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常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3 21: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材料二

图二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秦朝和西汉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两者推行这些措施的根
本目的有何相似之处?(4分)
材并三“魏主”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
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魏逐步强大。
一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产生了什
么影响?(4分)
2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交融。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炎帝、黄帝作为华夏集团的两大部落首领,带领早期的先民认识自然、改造
自然,推动社会发展,他们通过以战促和,以德报怎,经过联盟和与其他氏族、部落的融
合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融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之路。
一李俊《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1)材料一中的“炎帝、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他们在历史上对
民族交融的贡献。(6分)
材并二西汉的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
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互动、
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
一《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西汉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战”与“和”
的史实各一例。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西汉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的实施有何意
义?(8分)
材并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北方民族迁住中
中原汉族迁住江南
Q
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是以“食肉饮略”著称的。乳酪制品是北方草原民族的发明创造。
中原上古时代也有“酪”,但是和乳酪不是一回事…随着农耕、游牧两大经济文化区的形
成和相互交流的展开,草原牧民的伙食习俗也逐渐传入中原。到了北朝,羊肉乳略竟然被
称之为“中国之味”。
一摘编自李根婚《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族对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末至南北朝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其
影响。(6分)
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卷)
命题人: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
2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3.考试结来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了距今
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D.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2.
中国广表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我们从考古发掘出的一些遗址中,能够看出早期
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符合生活在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等条件的远古
遗址是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城头山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3.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
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0年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4.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5.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
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
B。诸候因势力此消彼长
C.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D.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6.
常德自古以来就是“川黔咽喉,云贵门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常德在春秋战国时
期属于下列哪个诸侯国管辖
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燕国
7.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迎来了第一次精神觉醒。有学者认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
自觉地、直接地思考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问题的人,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无为而治
B.为政以德
C.兼爱非攻
D,以法治国
8.
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的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法家
“尚法”,以法治国
爱国、数业、诚信、友善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C.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
D,脱离现实,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9.“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
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