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监控
高一语文试题卷
本试题卷共8页,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将条
形码横贴在答题卷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
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
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
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
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
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
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
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
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
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
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高一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
器⑤扫描全能王
台装四人思+用的E情f
将一门技术学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ˉ有人说:
“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
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莘、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
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
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
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
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节选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记者:近日,您和您的团队创作的铁画作品《湾区万象》在深圳会堂揭幕,反响热烈,您能简单
介绍一下这幅“大制作”及其创作过程吗?
储金霞:这个作品是为了展示深圳经济特区改苹开放40年发展成就而创作的,因此我们希望
将它呈现得气象万千、大气磅礴。为此,我特地到深圳采风,之后和设计师、十几位弟子一起奋战5
个多月才最终完成。
记者:您的铁画创作生涯中还有不少这样的“大制作”,您能和大家说说吗?
储金霞: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半个世纪前随家父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迎客松》。当时各省都
接到人民大会堂内部软装布置的任务。安徽很有名的当属“文房四宝”、“徽州三雕”以及我们的芜
湖铁画。我们按照安徽省新安派著名画家王石岑的《迎客松》画稿潜心进行锻制。创作了两年,过
程极为艰辛,例如迎客松的枝干上一图一圈的鳞皮有凸有凹,有明有暗,需要各种形状的锤痕来呈
现;每一节小树枝到大枝干,由60到80枚松针为一组锻接而成,需要通过手工一根一根锻打出来;
枝干到主干的组接奇巧无比,在连接的时候,要将刚从炉里烧红的枝干趁热黏合在一起,这个过程
持续时间只有几十秒,但需要多人配合且步调一致。这次创作,是我在铁画生涯中第一次感受到
创作铁画需要千锤百炼。
记者:谈到铁画生涯,您方便说说您的铁画生涯是怎么开始的吗?
储金霞:我学铁画,其实是父亲要求的。6岁的女孩子,当时想考艺校,所以最初我是不情愿
的,尤其是学徒阶段,基本上天天捶煤炭。晚上回家哭鼻子,母亲都为我感到委屈。父亲说:“如果
她过不了这一关,就不可以去打铁画,铁画就要有铁的意志,我就是在磨练她必须要吃得了这个
苦。”母亲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回来又劝我。于是我只能咬牙坚持。之后,我开始学铁画创作。
有一次,我偷偷地作出了一朵小菊花,正自我陶醉的时候,发现父亲就站在身后,我以为父亲又要
训我了,谁知父亲对我露出了笑容。
高一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8页)
器国扫描全能王
台装四人思得的E形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芜湖市中学教学质量监控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B(见材料一文字“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而是为了……,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
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可见“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
量凝神铸魂”的,并非“工匠的世界”,且原文阐述的是意义,而非选项中表述的事实。)
2. B(A项,第三个问题并不能看出来;C项,强加因果,且“整个访谈充满趣味性”见仁见智;D项,从
最后一问的回答来看,褚金霞认为“继承好铁画精神”是“传承好铁画创作技艺”的必要条件。)
3. C(储金霞“遵从父亲要求”选择铁画,学徒生涯很艰难,不能体现“工匠精神”,更不能体现“以工
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4. C(夏、冬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季节不同所致,并不照应前文地理环境描写。)
5.①想象奇特,化静为动。将山想象成龙、虎,以龙、虎的形态动作描写山,赋予山动态美。
②比喻拟物,生动形象。又把山比喻为海,写山“钳住村庄”,修辞生动,形象鲜明。
③融入传说,乡土特色。爷爷的描述从山名出发,将对山的描写演化为有情节的传说,富有乡土
气息。
(答对任何一点给3分。)
6.①依山傍水,布局散乱,卫生状况糟糕。
②重视宗族观念。祠堂在村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村中所有弄堂都通向祠堂。
③劳作忙碌艰辛。夏天有忙不完的事,而夏天时间跨度又特别长。
④生活顺从忍耐。环境恶劣,琐事繁多,人们习以为常或默然承受。
(答对任何一点给2分。)
7. B(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8. A(都是句末语气助词,都表示判断。B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C项,助词,定语后置的标
志/代词,代“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译为“它们”;D项,代词,“……的地方”/代词,“……的方
面(或角度)”。)
9. C(苏子在“阐述关于舍与取的选择”前,探讨的是“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10.(1)骏马跳跃一次,没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功效在于不停地走。(4分。“骐骥”“驾”“功”各
1分,语句通顺1分。)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 1 页(共2页)
{#{QQABIQIEggggABIAAQgCEwWaCEKQkBCAAAoGABAIsAAAyQNABAA=}#}
(2)如果从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能持续。(4分。“盖将”“曾
不能”“以”各1分,语句通顺1分。)
11. B(“以后共同度过”有误,“大开口笑送残年”写的仍是相聚欢饮时的景象。残年,此处当理解为
岁暮,也可理解为余生。)
12.①《问刘十九》邀约朋友,表达对与友人共饮的期待,心境轻松闲适。(2分)
②《雪夜小饮赠梦得》写共友人小酌,一起度过漫漫长夜,既表达了与知己相聚的深情与欢喜,
也流露出对自己不合时宜的自嘲和对世事沧桑的无奈。(2分)
13.(1)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示例一: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示例二: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示例三: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14.“对付”以调侃的语气,表达出“我们”和顾客应对时彼此“斗智斗勇”的努力和欢乐景象;改为
“应付”,则显得“我们”对待顾客敷衍,缺少真诚。(2分)
15. D(D项和文本中的破折号都标示补充说明;A项标示总结上文,B项标示注释,C项标示声音延
长。)
16. 将“我们”移到“就更忙了”前,删去“的”。(作品原文没有句中的“的”,亦可作为参考改法。)
17. 参考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建议:能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思辨写作,言之成理,论之有据,文辞流畅,思想深刻,即可视为
佳作。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 2 页(共2页)
{#{QQABIQIEggggABIAAQgCEwWaCEKQkBCAAAoGABAIsAAAyQ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