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2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2-12 10: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5.2《数据的表示》教学设计
第1课时: 统计图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58—164页。
教材分析:
§5.2《数据的表示》包括利用统计图表传递信息,从统计图表获取信息,再经历一次民意调查活动,并用统计图表显示调查结果。本节内容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身边事物为题材,让学生明了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如与我校在校生数结合,与我国所获金牌数结合,学生也受到了爱校爱国主义教育,增进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学会了收集数据,分类整理,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这为本学期连贯地、综合地使用这些技能奠定了基础;不同的是更要学生学会分析数据,进行简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故学生须跟进训练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的发展趋势、注意变化与发展的速度等等。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绘制成简单的统计图。理解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学会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能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看法,能够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
2. 能力目标:初步形成通过数据传递信息、获取信息的数学基本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帮助学生发展数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科学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加强爱校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根据数据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
难点:根据统计图表提取信息。
设计理念:
1、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具体的学习情景,选取的问题力求贴近学生,有生活气息。
2、让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提炼数据的全过程,初步感受统计独特的思想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数据的收集与其方法,并且知道收集到的数据是有用的,那么要如何把数据表示(描述、整理、分析等 )出来呢?同学们在电视、报纸等有关媒体经常看到如下一些图形,出示课件中的图形,并说明名称: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介绍如何运用这些图表对数据进行表示。
二、讲授新课
问题1:
建校以来,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一直呈递增趋势,1956-1957学年只有515人,1966-1967学年增长到830人,1976-1977学年增长到1036人,1986-1987学年增长到1407人,1996-1997学年增长到2680人,2006-2007学年达到4500人。
1、 让学生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数据填入表中,展示学生的作品。
2、 出示课件中的统计表(表5.2.1),说明统计表可以简明地表达一段文字的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各年份数字的差别,但利用统计表并不能直观地看到它的增减趋势,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可以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
3、 出示课件中的图5.2.1
(1) 引导学生从这张图中得到一些明显的结论:
a. 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数总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
b. 从1956-1957学年度到1986-1987学年度这30年中,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共计增长了892人)。
c. 自1986-1987学年度以后,增长的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在1996-1997学年度到2006-2007学年度这10年期间,增长速度最快(共计增长了1820人)。
(2)结合本图说明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注意点:
纵轴从0开始,纵轴数字的适当处理(应先找出最大值、最小值)
试一试:
出示课件中:中国奥运奖牌回眸(表5.2.3)
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引导学生发现信息。
出示课件中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数轴上的数字问题。(图5.2.4)
让一学生简述中国奥运奖牌的情况。
小结:折线统计图反映事物的增减趋势,折线统计图的纵轴表示频数,只知道奖牌总数还不够,在奖牌中还应体现出金牌数有多少枚,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所占的比例有多大。
问题2:
在2004年第28届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表5.2.2是从新华奥运专题网站上收集到的数字。
表5.2.2表明,中国体育健儿在第28届奥运会上共夺得63枚奖牌。其中金牌32枚,约占本届金牌总数(301)的11%。(允许学生说出其他结论)
根据上面表格,为了表示各国金牌数的数目,我们可以设计一张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些数据。
出示课件中:图5.2.2,讲明以下问题:
(1) 条形统计图的画法:横轴上各长方形的宽度一样,纵轴从0开始。数字表示金牌数目,长方形的高度对应纵轴的是金牌数目(频数)。
(2) 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为了反映各国金牌数占本届金牌总数的比例大小,可设计扇形统计图。
出示课件中:图5.2.3,讲明以下问题:
(1) 如何画扇形统计图:利用频率=频数/总数 计算出各国金牌数占总数的百分比,画图时利用量角器画(1%对应的角度为3.6度)
(2) 扇形统计图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即频率。
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1、 某机床厂2006年4个季度生产机床情况如下图:
(1)第 季度产量最高,它比第二季度多产 台。
(2)全年平均每月生产 台。
2、C一(3)各小组同学在“最喜欢的球类”调查活动中,共有60位师生参与,现将收集到的数据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如下:
你能从上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小组讨论并记录),展开抢答。
三、小结:
1、 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来表示数据的,出示课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数据的哪一方面。
2、 不同的数据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在用图形表示数据时,应懂得画出简单的统计图,并能由图形得到一些明显的结论。
四、布置作业:
课本166页 2、3
五、教后反思
本节所学内容从学生身边取材,处理数据,设计与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让学生感受图象的巨大进步,激发学生爱校、爱国自信心与自豪感,课堂上学生气氛活跃,知识掌握良好,学生对所学内容喜闻乐见,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效果佳。出现个别后进生无事可做,动手能力较低,有待教师深入辅导。
附:板书设计
§5.2数据的表示----统计图表
1、 统计表 作业:
2、 统计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
3、 特征与注意点
4、问题讨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