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金繁 星 巴金,19O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101岁。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原名李尧棠,“巴金”是他的主要笔名。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收获》主编。作 者 简 介年轻的巴金1934年摄于上海寓所1982年摄于上海寓所1989 年11月,朱镕基到巴金寓所向巴老八十五华诞表示祝贺,并赠不老松盆景。1992 年,巴金和夏衍在杭州。杭州是巴金一生最爱去的地方。 巴金主编的《收获》杂志 老年的巴金主 要 作 品长篇小说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火》 中篇小说 《憩园》《寒夜》这篇文章选自《巴金选集》第八卷的《海行杂记》。 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 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写 作 背 景整体感知配乐朗读课文 作者描写了几次繁星美景?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小组合作学习: 1 读读课文 2 圈圈看繁星的地点 3 划划作者看到的、想到的内容 研读课文研究比较三次观星的不同感受第一次:“望着星天……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第一次:从前在家乡观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星天的依赖之情。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这几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又表达了作者与星星亲密投机、伙伴之情。 第二次: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第三次: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这里写出了海上望星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星的惬意信赖、知心之情。 再读课文,体会文章的修辞手法再读课文,体会修辞!比 喻例: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将“我”的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拟 人例: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在作者眼里,天上的那许多认识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它们走近“我”,同“我”交谈。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命笔含情,追求意境,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排 比例: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揣摩运用本文写作特色课文按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由实到虚,虚实结合。 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1、在作者看来,满天的繁星仿佛自己亲密的朋友, “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请你猜想一下作者会与满天繁星谈些什么呢? 2、你曾经有过看星星的经历吗? 那晚,我在( 地点 )仰望星空, ( 景色 ),( 感受 ). 思 维 拓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