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测试 :第十一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燃料中属于“零污染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酒精 C.氢气 D.一氧化碳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能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 B.水力发电
C.干电池 D.温泉浴
3.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纯棉毛巾 B. 塑料保鲜膜
C. 真丝围巾 D. 不锈钢锅
4.(2017·邵阳模拟)下列物质中可导致酸雨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甲烷 D.臭氧
5.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不断研发新型材料,玻璃属于( )
A.非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6.下列不是绿色化学的特点是( )
A.产品是绿色的 B.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C.实现“零排放” D.生产出对人类有利的产品
7.下列物质中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B.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
8.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不向水中丢垃圾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9.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T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TiO2属于氧化物
B.纳米TiO2与TiO2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
C.纳米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减少污染
D.制备纳米TiO2的反应:H4TiO4 TiO2+2H2O
10.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对环境影响较小;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只有②③④
11.你认为下列与消费有关的行为中,不符合绿色消费的是( )
A.在旅游时,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
B.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
C.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继续使用
D.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等
12.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是科学种田的重要课题。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施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农家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B.将硝酸铵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既可提供营养元素,同时又可降低土壤的酸性
C.施用农药应长期施用一种,不可交替施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和混用农药
D.为了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13.工业上进行金属切割或焊接时常使用到氧炔焰(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
(1)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乙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 能;
(2)乙炔不充分燃烧,会产生 和水,可见乙炔不充分燃烧既浪费燃料又污染环境,为了使乙炔充分燃烧,你的做法是 ;
(3)在点燃乙炔(C2H2)前,必须 ,以防止发生爆炸,请写出C2H2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二、填空题
14.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__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新国标中对水的pH规定为6.5≤pH≤8.5。实验室用pH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该自来水显 (填“酸”、“碱”或“中”)性。
(3)新国标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加入了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
①臭氧(O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该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②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根(ClO﹣)也有消毒作用,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③用氯胺(NH2Cl)消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15.圆规是学生学习常使用的工具(如图所示),在圆规组成的材料中:
(1)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合金的是 (填一种材料名称)。
(2)使用石墨作图的优点: 。
(3)能证明铝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蔬菜大棚所用的聚乙烯薄膜属于______(填字母)。
A.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2)为了适应北方春季低温气候,在种植叶类蔬菜时适宜施加的一种复合肥是 (填化学式)。
(3)某同学利用所学化肥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硫酸钾。
一“看”:看外观,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 。
二“闻”:加熟石灰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三“溶”:加水溶解,能溶于水的是 。
17.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写化学式,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
(2)取干电池内的填充物溶于水,过滤,得到A的溶液和黑色不溶物,灼烧黑色不溶物得MnO2。
①MnO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中起 作用。
②将A的溶液分为两份,一份加入烧碱溶液,加热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另一份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物质的化学式为 。
三、计算题
18.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 2CaSO4+2CO2)。若用1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配成泥浆,理论上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解:A、天然气燃烧能产生少量一氧化碳和烟尘,所以错误.
B、酒精燃烧能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等,所以错误.
C、氢气的燃烧产物是不污染环境的水,属于“零污染燃料”,所以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本身就污染空气,所以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天然气的燃烧产物判断.
B、根据酒精的燃烧产物判断.
C、根据氢气的燃烧产物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判断.
2.【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是太阳能,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水力发电是利用水力进行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与化学变化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干电池产生电能时发生化学变化,是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C符合题意;
D、温泉利用的是地热能源,没有新物质生成,与化学能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3.【答案】B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 纯棉毛巾,属于天然纤维,A不符合题意;
B. 塑料保鲜膜,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符合题意;
C. 真丝围巾,属于天然纤维,C不符合题意;
D. 不锈钢锅,属于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
4.【答案】A
【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解析】【解答】解: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A、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能形成酸雨,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C、甲烷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D、臭氧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5.【答案】A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解析】【解答】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分类,需要掌握常见材料以及利用。
6.【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绿色化学与颜色无关,要求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实现“零排放”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绿色化学要求生产出对人类有利的产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绿色化学是指环保无污染的变化。
7.【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解:A、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污染空气,A不符合题意;
B、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B不符合题意;
C、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是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主要成分,不是污染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列入空气污染物的三大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但其本身是空气主要成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学生易造成错解。
8.【答案】B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不向水中丢垃圾可以防止水污染,A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B符合题意;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C不符合题意;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可以防止水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资源的保护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资源被污染。
9.【答案】B
【知识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纳米T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纳米二氧化钛(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纳米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减少污染,B符合题意;
C、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TiO2与TiO2的性质、功能不完全相同,C不符合题意;
D、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Ti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4TiO4 TiO2+2H2O,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用途及性质。
10.【答案】D
【知识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燃烧是氧化反应,这是燃烧的一个共同性质,不能作为酒精燃烧的优点.例如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也是一个氧化反应,并且污染空气。因为①不符合条件,所以就排除A、B、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燃料的用途及性质。需要掌握常见燃烧的产物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11.【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在郊游时,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会减少包装袋造成的白色污染,符合绿色消费要求,A不符合题意;
B、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会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等,B不符合题意;
C、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继续使用,是一种节约行为,故符合绿色消费要求,C不符合题意;
D、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会浪费制这些饭盒、纸杯的原料,即需要多砍伐树木,并且这些饭盒、纸杯形成垃圾会污染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12.【答案】A
【知识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A、化学肥料的营养元素含量高,易被作物吸收、肥效快,但成本高,若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农家肥料所含营养元素种类多、成本低廉,但营养元素含量少,将二者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效益,A符合题意;
B、硝酸铵属于氮肥,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但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放出氨气而使肥效降低,B不符合题意;
C、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农药的特性和延缓、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应合理混用农药和交替施用不同类型的农药,C不符合题意;
D、应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化肥性质等条件合理施用化肥,并非越多越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肥料的优点是:见效快,肥效较高。
13.【答案】(1)热
(2)一氧化碳;增大氧气的浓度
(3)检验纯度;2C2H2+5O2 4CO2+2H2O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乙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乙炔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和水,为了使乙炔充分燃烧,可以增大氧气的浓度;(3)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加热会产生爆炸,故在点燃乙炔(C2H2)前,必须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C2H2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 4CO2+2H2O。
故答案为:热;一氧化碳;增大氧气的浓度,检验纯度;2C2H2+5O2 4CO2+2H2O。
【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得到的灭火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任何可燃性气体在点燃之前斗眼检验纯度。
14.【答案】(1)C
(2)碱
(3)化学;+1;H2O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这里的镉、铅指的是元素;(2)由题意可知,实验室用pH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该自来水显碱性;(3)①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的物质,所以氧气转化为臭氧属于化学变化;②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1,解得x=+1;③NH2Cl含有氮、氢、氯3种元素;
根据所给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比左边多出了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不变和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多出的原子全部来自1个X分子中,即X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C;碱;化学;+1;H2O。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15.【答案】(1)聚氯乙烯塑料套;铝合金支架(或不锈钢螺丝)
(2)石墨稳定,图能长久保存,且石墨有滑腻感,作图流畅,清晰,错易修改等
(3)2Al+3CuSO4=3Cu+Al2(SO4)3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聚氯乙烯塑料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铝合金支架、不锈钢螺丝属于金属材料;(2)石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且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矿物之一,所以石墨作图的优点是石墨稳定画能长久保存,且石墨有滑腻感,作图流畅,清晰,错易修改等;(3)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可以用金属与酸反应也可以用金属与盐反应等,所以可以用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放入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铝比铜活泼,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故填:2Al+3CuSO4=3Cu+Al2(SO4)3(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聚氯乙烯塑料套;铝合金支架(或不锈钢螺丝);石墨稳定,图能长久保存,且石墨有滑腻感,作图流畅,清晰,错易修改等;2Al+3CuSO4=3Cu+Al2(SO4)3。
【分析】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活泼性强的金属能够置换出盐中金属。
16.【答案】(1)A
(2)KNO3(答案合理即可)
(3)磷矿粉;碳酸氢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1)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2)为了增强抗寒能力,需要施用磷肥,含有磷元素的复合肥是磷酸铵,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化学式为:(NH4)3PO4;(3)一“看”:看外观,磷矿粉是灰白色的,铵态氮肥、钾肥等都是白色的晶体,为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磷矿粉;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碳酸氢铵、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碳酸氢铵、氯化铵;(3)根据盐的溶解性:钾盐、铵盐均易溶于水,加水溶解,能溶于水的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
故答案为:A;KNO3(答案合理即可);磷矿粉;碳酸氢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
【分析】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
17.【答案】(1)C;MnO2
(2)催化;NH3;NH4Cl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图中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C表示;图中MnO2由Mn、O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2)①MnO2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反应的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可知该气体为氨气,化学式为NH3;A溶液中含铵根离子。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说明A溶液中还含有Cl-离子,因此物质A应为氯化铵,化学式为: NH4Cl。
故答案为:C;MnO2;催化;NH3;NH4Cl。
【分析】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之为单质,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
18.【答案】解:设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2CaCO3+O2+ 2SO2 2CaSO4+2CO2
200 128
12.5t×80% x
x=6.4 t答: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 t。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是根据一种物质质量计算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故答案为:解:设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2CaCO3+O2+ 2SO2 2CaSO4+2CO2
200 128
12.5t×80% x
x=6.4 t
答: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 t。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成语化学计量数之比。
1 / 1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测试 :第十一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燃料中属于“零污染燃料”的是( )
A.天然气 B.酒精 C.氢气 D.一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解析】【解答】解:A、天然气燃烧能产生少量一氧化碳和烟尘,所以错误.
B、酒精燃烧能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等,所以错误.
C、氢气的燃烧产物是不污染环境的水,属于“零污染燃料”,所以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本身就污染空气,所以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天然气的燃烧产物判断.
B、根据酒精的燃烧产物判断.
C、根据氢气的燃烧产物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判断.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源。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能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 B.水力发电
C.干电池 D.温泉浴
【答案】C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解析】【解答】A、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是太阳能,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水力发电是利用水力进行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与化学变化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干电池产生电能时发生化学变化,是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C符合题意;
D、温泉利用的是地热能源,没有新物质生成,与化学能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3.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纯棉毛巾 B. 塑料保鲜膜
C. 真丝围巾 D. 不锈钢锅
【答案】B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 纯棉毛巾,属于天然纤维,A不符合题意;
B. 塑料保鲜膜,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符合题意;
C. 真丝围巾,属于天然纤维,C不符合题意;
D. 不锈钢锅,属于金属材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
4.(2017·邵阳模拟)下列物质中可导致酸雨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甲烷 D.臭氧
【答案】A
【知识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解析】【解答】解: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A、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再被氧化成硫酸,能形成酸雨,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C、甲烷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D、臭氧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5.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不断研发新型材料,玻璃属于( )
A.非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答案】A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解析】【解答】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分类,需要掌握常见材料以及利用。
6.下列不是绿色化学的特点是( )
A.产品是绿色的 B.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C.实现“零排放” D.生产出对人类有利的产品
【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绿色化学与颜色无关,要求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实现“零排放”是绿色化学的核心,绿色化学要求生产出对人类有利的产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绿色化学是指环保无污染的变化。
7.下列物质中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B.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
C.汽车排放的尾气 D.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解:A、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会污染空气,A不符合题意;
B、森林火灾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B不符合题意;
C、汽车排放的尾气主要是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空气主要成分,不是污染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列入空气污染物的三大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但其本身是空气主要成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学生易造成错解。
8.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不向水中丢垃圾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答案】B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不向水中丢垃圾可以防止水污染,A不符合题意;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B符合题意;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C不符合题意;
D、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可以防止水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资源的保护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资源被污染。
9.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T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TiO2属于氧化物
B.纳米TiO2与TiO2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
C.纳米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减少污染
D.制备纳米TiO2的反应:H4TiO4 TiO2+2H2O
【答案】B
【知识点】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解析】【解答】A、纳米Ti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纳米二氧化钛(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纳米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减少污染,B符合题意;
C、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TiO2与TiO2的性质、功能不完全相同,C不符合题意;
D、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Ti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4TiO4 TiO2+2H2O,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材料的用途及性质。
10.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对环境影响较小;③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只有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燃烧是氧化反应,这是燃烧的一个共同性质,不能作为酒精燃烧的优点.例如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也是一个氧化反应,并且污染空气。因为①不符合条件,所以就排除A、B、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燃料的用途及性质。需要掌握常见燃烧的产物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11.你认为下列与消费有关的行为中,不符合绿色消费的是( )
A.在旅游时,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
B.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
C.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继续使用
D.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等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在郊游时,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会减少包装袋造成的白色污染,符合绿色消费要求,A不符合题意;
B、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会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等,B不符合题意;
C、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继续使用,是一种节约行为,故符合绿色消费要求,C不符合题意;
D、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会浪费制这些饭盒、纸杯的原料,即需要多砍伐树木,并且这些饭盒、纸杯形成垃圾会污染环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12.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是科学种田的重要课题。下列有关化肥和农药施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农家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B.将硝酸铵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既可提供营养元素,同时又可降低土壤的酸性
C.施用农药应长期施用一种,不可交替施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和混用农药
D.为了保证高产,尽量多施用化肥
【答案】A
【知识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A、化学肥料的营养元素含量高,易被作物吸收、肥效快,但成本高,若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农家肥料所含营养元素种类多、成本低廉,但营养元素含量少,将二者混合施用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效益,A符合题意;
B、硝酸铵属于氮肥,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但二者混合会发生反应放出氨气而使肥效降低,B不符合题意;
C、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农药的特性和延缓、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应合理混用农药和交替施用不同类型的农药,C不符合题意;
D、应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化肥性质等条件合理施用化肥,并非越多越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化学肥料的优点是:见效快,肥效较高。
13.工业上进行金属切割或焊接时常使用到氧炔焰(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
(1)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乙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 能;
(2)乙炔不充分燃烧,会产生 和水,可见乙炔不充分燃烧既浪费燃料又污染环境,为了使乙炔充分燃烧,你的做法是 ;
(3)在点燃乙炔(C2H2)前,必须 ,以防止发生爆炸,请写出C2H2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热
(2)一氧化碳;增大氧气的浓度
(3)检验纯度;2C2H2+5O2 4CO2+2H2O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乙炔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乙炔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和水,为了使乙炔充分燃烧,可以增大氧气的浓度;(3)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加热会产生爆炸,故在点燃乙炔(C2H2)前,必须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C2H2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 4CO2+2H2O。
故答案为:热;一氧化碳;增大氧气的浓度,检验纯度;2C2H2+5O2 4CO2+2H2O。
【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氧气、可燃物、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由此可得到的灭火原理有: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任何可燃性气体在点燃之前斗眼检验纯度。
二、填空题
14.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检测指标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新国标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__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新国标中对水的pH规定为6.5≤pH≤8.5。实验室用pH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该自来水显 (填“酸”、“碱”或“中”)性。
(3)新国标中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加入了对用臭氧、二氧化氯和氯胺消毒的规定。
①臭氧(O3)在消毒过程中转化为氧气,该过程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者“化学”)变化。
②二氧化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根(ClO﹣)也有消毒作用,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③用氯胺(NH2Cl)消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C
(2)碱
(3)化学;+1;H2O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这里的镉、铅指的是元素;(2)由题意可知,实验室用pH试纸测得自来水的pH=8,说明该自来水显碱性;(3)①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的物质,所以氧气转化为臭氧属于化学变化;②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1,解得x=+1;③NH2Cl含有氮、氢、氯3种元素;
根据所给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比左边多出了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不变和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多出的原子全部来自1个X分子中,即X的化学式为H2O。
故答案为:C;碱;化学;+1;H2O。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
15.圆规是学生学习常使用的工具(如图所示),在圆规组成的材料中:
(1)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合金的是 (填一种材料名称)。
(2)使用石墨作图的优点: 。
(3)能证明铝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聚氯乙烯塑料套;铝合金支架(或不锈钢螺丝)
(2)石墨稳定,图能长久保存,且石墨有滑腻感,作图流畅,清晰,错易修改等
(3)2Al+3CuSO4=3Cu+Al2(SO4)3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聚氯乙烯塑料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铝合金支架、不锈钢螺丝属于金属材料;(2)石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且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矿物之一,所以石墨作图的优点是石墨稳定画能长久保存,且石墨有滑腻感,作图流畅,清晰,错易修改等;(3)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可以用金属与酸反应也可以用金属与盐反应等,所以可以用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放入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说明铝比铜活泼,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铝,故填:2Al+3CuSO4=3Cu+Al2(SO4)3(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聚氯乙烯塑料套;铝合金支架(或不锈钢螺丝);石墨稳定,图能长久保存,且石墨有滑腻感,作图流畅,清晰,错易修改等;2Al+3CuSO4=3Cu+Al2(SO4)3。
【分析】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活泼性强的金属能够置换出盐中金属。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蔬菜大棚所用的聚乙烯薄膜属于______(填字母)。
A.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2)为了适应北方春季低温气候,在种植叶类蔬菜时适宜施加的一种复合肥是 (填化学式)。
(3)某同学利用所学化肥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矿粉、硫酸钾。
一“看”:看外观,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 。
二“闻”:加熟石灰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
三“溶”:加水溶解,能溶于水的是 。
【答案】(1)A
(2)KNO3(答案合理即可)
(3)磷矿粉;碳酸氢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1)聚乙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2)为了增强抗寒能力,需要施用磷肥,含有磷元素的复合肥是磷酸铵,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化学式为:(NH4)3PO4;(3)一“看”:看外观,磷矿粉是灰白色的,铵态氮肥、钾肥等都是白色的晶体,为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磷矿粉;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碳酸氢铵、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碳酸氢铵、氯化铵;(3)根据盐的溶解性:钾盐、铵盐均易溶于水,加水溶解,能溶于水的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
故答案为:A;KNO3(答案合理即可);磷矿粉;碳酸氢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钾。
【分析】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
17.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写化学式,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
(2)取干电池内的填充物溶于水,过滤,得到A的溶液和黑色不溶物,灼烧黑色不溶物得MnO2。
①MnO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中起 作用。
②将A的溶液分为两份,一份加入烧碱溶液,加热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另一份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A物质的化学式为 。
【答案】(1)C;MnO2
(2)催化;NH3;NH4Cl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1)图中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金属单质,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C表示;图中MnO2由Mn、O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2)①MnO2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反应的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可知该气体为氨气,化学式为NH3;A溶液中含铵根离子。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说明A溶液中还含有Cl-离子,因此物质A应为氯化铵,化学式为: NH4Cl。
故答案为:C;MnO2;催化;NH3;NH4Cl。
【分析】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之为单质,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
三、计算题
18.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 2CaSO4+2CO2)。若用1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配成泥浆,理论上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解:设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2CaCO3+O2+ 2SO2 2CaSO4+2CO2
200 128
12.5t×80% x
x=6.4 t答: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 t。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是根据一种物质质量计算另一种物质的质量。
故答案为:解:设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2CaCO3+O2+ 2SO2 2CaSO4+2CO2
200 128
12.5t×80% x
x=6.4 t
答: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 t。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成语化学计量数之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