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第5课《开放时代的文化使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第5课《开放时代的文化使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10 15:08:45

文档简介

《开放时代的文化使者》合作探究型教案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史实,能够说出玄奘和鉴真的共同之处,学会归纳和比较的方法。了解遣唐使的活动,说出其对中日交流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与探究,使学生了解唐朝的多样性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及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等史实,养成追求真知和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的品质。了解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难点: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活跃的原因。
2.教材分析
本课在全册中属于第一单元,这个单元的中心内容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本课侧重于唐朝的对外开放。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唐政府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使得这一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极为繁盛,唐朝的威名远播四方,出现了自西汉以来中外交往的第二个高潮。学习本课将更加有助于全面完整的了解唐朝。
3.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好胜心较强的特点,由于年龄的局限性,接受能力较强,但条理性差,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学习态度积极但学习方法比较单一。针对这样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以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这一史实学生比较熟悉,适宜做自主学习的资料来源。
学习目标
1.知道玄奘西行及《大唐西域记》;识记鉴真东渡及传播唐文化的史实。
2.通过玄奘前往天竺求法和鉴真东渡的史实,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
3.知道玄奘和鉴真的共同之处。
4.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唐朝与周边国家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发达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评价任务
任务1:完成导学案基础梳理·自主预习,知道玄奘西行及《大唐西域记》;识记鉴真东渡及传播唐文化的史实;知道玄奘和鉴真的共同之处;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检测学习目标1、2、3)
任务2:在分析探究的基础上认识唐朝的对外政策、思考唐朝对外关系的启示。(检测学习目标4)
任务3: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完成本课课时训练·基础达标,检测学习结果。(检测学习目标1、2、3、4)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环节一
课堂导入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主题视频:玄奘取经、译经
引出关于唐诗的相关问题,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引起思考力、回答问题。
4分钟
环节二
新知探究
1.指导学生参照教材,结合配套学案,学习本课知识要点,掌握基础知识:
(1)玄奘西行
①简介
②经过
③贡献
(2)鉴真东渡
①原因
②经过
③影响
(3)遣唐使
①概念
②目的
③作用
2.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锻炼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探究以下问题:
(1)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
(2)唐朝对外政策的启示
1.结合教材,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和学习。为探究讨论准备知识基础;
2.和同学一起探究解决问题,并派代表回答问题,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8分钟
(达成学习 目标1、2、3、4)
环节三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并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
以作业的形式完成本课知识总结。
5分钟
(提升学习 目标1、2、3、4)
环节四
当堂达标
展示当堂达标测试题,师生共同完成试题。
当堂快速完成当堂达标题
5分钟
(检测学习目标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