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
强了交流与交融,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正因时局的动荡,中原地区的民族,向南迁移。江南之地,汉时火耕水耨,
而无积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
民族的足迹,有利于增进当地的文化。
一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南北朝的始末》
(1)根据材料一,描述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3分)
4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的开发尤其是
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
础…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
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一摘编自七年级(上)《中国历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利于民族交融的重大改革
名称。(1分)其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改革措施有哪些?(2分)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
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
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
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对中国
历史造成的影响。(2分)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古人类中,生活在距今约70万一
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和火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生活方式的转变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3.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每年,满怀虔诚与崇敬的中华儿女会以多种形式祭祀炎
帝和黄帝。其原因是
A.他们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B.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他们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
D.他们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4.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悠久的古代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朝代兴
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5.精美的历史文物包含若干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文物体现的是
利区
四羊方尊
齐例西具
A.炎黄时期的创造发明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6.考古发现的战国中后期的铁器,出土范围遍及秦、齐、燕、楚等七国境内,器类包括
农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杂器。这表明当时铁器
A.象征贵族身份
B.制作工艺精良
C.实行官营专卖
D.得到广泛使用
7.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变法改革是
A.盘庚迁都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
8。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春秋时期,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
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