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写作指导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写作指导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10 12:0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5张PPT。伯牙学琴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老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高山流水》,他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看。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10天以后,我再来接你。”他走后,俞伯牙兴冲冲地找遍了全岛,也没找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心情烦躁地坐在海滩的礁石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时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10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胜夸奖说:“好,好,好极了!”当时,有个名家叫钟子期,高度评价俞伯牙的《高山流水》曲,他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从此,“高山流水”四个字就被比喻为“乐曲高妙”。思考:俞伯牙学琴的故事在写作方面给
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文章好比是个人,
中心思想是(灵魂)。 选好题材(脉络)半,
拟好标题(面部)明。 结构紧凑(骨架)健,
思路开展(大脑)清。 过渡就像是(关节),
语言(细胞)有生命。
文章如人(外表),文风可见人(精神)。 比喻文章歌 ●有一幅对联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 ●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 ●横批:写不出来 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选材问题是:
材料贫乏,内容干瘪;
材料平庸,缺少个性;
材料虚假,违背常理;
游离中心,不合主旨;
有意无意的模仿,似曾相识。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年第1-2期 ●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 料来表现主题,产生最好的效果。什么是选材●蜜蜂采花酿蜜,首先是能够发现鲜花,唐代诗人罗隐咏蜜蜂的诗句有“不论平地与高山,无限风光尽被占”,要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花都能感受到才行;其次,不是所有的花都能 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有一双慧眼, ●有一颗敏感的心, ●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
●从中选择贴切的材料, ●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作文成功者的秘诀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
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
不息。 --叶圣陶●家庭生活——亲情、游戏、成长…… ●校园生活——学习、社团、友谊、竞争……
● 社会生活——环境、文明、公益……认识“活水” ,生活分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之广 ●感受生活(用心思考)。—体验生活之味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撷取生活之真 走进生活,丰富素材1.观察顺序。
2.边观察体验边分析,观察和思考相结 合。
3.运用眼、耳、鼻、舌、身各个器官全方位观察。 观察方法与注意点●观察方法:1.定点法; 2.定序法; 3.移步法。●注意:●其次,做个“多情”者,去彻底融入生活。只要“用情至深”,就会去剖析生活,进而去联系、去假设、去体会、去反思,然后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出,写作时就左右逢源了。 这样的“情”,应该是对生活的挚爱之情,对 世间的关爱之情。 怎样用心去感受生活●首先,打磨一颗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心。只 有用一颗正直向上的心,才能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从而用自己的真诚,谱写出美丽的篇章,去叩动读者的心扉。 广泛阅读,认识生活向书本学习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基于阅读,同学们读得好,才会写得好。”
注意
不要专看一个人的著作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不要专看作文书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如何积 累素材?
多读 留心观
察生活用心思考随身记不断写作,美化生活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陆游也叮嘱他的儿子说:“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
把五彩缤纷的生活作为写作的源泉,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把生活中自己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记载下来,并在写作中学会做人,持之以恒,总有一天会实现作文的回归与超越。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朱自清《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模拟金题】
我们经历过许许多多的雨天,有贵如油的春雨,有倾盆而下的夏雨,有绵绵的秋雨,有冷清的冬雨。在不同的雨天里发生过许许多多难忘的事情,你刻骨铭心的是哪个雨天呢?
请以“那个雨天”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写一篇记叙文。命题作文:“那个雨天”方法一:抓住细节,精心刻画。(一段看似平淡的叙述语言,因为有了细节的点缀,细细咀嚼,不仅可以了解故事情节,更能深切地感知人物的精神境界。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方法二:多种角度,纵横交叉。(一个细节不应是单一的,平面的。应该是立体、灵动、丰盈的,需要两个或多个细节进行交叉式表达,多次渲染和烘托。要写一个人,如果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结合起来,这个人就可能写得血肉丰满。)方法四:突出重点,前后反复。(有时为了强化细节的作用,文中往往反复描写相同的细节,看似重复,实则匠心独运。)方法五:描述环境,浓墨重彩。(人物活动、情节的展开必然是在一定环境下,必要时的环境描写,也是细节。)方法三:运用修辞,生动形象。(适当的运用各种修辞,让文章的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更容易让人理解、接受)写法指导写作实践 古人说“乐莫乐兮新相知。”你步入了中
学时代,有了新的老师,认识了一些新同学。
相识是 人生的缘分,是彼此交往的开始。选
取一个你最难忘的相识瞬间,以“难忘的瞬
间”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
的作文,描述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在悲伤啊莫过于活生生的别离,再快乐啊莫过于新相交的知己。 话题作文拟题的基本要求1.切忌以“话题”作“文题”2.拟题以“准确、简明”为基本前提 3.拟题要在“新奇”、“含蓄”、“优美”上
下功夫,力求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话题作文:难忘的瞬间话题作文:难忘的瞬间1.拟好作文题目。2.扣住“瞬间”,写瞬间的事情。 我们在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所写事情所发生的时间段,一般情况下,“那一刻”是指一个瞬时时间,而不是一个长时时间。如果我们把所发生的事情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外,甚至今天之内,那么,无疑审题就会出现差错。
3. 要注意选取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素材来写, 可以通过叙写独特的情景和对话,表现“相识瞬 间”的情感反应或心理变化。 “我的世界”本来可能是消沉的、灰暗的、沮丧的,失望的。我的世界可能是失落的、懊恼的、阴冷的。但是经过了“瞬间”之后,我的世界变得光明了,变得积极了,变得激昂了,变得开心了。因此,文章一定要写出情感变化的过程,交代情感变化的原因,写出情感变化的纽带和桥梁。而不能写的很突兀,情感的转变没有一个过程,显得很突然,因而也就不真实了。4.注意多种记叙顺序的灵活运用。我们可以采用倒叙,要注意记叙的回忆视角,把时间、地点、人物 写清楚。也可以在“相识瞬间”基础上稍作延伸, 补叙一下以后的交往。2. 根据你选定的素材确定写法,可以模仿《秋天 的怀念》,写得质朴一些;也可以模仿《荷叶 母 亲》写得灵动一些。 三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自由和幸福的港湾。 从小到大,家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 记忆吧?自拟题目,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为背景, 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写一篇不少 于500字的作文。【提示】1. 从你记忆的仓库中认真调取生活素材,不许虚 构。要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不要抄袭或套用现成话、流行的话,或大而无当 的话。2.扣住“那一刻”,写瞬间的事情。
从考题“那一刻,我明白了”,我们必须审清题目中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那一刻”,一是“我明白了”。
“那一刻”,虽然不是写作的重点,但是我们在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所写事情所发生的时间段,一般情况下,“那一刻”是指一个瞬时时间,而不是一个长时时间。如果我们把所发生的事情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外,甚至今天之内,那么,无疑审题就会出现差错。
3.紧扣“我明白了”,写出情感世界的变化。
据原题推断,“我的世界”本来可能是消沉的、灰暗的、沮丧的,失望的。我的世界可能是失落的、懊恼的、阴冷的。但是经过了“那一刻”之后,我的世界变得光明了,变得积极了,变得激昂了,变得开心了。因此,文章一定要写出情感变化的过程,交代情感变化的原因,写出情感变化的纽带和桥梁。而不能写的很突兀,情感的转变没有一个过程,显得很突然,因而也就不真实了
4.处理好“那一刻”与“我明白了”的关系。
“那一刻”必须为后面“明白”的铺垫,所以选择好“那一刻”尤其重要,可以是激动人心的社会见闻、震撼心灵的亲身经历等事件和人物,越鲜活越具时代气息。
将“那一刻”描写具体、形象和生动,加以不遗余力的渲染.引发读者共鸣。
“明白”即感悟,要有有丰富的内涵,深化主题,或者起到画龙点睛作用。2.注意多种记叙顺序的灵活运用。我们可以采用倒叙,要注意记叙的回忆视角,把时间、地点、人物 写清楚。也可以在“相识瞬间”基础上稍作延伸, 补叙一下以后的交往。二. 古人说“乐莫乐兮新相知。”你步入了中学时 代,有了新的老师,认识了一些新同学。相识是 人生的缘分,是彼此交往的开始。选取一个你最 难忘的相识瞬间,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 的作文,描述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提示】1. 要注意选取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素材来写, 可以通过叙写独特的情景和对话,表现“相识瞬 间”的情感反应或心理变化。3.写作中要突出“难忘”,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将“难忘”的原因交代清楚。同时,这基也就是文章的中心。 二. 古人说“乐莫乐兮新相知。”你步入了中学时
代,有了新的老师,认识了一些新同学。相识是
人生的缘分,是彼此交往的开始。选取一个你最
难忘的相识瞬间,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500字 的作文,描述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2. 可以偏于记叙,也可以偏于发表感想,只要有 真情实感,言之成理即可。写作实践●一 哲学家说: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观察秋天的花草树木,看看他们有什么变化,写一段200字 左右的文字,记录你的观察和思考。【提示】●1. 要细心观察,写出季节更替时花草树木有什么 变化,特别要抓住哪些給你深刻印象的观察对象 来写。●全面拓展,自由倾吐。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 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让写作成 为生活的需要。写法指导●从点切入,夯实基础。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作等多方面的特点进 行形象的描绘,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分线入轨,掌握写法。写人可通过一件事写人,可通 过几件事写人;可表现人物一方面的特点,可表现人物几方面的特点。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必须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点;必须通过人物的外貌、语 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的妈妈 比喻句 我的妈妈1米63的个子,有一张圆圆的脸,她弯弯的眉毛,如同柳叶一般; 她弯弯的眉毛,如同柳叶一般 又大又圆的大眼睛,深奥无比;尖尖的鼻子,表示着高傲;妈妈经常微笑,笑 时有两个装满了糖的小酒窝。 (外貌描写) 怀抱很温暖 小时候,我最爱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温暖,给人一种极 为舒服的感觉。有一次,妈妈正在睡觉,我左转转,右转转还是睡不着。朦胧 具体事例:妈妈的 之中,我好像找到了一快让我感觉很舒服的“枕头”。我连忙爬过去,一觉睡 怀抱如何温暖? 到大天亮。可醒来一看,哪有什么枕头呀,那分明是妈妈的怀抱。妈妈见我醒 了,还苦笑着问我:这个“枕头”让你睡的好吗?我们母女俩又闹成了一团。 非常严格 长大后,妈妈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宠我了,而是对我非常严格,玩的时间迅 速下降,成天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有时考不好,妈妈也会教训我。教训后, 具体事例:妈妈如 我便会说:"妈妈,对不起,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妈妈也会说:"妈妈刚才是 何对我严格? 有点急,可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好大学……"。妈妈,我知道你是为我好, 我也一定会努力的。 妈妈很关心我 生活中,妈妈很关心我。夏天的晚上,我好热,开着空调,但空调开久了 又对身体不好,妈妈只好打开窗户,可窗外的风远远不够,妈妈只能忍住困意, 具体事例:妈妈是怎 为我暗中扇风,直到我安然入睡。晚上,进来蚊子时,妈妈就用被子把我裹好, 样关心我的? 等她打完蚊子,再把我松开一些。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夜晚的清风是妈 妈带给我的,夜晚的安祥也是妈妈带给我的。我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 妈妈却笑了笑说:"你是我的女儿,我为你扇风,打蚊子是应该的。"我哭了, 那是感动的泪水。 收束全文 这就是我的妈妈,怎么样呀? 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 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
种很自由的心情。 ——刘墉 赠言:精彩佳作展示
阅读范文,探究发现
另一种冷
冬至后温度骤降,连空气中都氲氤着一种寒冷刺骨的气息,我在喝完一杯热牛奶后,毫不犹豫地钻入被窝,寒冷的侵袭让我不得不缩成一团,严严实实地藏在厚厚的棉被下,可即便这样,从空隙中钻入的丝丝凉意还是让我不禁瑟瑟发抖。那股冷意让我不禁想起早上看到的情景。
寒冷的清晨,温暖的公车载着我穿梭在萧瑟冷寂的城市中。我透过窗上薄薄的雾气打量着这个冰冷的世界,一股莫名的悲凉从心底油然而生。汽车慢慢驶入了地下广场,顿时,一片温暖的橘黄色灯火在眼前跳跃起来。 然而,随着公车的驶入,在这明媚中,我竟意外捕捉到一个不和谐的身影——一个单身老汉,只见他身着单薄破旧的外套,正无所顾虑地躺在冰冷的地板上,从衣服破洞中裸露在外的双臂被他紧紧缠绕在胸前,头上微微发白的发丝在寒风中颤动着,他就那样蜷缩在站台一隅。然而更令我愕然的是在老汉前方竟还有一对老人和小孩,他们躺在一块刚刚及身的破布上,盖着打满补丁的薄毯,紧紧地依偎在一起,身边是大袋小袋从各个地方搜集而来的塑料瓶。几乎每隔十米,站台上就会出现一个这样的流浪者,其中不乏老汉老妪。?? 他们在这个男男女女挥霍奢侈的繁华景地,卑微地渴求一片在寒夜中的庇护,只是这种浅薄的温暖不切实际,在这里除了顶上淡淡的橘黄色灯火,就只有冰冷的地板和两旁汽车飞逝而过的轰鸣声,束手无策的他们只能默默地躺在那儿,寂寞无望地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寒夜,凄凉的面临着被寒冷吞噬的危险,或许下一秒,再下一秒,他们不被人所重视的生命之火就会被夜里袭来的寒风给吹熄了…… 站台上的一幕幕就像影片一样在窗前慢慢的移动,全车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他们,一种愕然震撼的神情夸张地展现在我们这些穿着厚实的衣服的人的脸上。 ? 想着想着,我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听见大诗人杜甫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珠海市拱北中学 杜雪儿)说一说: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发?
(1)取材实
(2)感情真
(3)角度小
(4)手法巧学习目标: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发现生活之广
撷取生活之味
体验生活之真
(一)发现生活之广
《五峰游记》,李大钊
《春雨》,韦素园
《我的读书经验》,曹聚仁
《怀念》,陈荒煤
《募捐》,碧野
《李冰在哪里?》,黄宗英
《能不忆江南》,苏叶
《一只小羊》,萧军
《风筝》,鲁迅
《往事》,冰心想一想:
从名家的作品题目中,你获得哪些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启示? (1)向内看
(2)向外看
(3)向历史看
(4)向文学、艺术、民俗、风情看
你还能想到“向……看”吗? 技法点拨观察生活的方法 请从下面的作文题中展开想象,说说你能想到的素材是什么?越多越好。

《我的世界因你而亮》
《心中有支欢乐的歌》
《陪伴》实战演练思维训练:
以“秋”为话题,你会想到什么?(二)撷取生活之味佳作赏析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
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热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
——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郁达夫《故都的秋》 我爱上秋天了。希望在初秋拾一片落叶,做成书签,夹进厚重的书里。在深秋远远地望一眼深红的枫树林,手中握一杯温热的奶茶。在北方穿黑色的长风衣,裹上厚厚的围巾,双手插进口袋,独自穿过白桦林。耳边传来班得瑞温暖的声音……
——珠海市拱北中学 唐仪
(1)借秋天的气候、景物、物产来表现秋天,用“烟”之比喻来表现秋之温和,用“文的格调”来表现秋之纯熟、意浓。
(2)用色、声、光来表现秋之悠然、恬静。
(3)借想象、对比来表现秋之温暖。如何表现秋之“味”?那堂课,我真忘不了
在课外补习班的第一节课,我由一条龙变成了一条虫,胆怯无奈地走进教室。但没想到,这节课却改变了我对作文的看法。一上课,老师就与我们做游戏。他先让我们在纸上写下五个最爱的人,然后让我们一个一个地划掉,体会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感受。整个游戏一波三折,悬念接连不断。玩玩写写,持续了两个小时。游戏结束了,我的美文也在不知不觉中诞生了。我这块小石头终于开窍了!(三)体验生活之真(1)巧用表达感情的词语,如“愁”“思” “得意”等;
(2)要写出感情发展的过程;
(3)要掌握表达感情的方法,例如通过感官体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想一想:如何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
《公交车上》、《书店》、《菜市场》
1.任选一个题目,回想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2.小组之间互评。
3.展示优秀作文。练习实践总结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1.发现生活之广
2.撷取生活之味
3.体验生活之真
赠言:
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