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主题热练16 沉淀计算及综合应用
1. (2023·苏州期末调研)“除钴”时,发生反应:Co2++MnS(s)CoS(s)+Mn2+。反应完全后,上层清液中=__________[Ksp(MnS)=2×10-13,Ksp(CoS)=2×10-25]。
2. (2022·常州前黄中学)室温下,“除杂”时调节pH=5,则此时溶液中c(Fe3+)=________mol/L。已知:室温下,Ksp[Fe(OH)3]=2.8×10-39。
3. (2023·扬州模拟)调节溶液pH,可使Cr3+转化为Cr(OH)3沉淀而被除去。当pH>9时,铬的去除率却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23·无锡期终调研)实验室以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含LiCoO2及少量Al、Fe等)为原料制备Co3O4。
已知:Ksp[Co(OH)2]=1.6×10-15,Ksp(CoC2O4)=6.3×10-8,Ksp(CoCO3)=1.4×10-14。NH3·H2O的电离常数为Kb=1.8×10-5,H2C2O4的电离常数分别为Ka1=5.4×10-2、Ka2=5.6×10-5。
若用H2C2O4溶液作沉淀剂,则反应Co2++H2C2O4CoC2O4+2H+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__。
5. 电解后溶液中Cr3+浓度为0.01 mol/L 时,其开始沉降时废水的pH约为________(取整数)。
已知:沉淀时c(Cr3+)与pH的关系。
离子 c(Cr3+) pH
开始沉淀 0.1 mol/L 3.68
沉淀完全 1×10-5 mol/L 5
6. (2022·苏州高三期初)“除杂”:若使还原后的滤液中Ca2+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6 mol/L),则滤液中c(F-)需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溶液的pH偏低,将会导致CaF2沉淀不完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sp(CaF2)=1.44×10-10,Ka(HF)=3.53×10-4]。
7. (2023·镇江阶段考试)Cr(Ⅲ)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分布如图所示。
已知:25 ℃时,Ksp[Cr(OH)3]=6.4×10-31,若除去废水中Cr(Ⅲ),使其浓度小于6.4×10-7 mol/L,“调pH”的范围为________。
8. (2022·无锡期中)合理利用废旧铅蓄电池中的铅膏可以缓解铅资源短缺,同时减少污染。一种从废旧电池的铅膏中回收铅的工艺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25 ℃时,Ksp(PbSO4)=2.5×10-8,Ksp(PbCO3)=7.2×10-14。
过程②中PbSO4转化为PbCO3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_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9. (2022·镇江期中)常温下,Ksp[Mn(OH)2]=2×10-13、Ksp[Fe(OH)3]=1×10-39。工业上,当某离子浓度小于1×10-6 mol/L 时,认为该离子已除净。氧化后所得溶液中c(Mn2+)=0.2 mol/L,为使溶液中Fe3+除净,调节pH的范围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022·海安期中)由偏铝酸钙[Ca(AlO2)2]制备[Al2(OH)aCl6-a]n(聚合氯化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流程略)。
(1)常温下,经测定“碱浸”后溶液的pH=12,要使“沉淀Ⅰ”中不含有Ca(OH)2,则溶液中c(CO)≥________mol/L{25 ℃时,Ksp[Ca(OH)2]=6×10-6,Ksp(CaCO3)=3×10-9}。
(2)上述“碱浸”过程中,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OH溶液浸出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主题热练16 沉淀计算及综合应用
1. 1012
【解析】 上层清液中,====1012。
2. 2.8×10-12
【解析】 “除杂”时Fe3+转化为Fe(OH)3沉淀,pH=5时c(OH-)为1×10-9mol/L,Ksp[Fe(OH)3]=2.8×10-39,c(Fe3+)== mol/L=2.8×10-12 mol/L。
3. Cr(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当碱性增强后生成的Cr(OH)3沉淀又溶解
4. 48
【解析】 化学平衡常数K==××===48。
5. 4
【解析】 由表中数据知,当Cr3+沉淀完全时,pH=5,c(Cr3+)=10-5 mol/L、c(OH-)=10-9 mol/L,Ksp[Cr(OH)3]=c(Cr3+)·c3(OH-)=10-5× (10-9)3=10-32,当电解后溶液中c(Cr3+)=0.01 mol/L时,c(OH-)== mol/L=10-10 mol/L,故其开始沉降时废水的pH=4。
6. 1.2×10-2 mol/L pH偏低会形成HF,导致溶液中F-浓度减小,CaF2沉淀不完全
【解析】 由于CaF2的溶度积常数Ksp(CaF2)=1.44×10-10,c(Ca2+)=1.0×10-6 mol/L,c(F-)= mol/L=1.2×10-2 mol/L,若溶液的pH偏低,溶液中的H+浓度增大,与F-形成弱酸HF,导致溶液中F-浓度减小,CaF2沉淀就不完全。
7. 6~12
【解析】 由Ksp[Cr(OH)3]=c(Cr3+)·c3(OH-)=6.4×10-31知,c(Cr3+)<6.4×10-7 mol/L时,c(OH-)>1×10-8 mol/L,即pH>14-pOH=6,当pH=12时,Cr(OH)3开始转化为Cr(OH),故使Cr(Ⅲ)浓度小于6.4×10-7 mol/L,“调pH”的范围为6~12。
8. 3.47×105
【解析】 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Ksp(PbCO3)=7.2×10-14,Ksp(PbSO4)=2.8×10-8,在水溶液中进行:PbSO4(s)+CO(aq)PbCO3(s)+SO(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47×105。
9. 3~8
【解析】 当Fe3+除净时,c(OH-)== mol/L=1×10-11 mol/L,对应pH=3,当锰离子开始沉淀时,c(OH-)== mol/L=10-6 mol/L,对应pH=8,故应调节pH为3~8。
10. (1)5×10-8 (2)由Ksp[Ca(OH)2]=6×10-6、Ksp(CaCO3)=3×10-9知,氢氧化钙微溶,碳酸钙难溶,故使用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OH溶液浸出率高
【解析】 (1)“沉淀Ⅰ”中不含有Ca(OH)2,溶液中c(Ca2+)≤= mol/L=0.06 mol/L,则溶液中的c(CO)≥= mol/L=5×10-8 mol/L。(2)氢氧化钙微溶,碳酸钙难溶,故使用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比NaOH溶液浸出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