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4 11:08:46

文档简介

武昌区2024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
本试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效空,诊
个一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
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开始使用专有名词来描述青铜原料的远距离运输,出土的青铜器铭文称之为“金
道锡行”。其中重要的一条线路是先把大治地区的锡料送到(武汉)盘龙城,再经孝
感、随州,沿随枣走廊、南阳盆地到达洛阳。据此可知
A.盘龙城是王朝重要军事据点
B.南方与北方的联系日益加强
C.大规模的商业活动非常频繁
D.周代青铜文明已发展到顶峰
2.据《汉书》记载:(宜帝)元康三年六月诏:“今春,鸟以万数飞过属县,翱翔而舞,
欲集未下。长安及周边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具为令。”上述材料反映了汉朝
A.具有生态保护的意识
B.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C.贯彻以法治国的思想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3.唐朝前期的财政收入约1053万贯,其中铜钱200万贯,粮、绢、布等实物折合成铜钱
853万贯。两税法推行后,财政收入超过1900万贯,其中两税约1200贯,盐税600贯。
这一变化
A.反映了实物是唐代税赋主要形式B.表明政府控制的人口在持续增加
C.折射出了政治局势日益动荡不安D.推动了社会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4,蹴鞠是宋代一项非常流行的休闲娱乐活动,女子或“内搭抹胸,外穿裙子”,或“外
着旋裙,内着裤”,广泛参与这项活动。这反映了宋代:541
图1内搭抹胸裙
图2女裤
221
A.纺织产品种类丰富
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D.门第观念日益淡化
5.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
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
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与此相符合的史实是
A.从秦郡县制到汉代郡国并行制中B.从隋朝州县制到唐代藩镇制度
C.从宋代路州县制到元代行省制丧D.从明初三司分权到清设理藩院
6.下表是1842一1894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比较表(岁入:两,比重:%)。据此可知,当

时中国
田赋
盐课
厘金
关税
年代
岁入
比重
岁入
比重
岁入
比重
岁入
比重
1842
19,575,722
76
4,981,845
13
4,130,455
11
1885
32,356,768
48
7,394,228
11
12,811,708
19
14,472,766
22
1888
33,243,347
42
7,507,128
10
13,600,733
18
23,167,892
30
1894
32,669,086
43
6,737,469
9
13,286,816
18
22,523,605
30
A.
农业税收一直呈现下降趋势
B.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

C.财政收入结构日益走向近代
D.民族工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
7.19世纪末,黄遵宪等提出“文学革命”,强调文学“含融万汇,左右群情,载道明德,
纪政察民”。要革新积习,“则除恃文学为群治之萌芽,诚未闻别有改良之方法”。
这反映出
A.传统文学的功能逐渐减弱。B.文学成为宜传改良的手段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D.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的潮流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4
6
7
8
9
答案
10
11
B
12
A
13
D
14
C
15
二,非选择题
D
16.(1)背景:明初统一治平全国:平定北元叛乱与经营辽东;应对倭寇袭找,保卫海城边登:
对朝等国朝贡外交实行: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6分)
②特点:组织严密的漕运分支系统:各级官员各司其职:漕府设置合理,因地侧宜漕费过繁。
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有利于南方与北方的沟通与交流;
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地方的运输成本与负担。(8分)
17.(1)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料;一手史料。敦煌莫高窟对于研究魏晋至元朝史、
古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婴要的史料价值。(4分)
(2)原因:近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旧政府吏治无力,社会治理能力
差;社会贫因,民众文物文化保护意识薄弱;王圆篆个人因素。(4分)
现代,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高度重
视;国家走向富强,人民的文物文化保护意识增强;樊锦诗个人努力。(4分)
认识: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保护人类文明
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社会、个人都应该重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分)
18.(1)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始新一轮殖民扩张;启蒙运动后,自由
平等思想传播,禁止奴隶贸易日益高涨;近代以来西方传教活动的兴盛;近代以来探险活动
的流行与地理科学的发展进步;书籍印刷、新闻报刊业的发展。(6分)
②变化:从认为利文斯顿的探险成就卓著到批判利文斯顿是帝国主义的拥护者(3分方
因素:时代的变迁;观察的角度不一;评价者立场不同。(6分:
19.评分原则:论题2分,论证2分,两个史实6分,小结2分。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论证:陈旭邈先生认为,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出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并最终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我认同这一观点。
付诸史实: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制定了直
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这一纲领超越了现实,出现
了历史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将马克恩主义中国化。1922年中共二大“建立真
正的民主共和国”的民主革命纲领,接者1924一1927年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书写着无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联合反帝反封的奇特革命历程。在国民革命尖
败后,从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到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人逐步
探索一条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系统了论证了中国革命必须由无
产阶级领导,分两步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在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何进行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之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取
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建立了独立的新中国。
小结:中国共产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解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