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最苦与最乐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6 最苦与最乐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6 14:1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了解作者
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
《中外纪闻》《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饮冰室合集》
代表作品
积少
成多
苦与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这方面的精彩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痛定思痛,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超凡智慧的高度,写下本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写作
背景
“苦”和“乐”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将它们放在一起,相互对比,相互反衬,加之又分别以“最”字来修饰,这样既能使论题鲜明、突出,又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了解课题
生/字/词
失意:不得志,不如意。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监督:察看并督促。/做监督工作的人。
排解:调解(纠纷)/排遣。
循环: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
词/语/解/释
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本课
关联知识点
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证明)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怎样证明)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就是作者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是完整的陈述性判断句。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论点
道理论据:
包括:经过实践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公认事理等。
事实论据:(1)包括:有代表性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据;(2)类型:概括或具体
论据
论证
论证方法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准确、严密、精当、概括、逻辑性强。
议论文语言
议论文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它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横式”。以“横式”结构为主的有:
“总论——分论——总论”;
“总论——分论”;
“分论——总论”三种。
以“纵式”结构为主的主要是层层深入式。
文章分层
(1-2)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能尽责的观点。
(3)论述“尽责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进一步阐述尽责才能获得快乐。
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为什么
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谈责任”关系不大,所以,不以“苦与乐”为题。
本文标题是“最苦与最乐”,为什么在论述什么是“最苦”时用了三段(1—3段),而在论述什么是“最乐”时反而只用了一段(4段)?
作者给“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这个分论点提供的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原来作者所谈的快乐与痛苦是分不开的,或者说快乐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正因为这样,在谈快乐的时候便必须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既然第一部分已经用了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第二部分来谈快乐就无须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清快乐与痛苦的关系就行了。
本文的语言风格凝重却并不呆滞,而是轻捷自如,有一股灵动之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的灵动表现为句式、表达方式和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如文中排比句的大量运用,读起来就非常流畅自然。另外,文章还引用了古语、俗语、名人名言等,而且每次引用的表述都不一样。如:“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表述非常自然。又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一个“哩”字,轻灵之气何其足也!
1
2
3
4
最大的痛苦
最大的快乐
苦与乐的关系
课堂笔记
未能尽责
尽到责任
有苦才有乐
第四季度业务
正反对比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教师总结
本文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论点,告诉我们不能躲避责任,苟且偷生,要勇于背负人生、社会的大责任,体会人生的快乐。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这篇议论文,从浅显的问题出发,阐释了一个深刻人生的哲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没有尽责任,就是自投苦海。文章先提出一个常需思考而又困惑着人们的问题:人生什么事最苦 作者否定了“贫”、“老”、“死”,而是身背一种未了的责任,然后阐述为什么身背着未来的责任最苦。接着又论述了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最后得出身负重任者享受的是苦中真乐的结论,再通过责任能否推卸得出“最苦”与“最乐”关系的认识,使论题更加凸显,观点更加鲜明。
在人生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快乐,厌弃痛苦,但他们本是一对孪生,永远伴随在生活的舞台上。学习知识亦是如此,为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呕心沥血,因那令人头痛的作文煞费苦心。这些表面上看确实辛苦,然而在你超越自我之后,尽到责任之时,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串欢乐的音符。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