,是一个广场,正中央立了一块石碑,行书“白鹭洲书院”。
绕过白鹭洲书院石碑,朝前走向廓桥。太阳斜照下来,站在桥上,极目远方,由远及近,赣江碧流天际来,八面见画境,是诗,是词,更是秋水文章。乍看,不见一只白鹭翱翔,可我以为绿树掩映中,栖息着万千白鹭,风掠,竹动,一鸣冲天,一如历朝历代的学子。
白鹭洲中学出奇地静,逐级而下,过一座四角为石柱的亭子,南边两个石方柱,镶为一副楹联:“芟其芜,行其涂,似有天作地生之状;视其细,知其大,岂独山原林麓之观。”妙哉此言,修杂芜而成参天大树也。移步石亭,但见赣江岸边,一棵古樟树,树高千余尺,遮天蔽日,犹如一柄巨伞,荫庇着一代又一代庐陵学子。据说,古樟树年轮有三百多年,而白鹭洲书院则在朝朝暮暮中观鹭栖鹭飞七百年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遥想当年,上饶府人氏江万里知州庐陵,想为百姓办点事,留得好官声。他以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事,莫过于办一所书院,让贫寒子弟读得起书,寻来找去,唯白鹭洲风水极佳,江水汤汤,一洲浮于两水之上,芳草萋萋,绿树连江天,乘舟、乘船,可载庐陵学子行赣水,入鄱阳湖,进长江,云帆高挂,金榜高中入殿堂。且白鹭洲书院又在水中央,学子上学,皆坐船而去,一篙撑舟,渡江而过,登洲,惊起白鹭一片,盘旋半空,复落树上,仿佛看到江水云树间,伫立一个个白衣隐士,彼乃庄周化蝶,老子骑青牛而来,孔子咏而归,还有孟子、屈子、司马迁化鹭而来。
太阳转身了。我别过老樟树,朝南,唯见一座汉白玉雕像兀立,英姿勃发,乌纱锦袍的宰相巍然在上,不用猜,一定是文天祥了。崖山一战,南宋水军灰飞烟灭,文天祥成战俘,大宋从此化为水沫泡影。屠城将领欲留他一命,远押北庭二年,劝降,可是他头上华夏天空,有忠肝义胆天大地大圣人坐标;张良椎,苏武节,严将军的头,嵇侍中的血,张睢阳的齿,颜常山的舌。泱泱中华,哪一个壮士不惊天地泣鬼神,哪一个贤者不冰雪鉴日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朝刑场走去,木枷囚车,壮怀激烈。喝一碗浊酒,向云山外的庐陵投去最后一瞥。恍惚间,他看到白鹭洲书院创始人、南宋两任丞相江万里一家的结局。
元军马蹄在上饶府街衢闾巷响了起来,兵燹映红半座饶州城。江万里伫立石阶上,仰望城郭,仰天惊呼:“大势不可支,余虽不在位,当与国共存亡。”白衣、白发、白胡须飘飘,就像白鹭洲上一鹭鸟,翻过汉白玉栏杆,纵身沉塘。
江万里投塘而亡,文天祥壮丽殉国。大宋士子的血性,江西学子的赤心,千古而下,令人长叹。
远眺,庐陵淡月初现,倒映在赣江。千江有水千家圆,和平树下的日子真好。在白鹭洲中学流连,展室是百年前的教室,二层老建筑,倏忽,刮来一阵百年穿堂风。风入室,琅琅读书声,我想到吉安儿女刘真、伍若兰,两位年轻的共产党人,不知他们当年是不是在白鹭洲中学读过书?
刘真,吉安永新县共产党早期负责人。那一年,他因叛徒出卖被捕。面对敌人的威吓,他说,杀了一个刘真,还有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站出来。
伍若兰,朱德元帅的亡妻,她也是吉安的儿女。下井冈山,已有身孕的她跑不动了,持枪拦住敌人,最终弹尽粮绝。面对敌人的威胁,她摇头道,共产党员永不叛党,绝不会苟且偷生。
伍若兰英勇就义,腹中,还有未出生的婴儿。
青天之下,那锥心之痛的呼号,仍在吉安、在赣南、在江西、在风中回响,一如赣水呜咽,长夜不息。
空谷幽兰,君子之爱。百年、千年秋风中,总有一股清馨吹过来,是八月桂花遍地开吧。三春杨柳,九夏芙蓉,八月桂子红,十苇稻谷黄,好个金庐陵。那天傍晚,在白鹭洲中学,我挥毫书下一对条幅存念:白鹭云霄,春风庐陵。
该走了。秋阳正艳,罗霄如血,白鹭洲上,几度夕阳红。风月楼前凭栏近观赣水,书院在,白鹭洲未老,七百年成一梦。青山遮不佳,赣江东流去,只留清白在人间,二颗文心、赤心巍峨井冈山,庇佑吉安,照耀中国,千古不绝。
千载白鹭鸣庐陵。(有删改)
文本二:
徐剑感叹,其实“每个人都在淘世相、情感、人生之井”。当下的文学写作,“并不缺技巧、语言,关键是要有一种精神的照亮,写出中国气派和风格的精神境界和海拔”。
我们将用什么思想和精神来展现新史诗?文学的最高精神品质是什么?就是一种精神的海拔!(节选自《徐剑访谈录》,有删改)
注 古庐陵,隶属吉安。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中,两个“风光”含义不同,前者指自然景色,后者指庐陵学子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影响。
B.文章想象孟子、屈原等先贤化鹭而来,既增添了白鹭洲书院的传奇色彩,又烘托了其悠久历史。
C.崖山战役失败,作者用“灰飞烟灭”“水沫泡影”等形象化语言旨在表达对宋亡的惋惜之情。
D.刘真、伍若兰两位共产党人曾在白鹭洲中学读书,他们英勇就义的光辉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作者。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两段以及后文对白鹭洲书院的景物描写,既表现了当地的自然风貌,又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B.文章用张良、苏武等忠肝义胆的贤者衬托文天祥的巍然形象、不屈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文天祥的赞美之情。
C.文中的画线句子既体现了文字整齐之美、文言诗词之妙;又以短句为主,气势酣畅,情感充沛,感人至深。
D.“千载白鹭鸣庐陵”意蕴丰富,耐人寻味,文章以此作结,既照应了标题,又将作者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7.文本一在构思上特点突出,请从行文线索方面加以分析。
8.文本二主张写作要有“精神的海拔”,请具体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这一主张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三木小记(节选)
梁衡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物人相通,世界是一个有机体。所以才会见物思情,由物及理;才有艺术,才有哲学,才有朱子格物、达摩面壁。其实,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只要稍微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它就会对你微笑,开示出一点什么道理。
在院里遇见一株桃树
本来,这院里的树都是为美化环境而栽的,有很多碧桃,①只为看花,不为结果。但今天从楼下路过时竟发现了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我怀疑是园林人进货时混进了一株真身。它像一匹溜出了马厩的野马,逃脱了平时果园里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身心舒畅,红果满枝头。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惋惜那些天真烂漫的梅花,被扭曲绑扎成奇形怪状的盆景,大哭三日,发誓要将它们全部松绑,放归大地,正是此意。
昨夜风雨,桃子落了一地,我随便捡起一颗便是蜜汁横流,尝了一口,一下勾起小时候的山野记忆。怕有半个多世纪没有邂逅过这种味道了。②七分甜,二分酸,还有一分难言说。因为平常吃的桃子都是商店里买来的,多是反季节的温室大桃,就算是应季的桃子,也是未熟时就摘了下来,留出了运输的时间,等到了你的嘴里,白马非马,已不是原来的味道。这桃子经过化肥农药的变性,加上路途遥远的疲劳,还有冷藏后的冻馁,它在强颜欢笑,以一个疲惫之身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尝过最本真的桃子,便以为它就是这个样子。而眼前的这一树桃,既不是供人赏花的碧桃,也不是作为商品培养的肥桃。它回归自然,吸取泥土之香,承受日月之华,酿造出了一颗颗真桃、原桃。正当那些桃汁液饱满,薄薄的皮都快要被撑破时,恰好来了一个幸运的我,看到了它们。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原来世界上的事物,千好万好,自然最好;千变万化,美在一刹。最甜的瓜在地头,最好吃的桃在树下,蓦然回首忽相遇。
抬头看见一丛荆条
这是一个干部大院。我每天散步时要经过一个小坡。坡顶上长满了凌霄、迎春、连翘、樱花、牡丹、玉兰,都是些富贵之木。一年一年,秋有红叶春有花,一团锦绣无尽时。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坡顶上还有一丛荆条树。它黄褐色的枝干钻出地面,紧紧地吸抓在坡塄上。叶扁而薄,花小而碎,跻身在这些华木荣花之间显得很不协调。让我吃惊的是它的枝条。按常规应该只有筷子或者手指般粗细,它却有一握之粗,十分强壮。大概是它特别能吃苦的山野基因突然遇到了水饱肥足的条件,便发育得格外硕壮。可惜它生错了地方,这个院里几乎没有人认识它。
荆条是一种最普通的野生灌木。八岁以前我生长在农村,放学后的一项任务就是上山割荆条。背回家后连枝带叶弯成手臂粗、半尺长的“荆条把”,晒干备用。它枝细叶干,木坚而韧,是引火的好材料。放入炉膛里再加上几铲子煤,投进一根火柴,拉几下风箱,就火苗狂舞,呼呼有声。这时,袅袅炊烟起,饭菜满院香,是农家最享受的时刻。当然它还有其他用途,即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大到屯粮的粮仓、盖房的篱笆、担土送肥的箩筐,小至孩子们的背篓、灶台上插筷子用的插兜。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就是充当乡村教师手中的教鞭。它挺直细长,无论是敲着黑板认字还是敲哪个顽皮学生的脑壳,都很应手。这都因了它柔韧、刚劲、能伸能屈的个性。
后来,在书里读到了“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对荆条又有了新的认识。廉颇持功自傲,与蔺相如争名斗气。而蔺相如则以国事为重,处处屈身相让。这个“三家村”里的故事只有两个人物和一个道具——荆条。一日,廉颇突然觉悟,便背着一把荆条去向蔺相如请罪,本是准备让对方用荆条抽身来解气的,但这荆条并没有派上用场。蔺相如连忙将廉颇扶起,宽容大度地唱了一出将相和。荆条虽没有抽在廉颇的背上,却抽在了千万人的心上,在史书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痕。从此,“负荆请罪”成了谦诚自责、光明磊落的象征。
我每天还是照旧走过这个斜坡去散步,但是自从发现了头顶上方的这丛荆条,每过其下,③总有一种上悬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味道,会仰头向它行一个注目礼,有时还要发一会儿呆。散步的人们仍是围着那些华贵的牡丹、玉兰拍照留念,少有人注意到这丛卑微的荆条,也叫不出它的名字。然而它劲枝挺立,紫花低垂,静静立于华木之中,不以出身山野而自卑,却因曾登临庙堂而益刚,昂首坡上,威仪四方。
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农村做饭或者盖房早已不用荆条,它的物质意义近于消失。但是自从司马迁将它引入《史记》,它便永久地留在了宦海中,拷问着官德人品。在它面前,有的人自责清醒而独立,有的人被鞭落于尘埃,落花流水而去。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之后,坊间又多爱莲花。我却独爱这荆条出瘠贫而益增其坚,入富贵而不改其韧,柔条绕指可亲可近,长干如鞭威严自重。④它来自山野,以布衣之身而执公卿之责;它植根青史,铜干铁枝尽显纯朴绵长的古风。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物人相通,所以可以见物思情、由物及理,留心身边草木从而悟出道理——文章第一段是总写,为下文张本。
B.碧桃、肥桃与真桃、原桃,大相径庭,碧桃仅供欣赏,肥桃是培养出来的商品,真桃、原桃则是回归自然的产物。
C.荆条树生长在坡顶,在凌霄、牡丹等华木荣花之中显得不协调,但其枝条有一握之粗,格外硕壮,分外引人注目。
D.文章讲述了荆条的几种用途:引火、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充当教鞭。作者娓娓道来,平添几分生活气息。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句①运用“只为……不为……”句式,对比强烈,突出了碧桃“为美化环境而栽”,且句式短小,节奏明快,易读易懂。
B.句②中“七分”“二分”“一分”三个数量词连用,富有表现力,强调了落地的桃子蜜汁横流,味道鲜美,回味醇厚。
C.句③中“达摩克利斯之剑”又称“悬顶之剑”,指时刻存在的危险,常怀危机意识,表明“我”对荆条的敬畏之感。
D.句④意在高度概括“负荆请罪”故事的精神内涵,启示人们哪怕出身卑微,也要心怀家国大事,谦诚自责,勇于担当。
8.文章中,“我”在发现荆条后依次产生了哪些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9.文章引用龚自珍《病梅馆记》与“负荆请罪”的内容,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到法官镇吃一顿饭
徐贵祥
在山阳县城吃过晚饭,一头扎进夜幕,很快就抵达漫川关的一家民宿。
那一夜,久久未能入眠。清晨四点左右,看见窗口出现微光,远处的山脊线渐渐有了轮廓,窗前一团模糊不清的黑影有了层次,有了枝枝蔓蔓的线条……我知道天快亮了,居然又睡着了。醒来,天已大亮。到漫川关的第一个早晨看日出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
收拾完毕下楼,文友洛桑已经在院中等待了。我说,看不了日出,我们就去看看漫川关的早晨吧。
我们栖身的地方,在楚街的北段,出门走了三条街,循声来到河边,有一段两百多米长的河街,窄窄的街面地摊密布。
漫川关的农产品很有特色,黄瓜叫旱黄瓜,卖瓜人告诉我们,这种黄瓜可以炒着吃,很劲道。豆角上有紫色的花瓣,就像宝石镶嵌在绿色的豆荚上,简直就是艺术品。土豆是红色的,像圆圆的地瓜,见到了就想蹭蹭泥巴尝一口。在南边的廊桥边上,看见一位农家女,拎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新鲜的黄花菜,碧绿碧绿的。我紧走几步,追上女士,问她是不是开餐馆的,她说是。我说,那好,今天中午我们就到你的
女士好奇地打量我,又看看洛桑,没有马上回答。餐馆吃饭,给我炒一个旱黄瓜、一个熘红土豆,主菜就是肉丝黄花菜。我指指对面问,是哪一家餐馆 女士抖抖手里的塑料袋说,我不是漫川关的,我是法官的。
我说,哦,那就算了,我们中午在漫川关吃饭。①女士认真地看了我一眼,突然提高音量说,你们到漫川关,怎么能不到法官呢 到漫川
关,就一定会到法官。我愣了一下,略略感到一丝歉意,想了想说,我们会在漫川关住几天,如果去法官,我们一定
到你那里吃顿饭。她说,可是,你们怎么找到我呢 加个联系方式吧。 我对洛桑说,加她联系方式,我要在当
地发展一个内线,以后再来就直接跟她联系了。这位女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她的落落大方,重要的是她的自信。是的,来到
漫川关,就一定会到法官。上次来漫川关,我去过法官。法官镇有个法官庙村,几年前还是一个贫困村、包袱村,当地政府发动群众,利用“跃进渠”修建了人工瀑布和空中水流飞廊,规整了民居,一条清澈的水渠穿镇、穿村而过,错落有致的民居坐落在山坳里。站在观景台上眺望,梯田与荷塘交相辉映,地上的蓝天和天上的白云浑然一体,宛如秦岭原乡一个灵动的诗意桃源。这一次重返秦岭,我的重
点目标是漫川关,去不去法官,暂时还没有定下来。转了一会儿街,回民宿吃早餐,当地文友讲,他给我们制订的行动计划是,上午去湖北十堰
的上津,下午去法官,晚上在法官吃饭。从上津回来后,我和洛桑密谋一番,跟那位女士取得联系,让她准备晚上一桌饭,全部当地土莱,六到八人。
她回答两个字:可以。
我对洛桑说,晚上在法官吃饭,但是再也不要让当地朋友安排了,我来请客。下午,到了法官村,在参观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消息:有两个作家朋友从西安来,商洛市文旅
局一拨人正在法官考察,上次来结识的几个朋友听说我在法官,要跟我和洛桑共进晚餐。②文友相聚,不亦说乎。可是客人越来越多,到后来,秦楚又带来几个文友跟我们会合了,粗粗一算,晚上吃饭,恐怕要十人以上。这时候我反而担心起来,印象中早晨见到的那个女士,
只是拎了一个小小的塑料袋,里面装着几样莱蔬,估计她那里不是个大餐馆。电话接通后,我跟那位女士讲,恐怕人很多哦,你那里能不能坐得下啊,莱够不够啊 对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毫不含糊,爽朗而又清脆;没有问题,来吧,你会爱上我们这里的。
然后,她就发来具体位置,并告诉我们,她的餐馆门前有一个荷塘。③秦楚是我首次到商洛认识的当地干部,对法官比较熟悉。她问,你们安排的那个餐馆叫什么名字,我来看看靠不靠谱。
我越发来劲,故作高深。我就是要制造一个悬念,我要按照我自己的意志吃一顿地地道道的农家饭。只有这样,我才能零距离地深入生活。
那天下午,秦楚带着我们重温了法官村的美景,还看了“干部田”——当地领导干部插的秧。
后来,在秦楚的率领下参观最后一个点。
那是法官镇的一个民营生态园,树木葳蕤,瓜果飘香,林子里养着一些珍奇动物,还有“泡泡房”——类似于帐篷结构的简易房屋,外面笼罩透明的塑料穹顶,调温和卫生设施一应俱全。④实话实说,民间创意不禁让我高看一眼。
参观完毕,秦楚招呼我们在院子里喝茶,小方桌上有一盘精致的小点心,造型各异,摆放得很讲究,就像艺术品。 点心旁边的一个小盘子里,漂着一红一紫的花瓣,荡漾着鲜艳的诗意。 我似乎意识到什么,问秦楚,难道……
秦楚说,徐老师,您的晚餐就安排在这里。
我有点吃惊:是吗,真的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秦楚笑笑说,根据您描述的买菜女士的模样和说话口气,我就猜个八九不离十。进一步分析,法官离漫川关十几公里,小餐馆一般不去漫川关买菜。清早到漫川关买菜,应该是比较大一点的餐馆。所以……没错吧
我说,我是跟着一把黄花菜重返法官镇的。
秦楚说,不,您是跟着法官人乡村振兴之后的自信重返法官镇的。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抵达漫川关本想看一下日出,可是却因为睡着了而导致计划泡汤,只能和文友洛桑去看一看漫川关的早晨。
B.作者用较为翔实的内容介绍了漫川关的黄瓜、豆角和土豆,富有生活气息与地方色彩,但是和文章主体内容关系不大。
C.“我”来法官镇请众人吃饭,体现了“我”的热情与大度,然而吃饭人数增多使“我”产生了饭店坐不下的担忧。
D.生态园小方桌上的精致小点心和小盘子里漂着的一红一紫的花瓣,透露着民营生态园的雅致与诗意,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改善。
7.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女士“突然提高音量”说的话实则体现的是她对“我”定会到法官镇的自信。
B.句子②中“不亦说乎”增添了文学色彩,使文章呈现出了“文白相济”的特点。
C.句子③中的秦楚“对法官比较熟悉”为下文她对饭店地点的正确推测做了铺垫。
D.句子④中“高看一眼”是因为“我”对法官镇人的自信的由衷喜悦与情不自禁的赞叹。
8.法官镇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文本加以梳理概括。(4分)
9.文章结尾一段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