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科学
第4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
质进行分类
重点难点: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引入:
上节课我们讲了物质的分类方法,你能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逐级分类吗?
展开:
常见的物质
物质分类
思考与讨论:
(1)有同学认为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物质是化合物,对吗?
(2)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吗?
(3)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对吗?
不仅要学会从宏观组成成分进行物质分类,也要学会从微观粒子对物质进行识别。
如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表示混合物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表示化合物的是( )
课内练习
课堂总结
作业年级 九年级 学科 科学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教 案 第 1 课时
课 题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过程方法 读图探究,讨论归纳,及时训练,反馈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分类的方法,体验分类的优点
教学重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实验探究。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学 生 课前 准 备 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中考说明 1.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类常见的物质 c2.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 a3.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b4.认识常见的化合物 b
教 学 程 序
[引入]: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种类繁多,怎样才能更好的研究和识别它们呢? [新课]一、物质分类的方法1.为什么要分类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自然界中的物质。2.怎样分类(1)选择标准(2)仔细观察和研究(3)分类要求一:分别按颜色、状态进行分类;要求二:其它方法进行分类【观察】下列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将结果填入P41的空格内)(1)按颜色分类 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黄绿色:氯气 紫黑色:高锰酸钾(2)按状态分类 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提问:还有其它的分类方法么?若有,请说明分类的依据(学生讨论,并回答) ――还可以从气味、溶解性等来分类。(3)按气味分有气味物质:氯气、醋酸无气味物质:氧气、硫酸、氧化镁、氯化钠、高锰酸钾(4)按组成分 单质:氧气、氯气 化合物:高锰酸钾、氧化镁、氯化钠、硫酸、醋酸 (5)按溶解性分 易溶于水:氯化钠、硫酸、醋酸、氯气、高锰酸钾 难溶于水:氧气、氧化镁二、物质的分类:混合物:溶液(纯净的盐酸)、浊液、(洁净的)空气、合金、粗盐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生石灰、Al3O2、干冰、冰水混合物、C O2 C O SO2 SO3注:㈠单质: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②分类:单质按照性质不同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③判断依据:a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b是否由同种成分组成。④说明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金刚石与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㈡化合物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②特征: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B是纯净物。③判断依据:先确定是否是纯净物,再看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④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判断依据:a是否是由两种元素组成。B是否含有氧元素。c分类:按元素组成不同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⑤化合物分类: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⑴无机化合物:由碳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说明:少数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由于其性质和结构更趋向于无机物,因此被归类于无机物。⑵有机物:定义:含碳的化合物(哪些需除外?)。特征:都含有碳元素。特性:①一般具有可燃性,如甲烷、酒精等。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一般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炭产生。②种类繁多。一般难溶于水;③很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单质化合物不同点物质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分子构成由同种原子构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能否进行分解反应不能有可能相同点都属于纯净物。讨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答:无机化合物一般不含碳元素。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联系。【探究】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能否用学过的方法区分所装的物质各是什么?学生讲述其分类方法及过程:学生对前面同学的分类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对以上的分类方法及过程总体进行评价。同时,进行思维拓展,找出其他的方法。[小结]: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的特性,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也可以对物质进行分门别类。[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并加一题能力提升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