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惊讶发怒难过偷笑白眼…… 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作家真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 —葛红兵(文学批评家)才恃放旷看 图 理 解一字评杨修 ,杨修! (哼啊嘿唉吔呸……)众说纷纭 你们总劝我别做击鼓骂曹的祢衡,而不劝他们别当黄祖和曹操,真是岂有此理! 韬 光 养 晦 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聪明之害,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中国文明乃由动转入静,主退,主守,主安分,主知足,而成为重持久不重进取之文明。 —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 (敛藏才智,不使外露)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汉末魏初,在文学上是一个暂时繁盛的时期。曹操自己也写诗文,加以他善于笼络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许多文人都拉拢到自己的身边,为他效劳。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于曹操的。 曹操一方面把许多文士拉到他身边,但同时,对于那些有傲气、不讲他好话的文人,却很不放心。从他先杀孔融,后杀杨修,便充分说明曹操对敢于反对他的文人的忌恨。 孔融依仗自己是孔子后代,当时又很负盛名,他不大把曹操看在眼里。而且也不大看得起依附曹操的一班文人。孔融比祢衡、杨修大十多岁……他们三人,在当时的文人中算是一派,即,不肯阿谀曹操的一派。祢衡虽年轻,但才气很大,曹操想侮辱他,叫他充当“鼓吏”,结果祢衡把衣服剥光打鼓,反而侮慢了曹操。曹操叫人去找他来,他便拿着一根大棒,坐在曹操军营门前大骂。曹操虽然很火,骂他为“竖子”,并说“孤杀之犹鼠雀耳”,但碍于他的文名,竟不敢杀他,后来送给了刘表,刘表又假黄祖之手把他杀掉。 杨修年龄跟祢衡不相上下,但祢衡是个平民,杨修则是洛阳的第一二名的世家,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四代都任过太尉。(东汉时,太尉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衔)而且,都是有名的忠于汉室的名臣。他父亲杨彪在董卓作乱的时候,为了保护汉献帝,几乎死难。杨修很早就负文名,对于这样的人才,不用说,曹操是要罗致的。所以,在建安中,曹操就任他为主簿,那时正是曹操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时候,据说杨修“总知内外”,总是把事情处理得很好。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 当时,杨修的父亲杨彪还健在;曹操在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卿宴会时,看见杨彪脸上有怒气,便连宴会也不敢参加,悄悄溜掉了。后来以杨彪跟袁术通姻为罪名,诬彪有阴谋,下狱。是孔融极力为之申辩,曹操才不得不释放他。此后,杨彪十多年一直称脚挛,不任事,闲居家中。这些事,杨修会忘记吗?当然不会的。不久,孔融便被曹操杀掉,祢衡也被杀,这在杨修心中,会没有很深的感触吗?当然不可能没有。从这两点看来,杨修虽为曹操办事,不见得内心是尊敬他的;正因为这样,才常常自觉不自觉地“露才”,好像有意告诉曹操,你的本领也不过如此,什么事也瞒不过我。像“鸡肋”那桩公案,就是在这种心理下弄出来的。他有时外出,甚至告诉值班的人,曹操会来查问些什么,怎么回答。结果,曹操所查问的果然不出他所料。这样时间长了,曹操就看穿他内心的隐秘,从而产生恼恨之心。他本人是否预料到这样的后果呢?应该说也可能是预料到了,不过,他到底是一个很有点傲气的人,同孔融、祢衡是气味相投的,因而压抑不住心中的不满罢了。……杨修对于自己的命运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的知己朋友孔融、祢衡早已死在他前面了。 阅读材料,说说杨修和纪晓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如何让“杨修之死”的悲剧不在我们身上发生?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杨修谦恭才博丞相 请署仓曹属主簿修 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曲略》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 于是以罪诛修 《三国志》 作者为何这样写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 。 ? 历史是历史,历史资源是历史资源,当人们成为三国这一资源的建设者和改造者之后,三国就变成了人们抒发情怀的“实验田”。 ——韩唐《三国十讲》 罗贯中在杨修身上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之悲,人才遭弃之痛。聪 明 杨 德 祖, 世 代 继 簪 缨。 笔 下 龙 蛇 走, 胸 中 锦 绣 成。 开 谈 惊 四 座, 捷 对 冠 群 英。 身 死 因 才 误, 非 关 欲 退 兵。 小 说 中 的 杨 修 走 了,留 给 我 们 的 是 无 尽 的 思 索…… 如 果 我 们 用 功 利 的 目 光 审 视 杨 修,那 么 他 的 举 止 无 疑 是 自 取 灭 亡,令 人 费 解。 然 而,在 杨 修 身 上,我 们 却 可 以 感 受 到 什 么 是 个 性 飞 鸣,什 么 是 疏 放 洒 脱,什 么 是 君 子 坦 荡 荡,什 么 是 独 步 啸 群 雄。 翻 开 罗 贯 中 的 《三 国 演 义》,我 们 看 到 一 位 位 血 肉 丰 盈 的 知 识 分 子 如 杨 修 者,大 多 以 悲 剧 的 命 运 结 束 了 自 己 的 人 生 之 舞。但,那 不 是 他 们 的 错! 斯 人 已 逝,作 为 生 者,我 们 可 以 选 择 韬 光 养 晦 的 人 生 哲 学。然 而 , 我 们 不 应 该 鄙 弃 甚 至 打 击 那 些 才 华 外 显 、放 旷 直 言 之 人。因为,没有宽容就没有未来。 这 堂 课 就 要 结 束 了,但它 带 给 我 们 的 思 索 也 许 远不 会 停 止,相 信 我 们 都 会 渐 次 成 长 为 一 个站 立 的 人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