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4 07:1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深圳市宝安区高三期末考试
地 理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建筑窗外安装外百叶遮阳能有效节约建筑的制冷能耗,但也会减少室内的光照面积。下图示意外百叶遮阳
的结构及百叶倾角。据此完成 1~2 题。
1.从节能效果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建筑最不需要安装外百叶遮阳的方位是( )
A.北面 B.南面 C.西面 D.东面
2.冬至日的正午,使乌鲁木齐(约 44°N)室内光照面积达到最大的百叶倾角是( )
A.22.5° B.69.5° C.112.5° D.159.5°
地理通道是一定的族群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向外迁徙与流动的线路。据史学家考证,客家先民五次南迁中,
前四次都选择赣江为必经通道,逐渐以江西赣州为中心向四周山区定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客家聚落。下图示
意主要客家县。据此完成 3~5 题。
3.客家先民选择沿赣江水系迁徙南下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便利 B.经济发达 C.战乱频发 D.资源丰富
4.在迁徙过程中,客家先民选择定居山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政策 B.气候 C.水资源 D.土地资源
5.龙川县佗城村仅有 2500多人,但姓氏有 140个,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交流 B.人口迁移 C.民族通婚 D.地形阻隔
空气负氧离子主要来源于溪水、瀑布、雨水、植物光合作用等。旌德县地处长江流域皖南山区,研究人员
在当地居民住宅区和高山茶园风景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发现两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在
6月份均达到最高,一天中空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下图示意两地负氧离子浓度平均日变化。
据此完成 6~7题。
6.表示高山茶园风景区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的是( )
A.折线①,纵轴甲 B.折线②,纵轴甲
C.折线①,纵轴乙 D.折线②,纵轴乙
7.两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在 6月份达到最高的原因可能是( )
A.光照足 B.气温高 C.降水多 D.风力小
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频繁的风沙活动易使当地黄柳幼苗的部分茎和叶被风沙掩埋,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
夏季,沙埋深度对植株整体生物量大小(单位面积内生物体的总质量)影响小,但沙埋深度越大,植株根冠比
(植物地下根系与地上茎叶生物量的比值)越低。据此完成 8~9题。
8.科尔沁沙地黄柳幼苗多生长于( )
A.固定沙丘的迎风坡 B.固定沙丘的背风坡
C.流动沙丘的迎风坡 D.流动沙丘的背风坡
9.夏季,黄柳幼苗沙埋深度越大,植株根冠比越低,这有利于( )
A.提升植株光合作用的能力 B.提高植株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
C.增大植株下土壤的孔隙度 D.增强植株抵御强风的能力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江苏南部的沈巷村因周边工业区的扩展而逐渐变为城中村,居民开始出租空闲房间
和摆摊经营。随着富裕村民陆续外迁,租户则成为照看房屋与商铺的“二房东”。下图示意 20 世纪 80 年代至
今,沈巷村布局与经营组织自发演变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 10~12 题。
10.从阶段Ⅰ到阶段Ⅱ,沈巷村出租屋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
A.交通线路增多 B.外来人口流入 C.老旧民房改造 D.生态村居建设
11.与阶段Ⅱ相比,阶段Ⅲ流动摊贩与商铺数量的变化说明经营者考虑更多的是( )
A.提高交易价格 B.降低经营成本
C.方便组织经营 D.方便村居管理
12.从 20世纪 80年代至今,沈巷村民居经营组织方式的自发演变有利于( )
①实现村居成员协同共建 ②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③形成经济利益共享模式 ④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黄河口近岸海域的悬浮泥沙浓度(以下简称“悬沙浓度”)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在其他条件相
似的情况下,微风日和大风日黄河河口近岸海域悬沙浓度分布。据此完成 13~14 题。
13.大风日的主导风向及所属季节分别是( )
A.偏北风,夏季 B.偏南风,夏季 C.偏北风,冬季 D.偏南风,冬季
14.下列现象不.属.于.大风日悬沙浓度空间布局对莱州湾地理环境影响的是( )
A.降低海水透明度 B.增加海水营养盐
C.塑造水下地形 D.增强水下光照
2023 年 11 月,广东省肇庆市经过两年多的试验种植,成功在大棚里种出了哈密瓜(见下图),其品质、
产量等毫不逊色于新疆产的哈密瓜。据此完成 15~16 题。
15.肇庆成功种植哈密瓜,主要得益于大棚能够( )
A.减少风雨影响 B.调节光照强度 C.增加昼夜温差 D.减少水分蒸发
16.与新疆相比,农民在肇庆大规模种植哈密瓜,能够实现的是( )
①延长种植时间 ②能错峰销售 ③品质更优良 ④收入多元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河套盆地为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内部的地层中普遍存在巨厚的湖泊沉积物。研究表明,距今约 12 万年,
盆地内存在巨大的内陆闭塞型湖泊,称为河套古湖。河套古湖南侧以东西走向的隆起带作为分水岭,隆起带地
势西高东低。距今 3万至 2 万年,隆起带东端的分水岭因溯源侵蚀被切穿,发生了河流袭夺,导致河套古湖湖
水外流并消亡。下图示意内蒙古晋陕交界晚更新世水系分布。
(1)描述晚更新世河套古湖外流前盆地内河流的水系特征。(6分)
(2)说明河套盆地的地层中湖泊沉积物巨厚的原因。(6分)
(3)分析隆起带东端利于发生河流袭夺的条件。(6分)
(4)研究认为,大青山发生的多次超强地震也是河套古湖萎缩消失的原因之一,请说明理由。(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鄢陵县位于河南省中部(见图 1),花木种植历史悠久。花木栽培繁育技术由花匠代相传。如今通过合作
社推广,栽培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其他南北花木种植中,鄢陵县成为“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理想基地。鄢陵
花木种植遍及全县,形成了 122 个专业花木村。花木经纪人将花木销售至全国,实现了市场化经营(见图 2)。
近年来,鄢陵县政府通过一系列举措发展旅游业,实现产城融合发展(见图 3)。
图 1
图 2 图 3
(1)说明鄢陵县适宜“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气候条件。(6分)
(2)分析鄢陵花木市场化经营模式的优势。(6分)
(3)说明县政府逐步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举措。(8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海冰的融化和冻结主要是海洋和海冰对热量的吸热和散热过程。楚科奇海是北冰洋海冰变化最显著的地区
之一。研究发现,1999 年该海域融冰期从 5 月份开始,到 9 月份海冰面积达到最小值;10 月至 11 月为结冰期,
之后海域全面冰封。经白令海峡的入流水在春末和夏季对楚科奇海海冰影响大。下图示意白令海峡入流水主要
路径。
(1)楚科奇海结冰期大约仅有 2个月,推测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 8月份楚科奇海海冰融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4分)
深圳市宝安区高三期末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1-5ACADB 6-10DCDAB 11-15 CBCDA 16B
17.(22分)
(1)河流数量较多(2分)且空间分布不均,盆地南部的河流数量多于北部(2分);河流从四周向中心注入河套
古湖,水系呈向心状(2分);河流普遍流程较短(2分),落差较大,流速较快(2分)。(任意 3点得 6分,其余
答案可酌情补充)
试题解析:河流水系特征应从河流数量、长度、流向、河网密度、流域范围、水系形态等方面描述。根
据材料河套盆地为断陷盆地,河套古湖为内陆闭塞型湖泊,可知盆地内河流自四周流向中心,形成向心
状水系,其余答案可结合图像信息进一步提取作答。
(2)河套盆地为断陷盆地,地壳下沉有利于接受堆积(2分);入湖河流数量多、流速快,侵蚀搬运能力强,
大量泥沙在湖泊中堆积(沉积速率快)(2分);河套古湖存在时间较长,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巨厚的湖相沉
积物(2分)。
试题解析:湖相沉积物来源于流域河流的搬运堆积。从内力作用角度来看,河套盆地为断陷盆地,地壳
下沉导致盆地海拔远远低于四周山地,地形条件有利于接受巨厚沉积物的堆积。从外力作用角度来看,
入湖河流数量多,且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带来大量泥沙,经历了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的堆积。
(3)位于东部,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较大,溯源侵蚀能力强(2分);两侧河流距离较近(2分),隆起带东端海
拔较低,易被侵蚀切穿(2分),发生河流袭夺。
试题解析:根据文字材料,袭夺是河流溯源侵蚀切穿分水岭所致,由此可从河流侵蚀能力和分水岭被侵
蚀切穿的条件思考作答。结合图示,图中季节性河流主要位于区域西部,而东部均为常流河,所以可判
断东部河流补给量较大且稳定,侵蚀能力强;从河流袭夺处来看,位于隆起带东部,海拔较低,且两侧
的河流距离较近,易被侵蚀切穿。
(4)多次超强地震导致湖水剧烈波动,(冲击湖水外泄通道)加速了湖水外泄过程(2分);地震可诱发崩塌、滑
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导致大量地表碎屑物质填充湖盆(2分),加速了古湖的萎缩消失。
试题解析:地震可直接导致湖泊水体运动(类似于海啸),加快湖水外泄;同时地震可导致地表物质不稳定,
大量碎屑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填充湖盆。
18.(20分)
(1)鄢陵县位于黄河以南,长江、淮河以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2分);冬季最
冷月均温接近 0℃,气温条件适宜,光照充足(2分);年降水量适中,雨热同期(2分);适合大多数南北花木引
种和驯化。
试题解析:从图 8鄢陵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推断出该地气温、光照、降水条件优越,地形、土壤相
对于南北花木引种属于次要条件。
(2)合作社使花木栽培繁育技术得到推广,从业技术人员增多(2分);专业花木经纪人将花木销售至全国各
地,扩大市场(2分);形成大量花木专业村,有利于农业生产类型发生转变,扩大花木种植面积(2分)。
试题解析:市场化经营模式相对于之前代代相传的传统经营模式,优势显著,答题时从生产技术推广、生
产规模扩大、销售市场范围扩大等方面入手,从图 9中三个要素的角度去分析即可。
(3)县政府通过科技园、博览园和博览会提高鄢陵花木的知名度,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2分);旅游
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2分);城镇化发展带动旅游业发展(2分),并有利于花木行业的
技术交流、产品流通和市场扩大等,最终实现产城融合发展(2分)。
试题解析:题干主语是县政府,这里需要厘清花木产业、县政府、旅游业、城镇化发展和产城融合之间
的关系。花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成为当地的龙头产业,县政府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以花木产业带动旅
游业发展,即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同时反过来促进花木产业
发展。
19.(10分)
(1)地处高纬度海域,海水温度低(2分);结冰期间,楚科奇海夜晚时间渐长,海水温度不断下降(2分);结冰
初期海冰面积较小,海水热量迅速进入大气,加快结冰速度(2分);结冰期间,北冰洋风力强,海面降温快
(2分)。(任答 3点得 6分)
试题解析:结冰为散热的过程,热量的散失主要从辐射冷却的角度考虑。结冰初期,海面海冰较少,海
冰的隔绝作用弱,海水的热量迅速进入大气,海水降温快,容易结冰;10月到 11月的结冰期间,白昼时
间已经很短,太阳辐射量少,海水温度不断下降;冬季北冰洋地区风力强,加速海水结冰。
(2)8月份海域结冰面积较小且较薄,大量水温和盐度较高的白令海入流水进入楚科奇海后,加快海冰的
融化(2分);开阔的海域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使海水温度升高,从而加快海冰融化的速度(2分)。
试题解析:海冰融化根本原因是热量的吸入。8月份结冰海域面积比较小,夏季太阳辐射较强,为海冰融
化提供热量;来自太平洋的海水源自纬度较低海区,海水温度和盐度较高,能加快海冰融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