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4-08 18:01:57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人们利用化学试剂处理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阻止其释放极体,成功培育出了三倍体牡蛎,解决了二倍体普通牡蛎因在夏季产卵而导致肉质下降的问题.这种培育三倍体牡蛎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结构变异
2.(2016高二上·鞍山期中)下列事例中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猫叫综合征
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⑤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图是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示意图,图中“1~7”表示染色体片段,“●”表示着丝粒,则该变异类型为(  )
A.易位 B.缺失 C.倒位 D.重复
4.(2017高二下·重庆期中)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  )
A.六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单倍体
5.将某植物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处理后的幼苗发育成植株,该植株一定具有的特征是(  )
A.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
C.含两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植物
D.茎秆粗壮,果实比较大,营养物质多
6.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一定是由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得到的个体是单倍体
D.三倍体无子西瓜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7.(2017高一下·徐州期中)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
③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
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8.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
A.1种 B.4种 C.8种 D.16种
9.下列有关两种生物变异种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A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图A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C.图B过程表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D.图B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改变基因的排列次序
10.我国生物学家鲍文奎利州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含42条染色体)和二倍体黑麦(体细胞含14条染色体)杂交,得到不育后代,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培育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新物种——八倍体小黑麦。八倍体小黑麦的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A.7条 B.14条 C.21条 D.28条
11.某同学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将大蒜根尖随机分为12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会使细胞分裂过程中   的形成受阻,从而使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细胞不分裂。低温处理与秋水仙素处理相比,具有   等优点。
(2)实验中选择大蒜根尖   区细胞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分裂比较   ,在显微镜下观察,此处细胞的特点表现为   。
(3)实验过程中需要用   对大蒜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4)由实验结果可知,   的条件下,加倍效果最为明显。
12.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
(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   ;“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   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你的理由是   。
(3)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经常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出患儿的概率增大。医院常用染色体上的一段短串联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表示有该标记,“-”表示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
①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回答3点)。
②现诊断出一个13三体综合征患儿(标记为“++-”),其父亲为“+-”,母亲为“--”。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亲本的生殖细胞出现异常,即   染色体在   时没有移向两极。
③威尔逊氏病是由1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一对正常的父母生下了一个同时患有13三体综合征和威尔逊氏病的男孩,在下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说明:配子和子代都只要求写出与患儿有关的部分)
13.下图是三倍体西瓜育种原理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秋水仙素处理   ,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因为此时的某些细胞具有   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为   。
(2)三倍体植株需要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3)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三倍体西瓜,其果肉细胞为   倍体,种子中的胚为   倍体。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原因是   。
(4)三倍体西瓜高产、优质,这些事实说明染色体组倍增的意义是   ;上述过程需要的时间周期为   。
(5)育种过程中,三倍体无子西瓜偶尔有少量子。请从染色体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6)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性状   (能/否)遗传,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并做出实验结果的预期。   
二、单选题
14.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是(  )。
A. B.
C. D.
15.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
A.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
B.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
C.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解:由于化学试剂处理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以抑制次级卵母细胞排放第二极体,导致其细胞内含两个染色体.异常的次级卵母细胞与精子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因此,品种A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该育种方法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 目变异.
故选:B.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答案】B
【知识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解: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①正确;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②错误;
③猫叫综合症是人类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部分所致,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③正确;
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④错误;
⑤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⑤正确.
故选:B.
【分析】1、染色体发生数目和结构上的异常改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两大类.2、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3.【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可知,异常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相比,增添了2、3两个片段,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故答案为:D
【分析】通过图示辨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4.【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解析】【解答】解: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为单倍体.
故选:D.
【分析】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只要是由生殖细胞(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都称为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5.【答案】B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解析】【解答】若某植物为四倍体,其基因型为AAaa,则某植物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A或Aa或aa,用花粉培育成的一株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的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或AAaa或aaaa,不一定能稳定遗传,A不符合题意;秋水仙素能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过的植株都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B符合题意;若某植物为二倍体,则用其花粉培育成的一株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该植株含2个染色体组,若某植物为四倍体,则用同样方法得到的该植株含4个染色体组,C不符合题意;因不清楚“某植物”是几倍体,所以用其花粉培育成的一株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该植株不一定为多倍体,其不一定具有茎秆粗壮、果实比较大、营养物质多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理清单倍体育种主要包括杂交、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和筛选四个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花药离体培养就是单倍体育种的全部。
6.【答案】A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解析】【解答】二倍体生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也可能通过无性生殖由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单倍体虽然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但其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是由花药直接培育成的个体,属于单倍体;三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故答案为:A
【分析】“两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7.【答案】B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解析】【解答】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则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①不符合题意;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则大小形态一般不同,故②不符合题意;人是二倍体生物,含有46条染色体,因此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3条染色体,故③符合题意;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可能是配子,也可能是单倍体的体细胞,故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理清染色体组的特点:
①从染色体来源看,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从形态、大小和功能看,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各不相同。
③从所含的基因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8.【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3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水稻减数分裂能产生8种不同的配子,利用它的花药离体培养成的幼苗也就有8种不同的基因型,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水稻植株仍然是有8种不同的基因型,并且控制着8种不同的表现型。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单倍体育种所获得后代的基因型种类与该亲代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相同。
9.【答案】C
【知识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解析】【解答】图A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不符合题意;图A中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但是可以产生新基因型,B不符合题意;图B过程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符合题意;图B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但是改变了基因的排列次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区分关于“互换”的变异类型:关于“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10.【答案】A
【知识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的生殖细胞含有6/2=3个染色体组,42/2=21条染色体,二倍体黑麦的生殖细胞有1个染色体组,7条染色体,结合后染色体数目=21+7=28条,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后为28×2=56条,又因为形成的是八倍体小黑麦,说明有8个染色体组,则八倍体小黑麦的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的染色体数=56/8=7条。
故答案为:A
【分析】理清八倍体小黑麦含有8个染色体组,再根据多倍体育种的过程,算出八倍体小黑麦的染色体条数,最后计算出每个染色体组所有含有的染色体条数。
11.【答案】(1)纺锤体;操作简单、安全无毒
(2)分生;旺盛;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3)碱性染料(或醋酸洋红或龙胆紫)
(4)4℃、96小时
【知识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解析】【解答】(1)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实现染色体数目的加倍;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操作较为繁琐,且秋水仙素有毒,而低温诱导操作简单,且安全无毒。(2)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且分裂较为旺盛,故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作为观察对象。(3)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如醋酸洋红、龙胆紫等)染色。(4)由表中信息可知,在温度为4℃的条件下处理96小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效果最佳。
【分析】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的试剂及其作用:
试剂 使用方法 作用
卡诺氏液 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 固定细胞形态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冲洗用卡诺氏液处理的根尖 洗去卡诺氏液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等体积混合,作为解离液 解离根尖细胞
蒸馏水 浸泡解离后的根尖约10 min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把漂洗干净的根尖放进盛有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使染色体着色
12.【答案】(1)aaBB、aaBb;乙醛;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无关,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或羊水检查);父亲的13号(或答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答减数分裂);遗传图解如下:
【知识点】基因、蛋白质、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乙醇脱氢酶由A基因控制,乙醛脱氢酶由b基因控制,“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说明其基因型是aaBB或aaBb;“红脸人”体内只有ADH,说明能产生乙醛,使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由图可知,两种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故酒量大小与性别无关。(3)①遗传病的预防有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也可以通过减少饮酒和适龄生育等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②该患儿标记为(++-),根据题意可知是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③由题可知,患儿的基因型为dddXY,而父母均正常,所以可能是母亲,也可能是父亲减数分裂时出错。
【分析】理清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

13.【答案】(1)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分裂旺盛;抑制细胞(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2)通过授粉来刺激子房产生生长素,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或生长素促进生长)
(3)四;三;染色体联会紊乱
(4)促进基因效应的增强;两年
(5)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正好被纺锤丝拉向细胞的一极,另两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正好被纺锤丝拉向细胞的另一极,产生了正常的配子
(6)能;将三倍体无子西瓜果皮的任意一部分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或无性繁殖),观察果实中是否有种子;(合理预期:)成活长大后的植株仍然不能结出有子果实。
【知识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1)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处理对象多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萌发的种子和幼苗的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旺盛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2)三倍体植株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的目的是刺激子房产生生长素,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3)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三倍体西瓜,其果肉是由四倍体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种子中的胚是由二倍体的花粉与四倍体的卵细胞融合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三倍体植株由于细胞内不含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故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4)染色体组的倍增可以促进基因效应的增强,这是三倍体西瓜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5)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移向细胞一极,另外两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移向另一极,可以形成正常的配子。(6)三倍体西瓜的无子性状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该性状能够遗传,但需要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来实现,如植物组织培养、嫁接等。
【分析】识记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14.【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解析】【解答】图中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缺失了b和C两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图中染色体上多出了两个基因b和C,是另一条染色体上易位而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位置和顺序都没有改变,只有b基因变成了B基因,属于基因突变;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没有改变,但位置发生了倒置,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置。
故答案为:C
【分析】通过图示辨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5.【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亲本缺失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型表示为ⅣOXBXb、ⅣOXBY,由于缺失2条染色体致死,则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概率为2/3,红眼果蝇概率为3/4,则A选项为1/2;B选项为(1/3)×(1/4)=1/12;C选项为(2/3)×(1/4)=1/6;D选项为(1/3)×(3/4)=1/4。
故答案为:D
【分析】解答此题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来计算,注意缺失染色体组成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以及比例。
1 / 1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必修2 第5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人们利用化学试剂处理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阻止其释放极体,成功培育出了三倍体牡蛎,解决了二倍体普通牡蛎因在夏季产卵而导致肉质下降的问题.这种培育三倍体牡蛎的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
【知识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解:由于化学试剂处理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以抑制次级卵母细胞排放第二极体,导致其细胞内含两个染色体.异常的次级卵母细胞与精子结合后形成的受精卵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因此,品种A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该育种方法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 目变异.
故选:B.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2016高二上·鞍山期中)下列事例中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猫叫综合征
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⑤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解: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①正确;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基因突变,②错误;
③猫叫综合症是人类第5号染色体缺失一部分所致,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③正确;
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④错误;
⑤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⑤正确.
故选:B.
【分析】1、染色体发生数目和结构上的异常改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畸变两大类.2、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3.下图是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示意图,图中“1~7”表示染色体片段,“●”表示着丝粒,则该变异类型为(  )
A.易位 B.缺失 C.倒位 D.重复
【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可知,异常染色体与正常染色体相比,增添了2、3两个片段,因此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故答案为:D
【分析】通过图示辨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4.(2017高二下·重庆期中)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  )
A.六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单倍体
【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解析】【解答】解: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称为单倍体.
故选:D.
【分析】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只要是由生殖细胞(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都称为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细胞内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5.将某植物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处理后的幼苗发育成植株,该植株一定具有的特征是(  )
A.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
C.含两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植物
D.茎秆粗壮,果实比较大,营养物质多
【答案】B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解析】【解答】若某植物为四倍体,其基因型为AAaa,则某植物产生的花粉的基因型为AA或Aa或aa,用花粉培育成的一株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的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或AAaa或aaaa,不一定能稳定遗传,A不符合题意;秋水仙素能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过的植株都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正常可育的配子,B符合题意;若某植物为二倍体,则用其花粉培育成的一株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该植株含2个染色体组,若某植物为四倍体,则用同样方法得到的该植株含4个染色体组,C不符合题意;因不清楚“某植物”是几倍体,所以用其花粉培育成的一株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该植株不一定为多倍体,其不一定具有茎秆粗壮、果实比较大、营养物质多的特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理清单倍体育种主要包括杂交、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和筛选四个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花药离体培养就是单倍体育种的全部。
6.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一定是由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的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得到的个体是单倍体
D.三倍体无子西瓜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答案】A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解析】【解答】二倍体生物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也可能通过无性生殖由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单倍体虽然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但其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是由花药直接培育成的个体,属于单倍体;三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故答案为:A
【分析】“两看法”判断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7.(2017高一下·徐州期中)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不同
③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应含有24条染色体
④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一定是配子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解析】【解答】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则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①不符合题意;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则大小形态一般不同,故②不符合题意;人是二倍体生物,含有46条染色体,因此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23条染色体,故③符合题意;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可能是配子,也可能是单倍体的体细胞,故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理清染色体组的特点:
①从染色体来源看,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②从形态、大小和功能看,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各不相同。
③从所含的基因看,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8.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
A.1种 B.4种 C.8种 D.16种
【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3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该水稻减数分裂能产生8种不同的配子,利用它的花药离体培养成的幼苗也就有8种不同的基因型,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水稻植株仍然是有8种不同的基因型,并且控制着8种不同的表现型。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单倍体育种所获得后代的基因型种类与该亲代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相同。
9.下列有关两种生物变异种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A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图A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C.图B过程表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D.图B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改变基因的排列次序
【答案】C
【知识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解析】【解答】图A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不符合题意;图A中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但是可以产生新基因型,B不符合题意;图B过程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符合题意;图B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但是改变了基因的排列次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解答此题要区分关于“互换”的变异类型:关于“互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10.我国生物学家鲍文奎利州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含42条染色体)和二倍体黑麦(体细胞含14条染色体)杂交,得到不育后代,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培育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新物种——八倍体小黑麦。八倍体小黑麦的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
A.7条 B.14条 C.21条 D.28条
【答案】A
【知识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的生殖细胞含有6/2=3个染色体组,42/2=21条染色体,二倍体黑麦的生殖细胞有1个染色体组,7条染色体,结合后染色体数目=21+7=28条,用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后为28×2=56条,又因为形成的是八倍体小黑麦,说明有8个染色体组,则八倍体小黑麦的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的染色体数=56/8=7条。
故答案为:A
【分析】理清八倍体小黑麦含有8个染色体组,再根据多倍体育种的过程,算出八倍体小黑麦的染色体条数,最后计算出每个染色体组所有含有的染色体条数。
11.某同学在做“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时,将大蒜根尖随机分为12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温会使细胞分裂过程中   的形成受阻,从而使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而细胞不分裂。低温处理与秋水仙素处理相比,具有   等优点。
(2)实验中选择大蒜根尖   区细胞进行观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处的细胞分裂比较   ,在显微镜下观察,此处细胞的特点表现为   。
(3)实验过程中需要用   对大蒜根尖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
(4)由实验结果可知,   的条件下,加倍效果最为明显。
【答案】(1)纺锤体;操作简单、安全无毒
(2)分生;旺盛;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3)碱性染料(或醋酸洋红或龙胆紫)
(4)4℃、96小时
【知识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解析】【解答】(1)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实现染色体数目的加倍;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操作较为繁琐,且秋水仙素有毒,而低温诱导操作简单,且安全无毒。(2)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且分裂较为旺盛,故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作为观察对象。(3)染色体可以被碱性染料(如醋酸洋红、龙胆紫等)染色。(4)由表中信息可知,在温度为4℃的条件下处理96小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效果最佳。
【分析】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的试剂及其作用:
试剂 使用方法 作用
卡诺氏液 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 固定细胞形态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冲洗用卡诺氏液处理的根尖 洗去卡诺氏液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 与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等体积混合,作为解离液 解离根尖细胞
蒸馏水 浸泡解离后的根尖约10 min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 把漂洗干净的根尖放进盛有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使染色体着色
12.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请回答:
(1)“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   ;“红脸人”体内只有ADH,饮酒后血液中   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就上述材料而言,酒量大小与性别有关吗?你的理由是   。
(3)13三体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经常过量饮酒者和高龄产妇,生出患儿的概率增大。医院常用染色体上的一段短串联重复序列作为遗传标记(“+”表示有该标记,“-”表示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
①为了有效预防13三体综合征的发生,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回答3点)。
②现诊断出一个13三体综合征患儿(标记为“++-”),其父亲为“+-”,母亲为“--”。该小孩患病的原因是其亲本的生殖细胞出现异常,即   染色体在   时没有移向两极。
③威尔逊氏病是由1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控制的遗传病。一对正常的父母生下了一个同时患有13三体综合征和威尔逊氏病的男孩,在下框中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说明:配子和子代都只要求写出与患儿有关的部分)
【答案】(1)aaBB、aaBb;乙醛;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无关,因为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适龄生育、不酗酒、产前诊断(或羊水检查);父亲的13号(或答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答减数分裂);遗传图解如下:
【知识点】基因、蛋白质、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乙醇脱氢酶由A基因控制,乙醛脱氢酶由b基因控制,“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说明其基因型是aaBB或aaBb;“红脸人”体内只有ADH,说明能产生乙醛,使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由图可知,两种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故酒量大小与性别无关。(3)①遗传病的预防有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也可以通过减少饮酒和适龄生育等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②该患儿标记为(++-),根据题意可知是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③由题可知,患儿的基因型为dddXY,而父母均正常,所以可能是母亲,也可能是父亲减数分裂时出错。
【分析】理清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

13.下图是三倍体西瓜育种原理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秋水仙素处理   ,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因为此时的某些细胞具有   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为   。
(2)三倍体植株需要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3)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三倍体西瓜,其果肉细胞为   倍体,种子中的胚为   倍体。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原因是   。
(4)三倍体西瓜高产、优质,这些事实说明染色体组倍增的意义是   ;上述过程需要的时间周期为   。
(5)育种过程中,三倍体无子西瓜偶尔有少量子。请从染色体组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6)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性状   (能/否)遗传,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结论并做出实验结果的预期。   
【答案】(1)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分裂旺盛;抑制细胞(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2)通过授粉来刺激子房产生生长素,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或生长素促进生长)
(3)四;三;染色体联会紊乱
(4)促进基因效应的增强;两年
(5)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正好被纺锤丝拉向细胞的一极,另两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正好被纺锤丝拉向细胞的另一极,产生了正常的配子
(6)能;将三倍体无子西瓜果皮的任意一部分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或无性繁殖),观察果实中是否有种子;(合理预期:)成活长大后的植株仍然不能结出有子果实。
【知识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1)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处理对象多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萌发的种子和幼苗的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旺盛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2)三倍体植株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的目的是刺激子房产生生长素,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3)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三倍体西瓜,其果肉是由四倍体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种子中的胚是由二倍体的花粉与四倍体的卵细胞融合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三倍体植株由于细胞内不含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故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4)染色体组的倍增可以促进基因效应的增强,这是三倍体西瓜高产、优质的主要原因。(5)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移向细胞一极,另外两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移向另一极,可以形成正常的配子。(6)三倍体西瓜的无子性状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该性状能够遗传,但需要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来实现,如植物组织培养、嫁接等。
【分析】识记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二、单选题
14.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解析】【解答】图中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缺失了b和C两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图中染色体上多出了两个基因b和C,是另一条染色体上易位而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位置和顺序都没有改变,只有b基因变成了B基因,属于基因突变;图中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没有改变,但位置发生了倒置,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置。
故答案为:C
【分析】通过图示辨析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5.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
A.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
B.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
C.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答案】D
【知识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解析】【解答】亲本缺失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型表示为ⅣOXBXb、ⅣOXBY,由于缺失2条染色体致死,则F1中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概率为2/3,红眼果蝇概率为3/4,则A选项为1/2;B选项为(1/3)×(1/4)=1/12;C选项为(2/3)×(1/4)=1/6;D选项为(1/3)×(3/4)=1/4。
故答案为:D
【分析】解答此题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来计算,注意缺失染色体组成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以及比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