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第22课《明清时期的文化》(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第22课《明清时期的文化》(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10 09:53:40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的文化》合作探究型教案1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四大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京剧的繁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理解四大古典名著的思想艺术特色。要求学生把四大名著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它们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
学习目标
1.掌握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理解把握其思想艺术特色,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2.知道明清时期京剧的繁荣。
3.了解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评价任务
任务1:完成导学案基础梳理,自主预习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理解把握其思想艺术特色,培养艺术鉴赏能力。(检测学习目标1、2、3)
任务2:在分析探究的基础上认识明清时期京剧的形成。(检测学习目标2)
任务3: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完成本课课时训练·基础达标,检测学习结果。(检测学习目标1、2、3)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环节一
课堂导入
展示图片:脸谱,京剧
引出关于京剧的相关问题,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引起思考力、回答问题。
4分钟
环节二
新知探究
1.指导学生参照教材,结合配套学案,学习本课知识要点,掌握基础知识:
(1)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①概况
②代表作
(2)《四库全书》
①地位
②不足
(3)京剧
①京剧初步形成
2.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锻炼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探究以下问题:
(1)从四大文学名著看明清时期文化的时代特点。
(2)为什么在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进入创作的成熟阶段?
1.结合教材,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和学习。为探究讨论准备知识基础;
2.和同学一起探究解决问题,并派代表回答问题,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8分钟
(达成学习 目标1、2、3)
环节三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并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
以作业的形式完成本课知识总结。
5分钟
(提升学习 目标1、2、3)
环节四
当堂达标
展示当堂达标测试题,师生共同完成试题。
当堂快速完成当堂达标题
5分钟
(检测学习目标1、2、3)
课件18张PPT。脸谱剧照思考:目录1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概况
代表作《四库全书》地位
不足2京剧代表作
京剧
3重难点重点: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学习导引:概况
代表作
合作学习1、概况
(1)成就: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创作风格:众多的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
(3)内容: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
合作学习2、代表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众多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典型人物。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互动探究从四大文学名著看明清时期文化的时代特点。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着市民文学日趋成熟和繁荣,小说取代诗、词、散曲而成为文学的主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成为这一时期的优秀古典小说。小说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水浒传》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西游记》通过孙悟空这个形象,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红楼梦》通过对四大封建家族的描写,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互动探究为什么在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进入创作的成熟阶段?第一,市民生活的需要。明中叶以后,逐渐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所以反映市民阶层思想感情和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通俗文艺形式小说和戏曲得到长足的发展。
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清两代,随着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印刷业的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的趣味性小说因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而广泛流传。
第三,文化专制的结果。明清两代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和高压两手政策,客观上加强了小说创作的力量。《四库全书》学习导引:地位
不足合作学习1、地位
该书是我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全书。合作学习2、不足
清政府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大肆涂改、删减或销毁,使祖国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破坏。戏剧的繁荣学习导引:形成合作学习1、京剧初步形成
(1)背景:清朝中后期,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百家争艳的局面。
(2)形成: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明清时期的文化
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表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特点:反封建传统,突出个性,反映现实问题。代表作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曹雪芹《红楼梦》戏剧的繁荣 原因:前期的文化积累,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长期稳定
表现:优秀的剧作家汤显祖、优秀的戏剧作品《牡丹亭》
京剧的形成: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初步形成于19世纪中期。《四库全书》地位
不足知识总结【1】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高峰迭起。明清很多小说注重描写商人的活动,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黑暗,并初步表现出抨击封建制度……逐利生财等新思想。以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 )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C 当堂达标【2】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有可能阅读到的书籍有( )
①《红楼梦》②《本草纲目》
③《齐民要术》④《资治通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当堂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