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第23课《近代前夜的危机》(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第23课《近代前夜的危机》(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10 09:48:34

文档简介

《近代前夜的危机》合作探究型教案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明清经济发展的情况。
能力目标:
①引导学生思考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
②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③通过阅读、思考、表述、反问等培训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
①“先学后教,以教导学”,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②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
③运用实物展示激趣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15—17世纪,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但封建专制制度却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这说明封建制度已无法推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已经衰落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封建专制制度的落后腐朽。
②通过学习,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罪恶行径,同时认识到落后和封闭就要挨打,只有开放才是民族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中国在世界上落后的原因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清时期统治者夜郎自大心态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
2.知道清政府对内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掌握清政府实行 “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主要表现,分析并把握其影响,培养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1:完成导学案基础梳理,自主预习把握时期统治者夜郎自大心态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检测学习目标1)
任务2:在分析探究的基础上认识政府对内推行的“重本抑末”政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检测学习目标2)
任务3: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完成本课课时训练·基础达标,检测学习结果。(检测学习目标1、2、3)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环节一
课堂导入
展示图片:《坤舆万国全图》
引出关于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相关问题,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引起思考力、回答问题。
4分钟
环节二
新知探究
1.指导学生参照教材,结合配套学案,学习本课知识要点,掌握基础知识:
(1)夜郎自大的心态
①经济发展情况
②英国使节来华
(2)“闭关锁国”的政策
①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的原因
②“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2.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锻炼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探究以下问题:
(1)“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2)从明朝前期对外友好交往与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认识我国今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要性。
1.结合教材,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和学习。为探究讨论准备知识基础;
2.和同学一起探究解决问题,并派代表回答问题,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8分钟
(达成学习 目标1、2、3)
环节三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并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
以作业的形式完成本课知识总结。
5分钟
(提升学习 目标1、2、3)
环节四
当堂达标
展示当堂达标测试题,师生共同完成试题。
当堂快速完成当堂达标题
5分钟
(检测学习目标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