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主题热练18 化学工艺流程(选择题)(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微主题热练18 化学工艺流程(选择题)(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23 19:3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微主题热练18 化学工艺流程(选择题)
1. (2023·扬州考前调研)以处理后的海水(含NaI)为原料制取I2的某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沉淀”后所得上层清液中:c(Ag+)·c(I-)B. 加Fe还原前用AgNO3沉淀的目的是实现I-的富集
C. “滤渣”只含一种金属
D. “氧化”的目的是将I-、Fe2+完全转化为I2、Fe3+
2. (2023·南通二调)一种由含Sc3+的酸性溶液制备氧化钪(Sc2O3)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态Sc原子电子排布式为[Ar]3d1
B. 1 mol H2C2O4(乙二酸)含有5 mol σ键
C. 生成Sc2(C2O4)3的离子方程式为2Sc3++3H2C2O4===Sc2(C2O4)3↓+6H+
D. Sc2(C2O4)3在足量空气中焙烧,消耗n[Sc2(C2O4)3]∶n(O2)=1∶2
3. (2023·盐城三模)Ce2(CO3)3可用于催化剂载体及功能材料的制备。天然独居石中,铈(Ce)主要以CePO4形式存在,还含有SiO2、 Al2O3、 Fe2O3、 CaF2等物质。以独居石为原料制备Ce2(CO3)3·8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采用加热、搅拌等措施提高“水浸”效率
B. 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促使铝离子沉淀
C. “沉铈”后剩余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只有NH
D. “沉铈”的离子方程式为2Ce3++6HCO+5H2O===Ce2(CO3)3·8H2O↓+3CO2↑
4. (2023·泰州期末) 实验室以浓缩盐湖水(含Na+、Li+、Cl-和少量Mg2+、Ca2+)为原料制备高纯Li2CO3的实验流程如下。
Li2CO3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步骤Ⅰ”“步骤Ⅱ”中均需使用漏斗
B. “沉淀2”的主要成分为CaCO3
C. “操作X”依次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 “滤液3”经除杂后可用作氯碱工业的原料
5. (2023·盐城三校联考)用硫酸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制备铁基颜料铁黄(FeOOH)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还原”时,发生反应FeS2+14Fe3++8H2O===2SO+15Fe2++
16H+;FeS2与H2SO4不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酸溶”时适当提高硫酸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
B. “还原”时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7
C. “过滤Ⅰ”所得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主要有Fe2+、Fe3+和H+
D. “沉降、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2++8NH3·H2O+O2===8NH+4FeOOH↓+2H2O
6. (2023·泰州中学)利用NaClO氧化尿素制备N2H4·H2O(水合肼),同时可得到Na2SO3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NaClO能将N2H4·H2O氧化生成N2;0.1 mol/L 亚硫酸钠溶液的pH约为9.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步骤Ⅰ反应时,若产物中n(NaClO)∶n(NaClO3)=5∶1,则n(NaCl)∶n(NaClO)=2∶1
B. 步骤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NH2)2+2OH-===Cl-+N2H4·H2O+CO
C. 步骤Ⅱ的加料方式为在搅拌下将尿素缓慢加入NaClO碱性溶液中
D. 步骤Ⅳ的反应过程中控制溶液为碱性,有利于吸收SO2
7. (2023·南京一中)室温下,H2CO3的Ka1=4.30×10-7、Ka2=5.61×10-11,H2SO3的Ka1=1.54×10-2、Ka2=1.02×10-7。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吸收过程中有CO2气体放出
B. 结晶后母液中含有Na2CO3
C. 中和后溶液中可能含有NaHSO3
D. 湿料经气流干燥时温度不宜过高
8. (2023·海安期中)弱碱性条件下,利用含砷氧化铜矿(含CuO、As2O3及少量不溶性杂质)制备Cu2(OH)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氨浸”时,As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s2O3+6NH3+3H2O===6NH+2AsO
B. “氨浸”时,CuO转化为[Cu(NH3)4]2+
C. “氧化除AsO”时,每生成1 mol FeAsO4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02×1023
D. “蒸氨”后滤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H、SO
9. (2023·南京江宁期中)工业上常用芒硝( Na2SO4·10H2O)和煤粉在高温下生产硫化钠粗品,生产的硫化钠粗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煤灰及重金属硫化物等杂质。硫化钠易溶于热乙醇,重金属硫化物难溶于乙醇。一种生产芒硝并进行纯化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2SO4·10H2O和煤粉高温下反应所得CO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 “溶解”时需要适当升高温度
C. “操作Ⅰ”是趁热过滤
D. 含少量Na2S的乙醇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回收乙醇
10. (2023·如皋期中)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良索尔维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
H2CO3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a1=4.4×10-7,Ka2=4.7×10-1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1.8×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氨水吸收等物质的量的CO2可得到NH4HCO3溶液,NH4HCO3溶液中存在:c(NH)>c(HCO)
B. 析出NaHCO3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NH3+H2O+Na+===NaHCO3↓+NH
C. 母液中:c(NH)+c(H+)=2c(CO)+c(HCO)+c(Cl-)+c(OH-)
D. 母液中通入氨气可增大NH的浓度,促进NH4Cl的析出
11. (2023·盐城期中)废旧铅蓄电池的铅膏中主要含有PbSO4、PbO2。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铅资源,通过如图流程实现铅的回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铅膏”中PbO2主要来源于该电池的正极材料
B. “脱硫”的目的是将PbSO4转化为PbCO3
C. “酸浸”中的H2O2作氧化剂
D. “沉铅”后的滤液焰色呈黄色
微主题热练18 化学工艺流程(选择题)
1. B 【解析】 上层清液为AgI的饱和溶液,AgI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则c(Ag+)·c(I-)=Ksp(AgI),A错误;用Fe置换Ag时,Fe是过量的,故滤渣中含有Fe、Ag两种金属,C错误;由氧化性:Cl2>Fe3+>I2及最终产物是I2知,“氧化”的目的是将I-氧化为I2,D错误。
2. C 【解析】 Sc是21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4s2,A错误;H2C2O4的结构式为,单键为σ键,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H2C2O4分子中含有7个σ键,即1 mol H2C2O4分子中含有7 mol σ键,B错误;Sc3+和H2C2O4发生反应生成Sc2(C2O4)3 固体,离子方程式为2Sc3++3H2C2O4===Sc2(C2O4)3↓+6H+,C正确;Sc2(C2O4)3在足量空气中焙烧生成Sc2O3,Sc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C2O中C元素由+3价上升到+4价,O2中O元素由0价下降到-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消耗n[Sc2(C2O4)3]∶n(O2)=2∶3,D错误。
3. C 【解析】 加热、搅拌等都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水浸效率,A正确;絮凝剂能加快Al3+沉淀,B正确;“聚沉”过程中引入了Mg2+,故“沉铈”后剩余溶液中还大量存在Mg2+,C错误;“沉铈”过程中,Ce3+转化为Ce2(CO3)3·8H2O沉淀的同时,还生成了CO2气体,D正确。
4. C 【解析】 “步骤Ⅰ”“步骤Ⅱ”都涉及过滤操作,故均需使用漏斗,A正确;加入石灰乳后生成的沉淀是Mg(OH)2,步骤Ⅱ中加入Li2CO3后,溶液中只有Ca2+能与Li2CO3反应生成沉淀,故沉淀2的主要成分是CaCO3,B正确;由图可知,高温时Li2CO3的溶解度较小,故蒸发浓缩后应该趁热过滤,C错误;滤液3的主要溶质是NaCl,可用作氯碱工业的原料,D正确。
5. C 【解析】 适当提高硫酸浓度,增大H+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由FeS2+14Fe3++8H2O===2SO+15Fe2++16H+可知,SO为氧化产物,Fe2+为还原产物,产物中Fe2+有部分来源于FeS2,则“还原”时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4=1∶7,B正确;由FeS2+14Fe3++8H2O===2SO+15Fe2++16H+可知,“过滤Ⅰ”所得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主要有Fe2+和H+,C错误;向滤液中通入空气氧化,同时加入氨水调节pH生成FeOOH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8NH3·H2O+O2===8NH+4FeOOH↓+2H2O,D正确。
6. C 【解析】 由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知,产物中n(NaClO)∶n(NaClO3)=5∶1时,n(NaCl)∶n(NaClO)=2∶1,A正确;由流程图知,反应物为NaClO、CO(NH2)2,生成物N2H4·H2O、Na2CO3,NaClO被还原为NaCl,生成物中还有NaCl,B正确;由题意可知,NaClO能将N2H4·H2O氧化生成N2,步骤二中若将尿素缓慢加入NaClO碱性溶液中,会将N2H4·H2O氧化生成N2,C错误;SO2为酸性气体,步骤Ⅳ的反应过程中控制溶液为碱性,有利于吸收SO2,D正确。
7. B 【解析】 由H2SO3的Ka1=1.54×10-2、H2CO3的Ka1=4.30×10-7知,酸性:H2SO3>H2CO3知,吸收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SO2+H2O+Na2CO3===2NaHSO3+CO2↑,有CO2生成,A正确;由H2SO3的Ka2=1.02×10-7、H2CO3的Ka2=5.61×10-11知,由酸性:HSO>HCO知,HSO与CO不能共存,故结晶后母液中不含Na2CO3,B错误;中和后溶液的pH=8,H2SO3的Ka2=,===10.2,即c(Na2SO3)=10.2c(NaHSO3),故中和后溶液中可能含有NaHSO3,C正确;NaHSO3受热易分解,故湿料经气流干燥时温度不宜过高,D正确。
8. C 【解析】 由流程图分析知,“氨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s2O3+6NH3+3H2O===6NH+2AsO,A正确;由流程图分析知,“氨浸”后,CuO中的Cu元素进入溶液中,过量氨水使CuO溶解,转化为[Cu(NH3)4]2+,B正确;“氧化除AsO”时,(NH4)2S2O8是氧化剂,AsO中As元素显+3价,FeAsO4中Fe元素显+3价,As元素显+5价,Fe元素、As元素均被氧化,故“氧化除AsO”时,每生成1 mol FeAsO4转移的电子数目约为3×6.02×1023,C错误;“氧化除AsO”得到的溶液主要为(NH4)2SO4和[Cu(NH3)4]SO4溶液,蒸氨、过滤、洗涤得到产品Cu2(OH)2SO4以及(NH4)2SO4,滤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为NH、SO,D正确。
9. A 【解析】 已知Na2SO4·10H2O+C―→CO+Na2S(未配平),S元素由+6价降低为-2价,C元素由0价升高为+2价,结合得失电子守恒知,所得CO和Na2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A错误;Na2S易溶于热乙醇,溶解时需要适当升高温度,B正确;用热乙醇溶解Na2S,需要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的重金属硫化物和煤粉,故“操作Ⅰ”是趁热过滤,C正确;Na2S和乙醇的沸点不同,分离含少量Na2S的乙醇,可采用蒸馏法,D正确。
10. C 【解析】 Ka2(H2CO3)=4.7×10-1111. C 【解析】 铅蓄电池中,Pb作负极,PbO2作正极,PbO2主要来源于该电池的正极材料,A正确;“脱硫”中,Na2CO3溶液与PbSO4反应生成PbCO3和Na2SO4,故“脱硫”的目的是将PbSO4转化为PbCO3,B正确;“酸浸”过程中,Pb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至+2价,PbO2作氧化剂,H2O2作还原剂,C错误;加入NaOH沉铅会引入Na+,Na元素的焰色呈黄色,故“沉铅”后的滤液焰色试验呈黄色,D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