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熟读诵读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培养文言语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抓关键词句,分析“鲲鹏”的形象内涵,体会作者奇特的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以及“鲲鹏”的文学寓意以及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抓关键词句,分析“鲲鹏”的形象内涵,体会作者奇特的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奇幻恣肆的文风以及“鲲鹏”意象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品读、联读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这句诗表达出禅僧自由自在的思想、广阔的胸襟和活泼泼的禅机。后改变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比喻可以充分自由地行动,或无拘无束地施展才能。可自由自在的鱼儿鸟儿在庄子看来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逍遥,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从他的《逍遥游》中一探究竟吧。
二、课文梳理
(一)请大家阅读课文,找一找“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这句谚语中的“鱼”和“鸟”在本文中各对应什么?分别是怎样的鱼和鸟?
(1)形体庞大:
鱼——鲲,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鸟——鹏,大,“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
(2)奋发有为:
“怒而飞”
(二)鲲鹏准备从哪儿迁徙到哪儿?为何要迁徙到那儿?这样的迁徙是否完全取决于鲲鹏自身的意愿,会受到什么条件约束?
(1)北冥——南冥;(2)“南冥者,天池也。”(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
注:天然(自然)是道家认为最好的,极力追求的。《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
道家追求“天人合一”,“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3)条件约束:“海运”(“去以六月息者也”)。
(三)《齐谐》记载的大鹏由北海迁往南海是怎样壮观的情形?你能否联系前后文想象描述一下大鹏起飞迁徙的画面?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六月海水运动,狂风巨浪中,大鹏扇动着巨大的翅膀,用力地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翱翔苍穹的大鹏,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遮蔽了湛蓝的天宇。它时而振翮云间,时而俯瞰大地。
三、问题探究
1、课文中的鲲鹏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变化神奇莫测,志存高远,善借长风,奋飞时气势壮美。)
2、文中野马(雾气)尘埃的形象有何作用?
(道家认为万物皆“有所待”。先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再以“野马”“尘埃”作对比,表明山野中蒸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虽不像鹏鸟那样要等“六月息”,但一样有所待,待的是“以息相吹”。从而证明万物皆有所待,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
四、阅读拓展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1、宋荣子和列子各有怎样的思想境界或行为特点?他们有无实现真正的逍遥?
答:(1)宋荣子能够“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对世人的赞誉与诽谤置之度外,能够认清内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但他的修养“犹有未树也”,还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2)列子御风而行,轻妙可观,外部世界对他似乎没有多少限制,身心也没有什么束缚,算不算逍遥游呢 回答是否定的:“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因为列子仍有待于风力。
2、怎样的情形才是真正的逍遥?什么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逍遥者?
答:(1)庄子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才是逍遥游。
(2)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做到这些的只有“至人”“神人”“圣人”。
(注: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强调用道德礼仪去规范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其实是一种约束,是一种不自然的表现。而道家认为,真正的“圣人”是和自然融为一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任何带有主观倾向的行为都是多余的和不合时宜的。)
五、艺术陈述
庄子为了论证万物皆有所待,一个人只有做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无己,无功,无名,才是真正的逍遥。课文中作者借助寓言来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意境开阔。丰富的想像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
六、再读感悟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齐读全文感受庄子的文风特点和大鹏形象。
补:相关素材
1.诗词名句
1)李白《大鹏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李清照《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毛泽东《七古·残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毛泽东《念奴娇》:“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2.成语典故
鲲鹏展翅 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岳飞(字鹏举)是大鹏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