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和海洋练习题
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2.从B大洲最大港口到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
世界四大海峡略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关于下图中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半岛 B.B是海峡
C.C是岛屿 D.D是群岛
我国有一探险队,准备沿图中所示航线进行环球航行,读图完成4~5题。
4.本次环球航行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5.关于探险队出发地所在大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跨南、北两半球 B.跨东、西两半球
C.西面直接濒临大西洋 D.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
6.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D.钱塘江的潮涨潮落
读下图,完成7-8题。
7.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
A.欧亚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8.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红海会缩小 B.地中海会缩小
C.①山脉会消失 D.②山脉会消失
9.亚洲有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 ( )
A.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 B.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
C.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 D.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
A.亚洲、大西洋 B.大洋洲、北冰洋
C.非洲、印度洋 D.亚洲、太平洋
读下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12.大陆漂移说提出的依据不包括大洋两岸( )
A.气候类型相似B.古老地层相似C.生物物种相似D.大陆轮廓相吻合
13.根据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可知,乙大洋的面积在( )
A.扩大B.缩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14.下列能说明板块运动的现象是( )
A.红海的扩张B.水滴石穿C.水土流失D.山体滑坡
15.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
A.太平洋板块B.美洲板块C.亚欧板块D.印度洋板块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依据资料完成第16题。
16.下面四个与地震相关的叙述中,可信的是( )
A.海地地震引发了海啸,天津沿海地区的居民要马上撤离
B.有人预测2020年5月1日上午8时天津要发生里氏6.5级地震
C.最近蚂蚁频繁搬家,肯定要地震了
D.如果发生地震,在室内要尽量关闭电源、煤气
17.观察下图,依据大陆漂移说分析现在的大西洋( )
A.最终将消失 B.没有变化 C.不断扩张 D.不断缩小
18.关于六大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陆板块全部是陆地 ②海洋板块全部是海洋 ③亚欧板块并不完全与亚欧大陆重合 ④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第19~20题。
19.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20.下列地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日本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地带,因此多地震
B.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处,因此面积不断扩大
C.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处,因此面积不断缩小
D.喜马拉雅山脉不断长高是积雪的原因
二、综合题。
21.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字母代号填出各大洲的名称。
A B C D E F G
大洲名称 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2)根据图中数字代号填出各大洋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大洋名称 北冰洋
(3)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______大陆和_________大陆。
(4)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5)苏伊士运河是______洲和_______洲的分界线。
22.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①代表________板块,数码⑤代表________板块。
(2)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澳大利亚位于________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板块。
(3)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4)据图预测:红海面积会不断________,地中海的面积会逐渐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处与B处相比,地壳较稳定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月4日新西兰南岛发生6.0级地震,试分析新西兰地震多发的原因。
23.读图并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1)喜马拉雅山脉是图中数字_______代表的山脉。我国东部海底位于图中A_______洋。荷兰濒临图中B_______洋。
(2)就大陆而言,甲地位于_______大陆;就板块而言,甲地位于_______板块;就大洲而言,甲地属于_______洲。
(3)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海洋、陆地);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海洋、陆地)。
(4)材料一、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材料三说明_______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答案
1-5BDBDC 6-10BABCD 11-15BAAAD 16-20DCDCA
21、(1)南美洲 非洲 亚洲
(2)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3)非洲 南美洲(美洲)
(4)南极洲 太平洋
(5)亚 非
22、(1)亚欧 美洲
(2)太平洋 印度洋 印度洋
(3)亚欧 印度洋(可互换)
(4)扩张(增大) 缩小 板块的运动方向
(5)A A处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B处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23.(1)①太平大西
(2)亚欧印度洋亚
(3)海洋陆地
(4)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