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3-23 10:08:22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
一、练习题
1.下纸上剪一个很小的 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 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 B.圆形的 C.形 D.无法确定
2.夜晚,当你沿着街道走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你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长 B.一直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3.对于光速的大小,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V水>V 空气>V玻璃 B.V空气>V水>V玻璃
C.V玻璃>V水>V空气 D.V空气>V水<V玻璃
4.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5.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白雪 B.发亮的钻石 C.莹火虫 D.月亮
6.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   (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都正确”、“都不正确”、“甲正确,乙不正确”、“乙正确,甲不正确”);根据他们所运用的方法,你在评价他们的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时,主要是看   (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画图是否认真”、“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画图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否正确”)
7.观看远处燃放的烟花,当火药在空中引爆后,五彩缤纷的烟花和清脆的爆炸声给节日带来更多的喜庆气氛。但人们总是先   (选填“看到烟花”或“听到爆炸声”),这是因为   。
8.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   _来解释;雷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
9.太阳、月亮、电灯、反光的镜子等,能称为光源的是   。
10.如图是日食的形成。它是因为光的   传播形成的。当人随地球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11.根据要求完成作图。
(1)如图1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2)图2中一发光点S在不透明的木板AB的左边,木板上有一个小孔,请在图1中画出光线能达到的范围,并在此范围中打上阴影线。
12.如图所示,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请通过作图画出在A点能观察到窗外景物的范围。
13.(2015八上·黔南期末)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
14.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6.9 m,竖直立着的2 m长的竹竿的影长2.2 m,问电线杆的高度是多少?(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作出图后再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太阳光通过纸上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是圆形的,与孔的形状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特点,当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很小的孔时,就能形成物体的像,即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
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
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故答案为:D.
【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2)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是不变的,但因为人和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
(3)影子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部分来分析:一个是走向路灯的过程;一个是远离路灯的过程.
3.【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真空中光速最大,是3.0×108m/s,
在空气中比这个速度略小,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这个速度的,在玻璃中是这个速度的;
所以其排列顺序为: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
即c玻璃<c水<c空气<c真空.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了解与掌握.
4.【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符合小孔成像的条件,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地面上的光斑;所以选项B、C、D不正确,选项A正确;故选A。
【分析】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注意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一样。
5.【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月亮、发亮的钻石、白雪自身不能发光,因此不属于光源,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因此属于光源.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就看它自身能不能发光,自身不能发光的就不是光源.
6.【答案】甲正确、乙不正确;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要比较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应保持井口一致,即: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浅,看到的范围越大;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深,看到的范围应该越小;由图分析可知,甲正确,乙不正确.
(2)甲图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控制了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正确地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乙图没有控制: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没能正确应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故甲正确,乙不正确.
故答案为:甲正确,乙不正确;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分析】本题题目结合成语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同时也考查了控制变量法,1)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2)要比较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应控制: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
7.【答案】看到烟花;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烟花和爆炸声是同时产生的,因为烟花是以光的速度传播的,而爆炸声是以声音的速度传播的,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的多,所以光和声音传播相同的距离,光用时比声音短的多.所以人们总是先看到烟花,后听到爆炸声.
故答案为:看到烟花;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在空气中,光速约是3×108m/s、声速约是340m/s.
8.【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大于声速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说明队就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队伍排直的时候,该同学就会挡住前面所有同学射向自己眼中的光;
发生雷电时,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的缘故.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大于声速.
【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的传播和速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在空气中,光速约是3×108m/s、声速约是340m/s.
9.【答案】太阳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在太阳、月亮、电灯、反光的镜子中,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我们看到月亮,是靠反射太阳光.镜子也不发光,靠反射光而发光不是光源.电灯只有在工作时才发光,因此,没说明是正在工作的电灯,不能算光源.只有太阳能自身发光,是光源.
故答案为:太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源的定义的了解和掌握,光源指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有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10.【答案】直线;B;A;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
B区是太阳光完全照射不到的区域,因此在B区域会看到日全食;
太阳的部分区域发出的光能照射到2区,因此在A区域内会看到日偏食;
在C区域内看不到太阳的中间部分,但可以观察到太阳的边缘部分,因此在C区会看到日环食.
故答案为:直线;B;A;C.
【分析】①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②太阳被月球完全遮住形成的日食叫日全食,在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本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在部分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半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一个光环似的叫日环食.
③这三种不同的日食现象与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根据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判断各区域的是哪种日食.
11.【答案】(1)解:图中黑点表示青蛙的位置,将黑点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
将黑点与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
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
故答案为:如图一所示.
(2)解:点光源与孔边缘连线的延长线所夹的范围是光线能到达的范围,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作图,如图二所示;
故答案为:如图二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作图的方式考查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性质,(1)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2)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让电光源S过小孔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分别作出边缘的两条光线,两条光线之间即为光线能到达的范围.
12.【答案】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即是由于室外的景物反射光线射到A点造成的,故在A点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光沿直线传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作出看到的范围.
13.【答案】解: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14.【答案】解:在阳光下,物体高度和影子长度如下图:
根据相似性对应边成正比得
h1:h2=L1:L2,
代入数值得
h1= h2=×2m≈6.27m.
答:电线杆的高度为6.27m.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一道物理与数学相结合的综合题,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影子长度与物体高度成正比.
1 / 1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1光的直线传播练习题
一、练习题
1.下纸上剪一个很小的 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 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形 B.圆形的 C.形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当太阳光通过纸上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是圆形的,与孔的形状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特点,当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很小的孔时,就能形成物体的像,即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夜晚,当你沿着街道走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你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长 B.一直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D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
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
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故答案为:D.
【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2)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是不变的,但因为人和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
(3)影子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部分来分析:一个是走向路灯的过程;一个是远离路灯的过程.
3.对于光速的大小,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V水>V 空气>V玻璃 B.V空气>V水>V玻璃
C.V玻璃>V水>V空气 D.V空气>V水<V玻璃
【答案】B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真空中光速最大,是3.0×108m/s,
在空气中比这个速度略小,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这个速度的,在玻璃中是这个速度的;
所以其排列顺序为:v真空>v空气>v水>v玻璃
即c玻璃<c水<c空气<c真空.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了解与掌握.
4.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
A.圆形的 B.正方形的 C.不规则的 D.成条形的
【答案】A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太阳离地面非常远,而小孔又非常小,符合小孔成像的条件,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小孔时会形成太阳的像(圆形的),也就是我们见到的地面上的光斑;所以选项B、C、D不正确,选项A正确;故选A。
【分析】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注意小孔成像时,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一样。
5.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白雪 B.发亮的钻石 C.莹火虫 D.月亮
【答案】C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月亮、发亮的钻石、白雪自身不能发光,因此不属于光源,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因此属于光源.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光源的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就看它自身能不能发光,自身不能发光的就不是光源.
6.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   (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都正确”、“都不正确”、“甲正确,乙不正确”、“乙正确,甲不正确”);根据他们所运用的方法,你在评价他们的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时,主要是看   (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画图是否认真”、“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画图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否正确”)
【答案】甲正确、乙不正确;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要比较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应保持井口一致,即: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浅,看到的范围越大;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深,看到的范围应该越小;由图分析可知,甲正确,乙不正确.
(2)甲图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控制了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正确地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乙图没有控制: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没能正确应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故甲正确,乙不正确.
故答案为:甲正确,乙不正确;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分析】本题题目结合成语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同时也考查了控制变量法,1)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2)要比较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应控制: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
7.观看远处燃放的烟花,当火药在空中引爆后,五彩缤纷的烟花和清脆的爆炸声给节日带来更多的喜庆气氛。但人们总是先   (选填“看到烟花”或“听到爆炸声”),这是因为   。
【答案】看到烟花;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烟花和爆炸声是同时产生的,因为烟花是以光的速度传播的,而爆炸声是以声音的速度传播的,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的多,所以光和声音传播相同的距离,光用时比声音短的多.所以人们总是先看到烟花,后听到爆炸声.
故答案为:看到烟花;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在空气中,光速约是3×108m/s、声速约是340m/s.
8.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   _来解释;雷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
【答案】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大于声速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解析】【解答】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说明队就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队伍排直的时候,该同学就会挡住前面所有同学射向自己眼中的光;
发生雷电时,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在空气中光速大于声速的缘故.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大于声速.
【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的传播和速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且在空气中,光速约是3×108m/s、声速约是340m/s.
9.太阳、月亮、电灯、反光的镜子等,能称为光源的是   。
【答案】太阳
【知识点】光与光源
【解析】【解答】在太阳、月亮、电灯、反光的镜子中,月亮本身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我们看到月亮,是靠反射太阳光.镜子也不发光,靠反射光而发光不是光源.电灯只有在工作时才发光,因此,没说明是正在工作的电灯,不能算光源.只有太阳能自身发光,是光源.
故答案为:太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源的定义的了解和掌握,光源指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有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10.如图是日食的形成。它是因为光的   传播形成的。当人随地球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   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答案】直线;B;A;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
B区是太阳光完全照射不到的区域,因此在B区域会看到日全食;
太阳的部分区域发出的光能照射到2区,因此在A区域内会看到日偏食;
在C区域内看不到太阳的中间部分,但可以观察到太阳的边缘部分,因此在C区会看到日环食.
故答案为:直线;B;A;C.
【分析】①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②太阳被月球完全遮住形成的日食叫日全食,在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本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在部分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半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一个光环似的叫日环食.
③这三种不同的日食现象与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的相对位置有关,根据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判断各区域的是哪种日食.
11.根据要求完成作图。
(1)如图1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画出它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2)图2中一发光点S在不透明的木板AB的左边,木板上有一个小孔,请在图1中画出光线能达到的范围,并在此范围中打上阴影线。
【答案】(1)解:图中黑点表示青蛙的位置,将黑点与井口左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
将黑点与井口右边的端点相连成一直线,然后在直线上标出箭头,
即得到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这两条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
故答案为:如图一所示.
(2)解:点光源与孔边缘连线的延长线所夹的范围是光线能到达的范围,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的性质作图,如图二所示;
故答案为:如图二所示.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通过作图的方式考查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性质,(1)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2)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让电光源S过小孔的最上端和最下端分别作出边缘的两条光线,两条光线之间即为光线能到达的范围.
12.如图所示,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请通过作图画出在A点能观察到窗外景物的范围。
【答案】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即是由于室外的景物反射光线射到A点造成的,故在A点的观察范围如图所示:
【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光沿直线传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作出看到的范围.
13.(2015八上·黔南期末)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
【答案】解: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14.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6.9 m,竖直立着的2 m长的竹竿的影长2.2 m,问电线杆的高度是多少?(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作出图后再解).
【答案】解:在阳光下,物体高度和影子长度如下图:
根据相似性对应边成正比得
h1:h2=L1:L2,
代入数值得
h1= h2=×2m≈6.27m.
答:电线杆的高度为6.27m.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一道物理与数学相结合的综合题,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影子长度与物体高度成正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