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教案+课件】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10 09:58:05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合作探究型教案1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要求学生掌握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知道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②通过对科技成就中反映明朝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时代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归纳我国三大科学巨著,让学生学会用列表的方法归纳知识,便于知识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科学巨著的学习了解,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无比的创造力,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对三位科学家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不甘平庸、敢于进取精神的学习,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使自己的努力付之于行动。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物及作品。
难点:西方传教士来我国的主要目的和客观结果。
学习目标
1.掌握明朝时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包括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分析总结明朝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3.分析西方传教士来中国的主要目的和客观结果之间的关系,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价任务
任务1:完成导学案基础梳理,自主预习把握明朝时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的基本史实;掌握包括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检测学习目标1、2、3)
任务2:在分析探究的基础上认识明朝时古典科技取得的杰出成就。(检测学习目标3)
任务3: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完成本课课时训练·基础达标,检测学习结果。(检测学习目标1、2、3)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环节一
课堂导入
展示图片:天工开物、宋应星
引出关于明清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相关问题,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引起思考力、回答问题。
4分钟
环节二
新知探究
1.指导学生参照教材,结合配套学案,学习本课知识要点,掌握基础知识:
(1)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①明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②人物及作品
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
1.西学东渐
2.利玛窦
2.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锻炼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探究以下问题:
(1)《本草纲目》成就与影响
(2)《天工开物》成就与影响
(3)我们能从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等科学家身上学到什么?
1.结合教材,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和学习。为探究讨论准备知识基础;
2.和同学一起探究解决问题,并派代表回答问题,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8分钟
(达成学习 目标1、2、3)
环节三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并展示本课知识结构图。
以作业的形式完成本课知识总结。
5分钟
(提升学习 目标1、2、3)
环节四
当堂达标
展示当堂达标测试题,师生共同完成试题。
当堂快速完成当堂达标题
5分钟
(检测学习目标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