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新乡市高一期未(上)测试
4,某药房门口有称量体重的台秤,小峰在水平的台秤上完成下蹲动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峰下蹲过程中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物
理
B.小蜂下蹲过程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小峰下蹲过程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D.小峰下蹲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注意事项:
5.如图所示,铁块A、木块B叠放在足够长的粗糙木板C上,木板C放在水平桌面上。方向水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平向左、大小F=10N的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使得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板C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黑。如需攻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A.铁块A与木块B间的摩擦力大小为10N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B.拉力F与木板C对木块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四。
C.木块B对木板C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10N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D,木板C能保持静止是因为桌面对木板C的摩擦力大于木块B对木板C的摩擦力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一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
6.在太空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因此往往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物体质量,其原理如图所
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一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
示。若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3kg,物体A、B整体在仅受推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
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速直线运动,05s内运动了25m,已知推力F的大小为10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一1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B.物体B的质量为3kg
◆x/l
C.物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6N
D.若仅增大物体B的质量,则物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增大
7.如图所示,两个紧靠着的半圆柱A、B置于水平地面上,光滑圆柱C放置在两半圆柱上,三者
均保持静止。已知A,BC的半径之比为3:21,A、B、C的质量分别为2.04kg、0.96kg、
1kg,半圆柱A、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等于滑动摩擦力,半圆柱A、B间没有弹力,取
A.该物体在1s末的速度最大
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能为0.3
B.该物体在3s-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该物体在】s末的速度比在5s末的速度大
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囚数可能为0.2
C.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6N
1777777777
D.该物体在6s末的速度与在7s末的速度相同
2.伽利略在研究物体下落快慢的问题时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
D.地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20N
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为了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了加速度,同理若要描述加速度变化的快慢,类比可提出“加加
A.在伽利略那个时代,已经可以直接测量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了
速度”的概念,某质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的α一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加速度”为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ams9
B.伽利略把日常生活中较重的物体下落得比铰快的原因归之于空气阻力对不同物体的影
响不同
B.“加加速度”是矢量,2s4s内质点的“加加速度”大小为2/s
6:8:s
C.伽利略直接通过实验得出了“斜面上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这一结论
C.质点在8s末的速度大小为0
D.伽利略从直接研究自山落体转向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为了缩短物体的运动时间
D.质点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
3.下列物理量单位既属于基本单位,所对应的物理量又可能是矢量的是
9,信阳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38公里的豫鄂两省交界处,早在二十世纪初,鸡公山就与北
A.米
B.牛顿
C.秒
D.千克
戴河、庐山、莫干山齐名,是我国著名的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图甲是鸡公山索道,图乙是图甲
的抽象物理模型,已知质量m一50kg的游客站立于轿厢底面,倾斜紫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高一物理第1页{共6页)】
【高一物理第2页(共6页)]2023一2024学年新乡市高一期末(上)测试
物理参考答案
1.D【解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一t图像的斜率大小对应着速度大小,因此该物体在4s~8s内
的速度最大,该物体在1s末的速度比在5s末的速度小,选项A、C错误;该物体在3s~4s内
的位移为0,说明物体保持静止,选项B错误;由题中图像分析可知,该物体在6s末的速度与
在7s末的速度相同,选项D正确。
2.B【解析】在伽利略那个时代,只能靠滴水计时,无法直接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选项A错误:伽利略把日常生活中较重的物体下落得比较快的原因归之于空气阻力对不同
物体的影响不同,选项B正确;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了“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
运动”这一结论,选项C错误;伽利略从直接研究自由落体转向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是
为了“冲淡”重力,从而延长物体的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选项D错误。
3.A【解析】千克、秒、米均是基本单位,但千克所对应的物理量为质量,秒所对应的物理量为
时间,质量和时间都是标量,米所对应的物理量可能为位移,位移是矢量,选项A正确,B、C、
D错误。
4.C【解析】小峰在下蹲过程中,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
因此小峰下蹲过程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5.B【解析】对铁块A受力分析可知,铁块A只受到重力和木块B的支持力,选项A错误;拉
力F与木板C对木块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正确:对铁块A、木块B整体受力分
析有f1=F=10N,木板C对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大小为1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
知,木块B对木板C的摩擦力方向向左,选项C错误;木板C能保持静止是因为桌面对木板
C的摩擦力等于木块B对木板C的摩擦力,选项D错误。
6C【解析】物体A,B整体的加速度大小a=是-2m/,选项A错误:对物体A,B整体,由
牛顿第二定律有F=(mA十mg)a,解得mB=2kg,选项B错误;对物体A受力分析有FB=
m4a,解得FB=6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6N,选项C正
确:结合前面的分析可得P一m件mP,故若仅增大物体B的质量,则物体A对物体B的
作用力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减小,选项D错误
7.A【解析】分析可知,半圆柱A的圆心到圆柱C圆心的连线垂直于半圆柱B的圆心到圆柱C
圆心的连线,设半圆柱A的圆心到圆柱C圆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0,则有sn0=3,
cos0=号,对圆柱C受力分析,有FA=meg sin0=6N,FB=mcg sin0=8N,对半圆柱A受力
分析,有Fa=Fa',FA cos0=fA,FA'sin0十mAg=FN,解得fa=4.8N,FN=24N,因此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0.2,选项D错误,A正确:对半圆柱B受力分析,有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