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下册 预习篇
14.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多支反元队伍。
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即明太祖。
统一: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元朝灭亡的原因:地方分权, 朝臣权力过大。
2.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3.措施
(1)在地方: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三司长官由中央任命),使行省的权力分散。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3)设置“厂卫”: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职能: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4.特点: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
5.影响:
(1)积极影响:皇权高度集中,中央集权加强,有利于稳定政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消极影响:皇权不受约束,兴衰系于皇帝一人之手,不利于明朝长期发展,更造成中国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逐渐走向僵化。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考试范围: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2. 答题要求: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3.答卷格式: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
4.特点: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5. 影响:“八股取士”使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利于选贤任能;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棉纺织业由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1.下图是明朝政府的改制图,明太祖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黄帝负责,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改制前) (改制后)
A.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统一人们的思想 D.进一步强化皇权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明太祖为了加强君权措施,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明太祖题干做法的实质是进一步强化皇权,D项正确;“保护皇帝,镇压官民”不是废除丞相制度的目的,排除A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是废除丞相制度的目的,排除B项;“统一人们的思想”不是废除丞相制度的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
C.试题类型繁多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答案】A
【详解】明代实行八股取士,国家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形式的文章叫做“八股文”,A项正确;唐朝时科举以诗词为主要内容,排除B项;试题类型繁多是明朝以前的科举题型,排除C项;明朝科举考试不允许考生发表个人见解,排除D项。故选A项。
3.下列有关明朝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棉纺织业在明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 B.苏州是明代的棉纺织业中心
C.出现了有名的晋商、徽商等商帮 D.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答案】B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苏州是明朝的丝织业中心,不是棉纺织业中心,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明朝时期,棉纺织业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出现了商帮,著名的有晋商、徽商等,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明朝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4.一生以刚正不阿、清正廉明享誉于世,被世人誉为“海青天”“南包公”,他是( )
A.丘濬 B.海瑞 C.张岳崧 D.王佐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一生以刚正不阿、清正廉明享誉于世,被世人誉为‘海青天’‘南包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瑞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势,执法严明,刚直不阿,被誉为“粤东正气”的代表,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海瑞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海瑞,B项正确;丘濬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张岳崧是清代书画家,与丘濬、海瑞、王佐并誉为海南四大才子,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海瑞,排除C项;王佐是南宋绍兴十八年戊辰科状元,与丘濬、海瑞、张岳崧并誉为海南四大才子,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海瑞,排除D项。故选B项。
5.正确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才能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以下关于明朝经济的说法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明代引进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农作物
B.苏州成为当时丝织业中心
C.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D.明代商帮的出现缘于商品经济的活跃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D项是明代商帮出现的原因,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ABC项对事明代经济发展农作物、手工业发展的描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
6.下图所示的明朝文物印证了统治者( )
A.巩固边疆治理 B.加强地方管理
C.强化特务统治 D.进行文化专制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锦衣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C项正确;巩固边疆治理、加强地方管理,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B项;进行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相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在地方上进行的改革是( )
A.设立副宰相 B.文官掌握军权
C.设立节度使 D.废行省,设“三司”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并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原因是中央不能集权,君主不够专制,为此,明太祖在地方上,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D项正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没有设立副宰相,排除A项;文官掌握军权是宋朝的措施,排除B项;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排除C项。故选D项。
8.据《西台漫记》记载,明朝在苏州地区出现了“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婴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这说明明朝( )
A.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商品经济相当的活跃 D.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
【答案】B
【详解】材料“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婴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反映出,在苏州地区的纺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纺织业,与农业无关,排除A项;商品经济相当的活跃,不是题干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C项;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明朝时,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一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B.增强了抵御饥荒能力
C.改进了农业耕作技术 D.根除了人口增长压力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增强了抵御饥荒能力,B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已经完成,排除A项;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不能提高了农业耕作技术,排除C项;明朝没有人口增长的压力,排除D项。故选B项。
10.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与这段史料记载密切相关的是( )
A.八股取士 B.文字狱 C.厂卫制度 D.军机处
【答案】C
【详解】“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的意思是当时京城的官员每天上早朝,一定要先和家人说诀别的话,等到晚上活着回来,就一起庆祝,觉得是又多活了一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时,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合称“厂卫制度”,对官吏和百姓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故当时的朝臣“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C项正确;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排除A项;清朝大兴“文字狱”,排除B项;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排除D项。故选C项。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组织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摘编自怀仁国《资治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相权“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始于哪一朝代?
材料二: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行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古代统治者“弱化地方权力”的措施。元朝为了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创新?
材料三: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的功过,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为庶族参政提供了条件,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做出了贡献,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也有研究者提出,科举考试是对人性的摧残,是中华民族缺乏创新性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3)材料三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史实论证你的判断。
【答案】(1)明朝。
(2)示例: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制度创新:行省制度。
(3)不矛盾。隋朝一改前朝选官注重家世的传统,创立更为公平公正的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巩固统治,促进了阶级的流动,对古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到了明朝,科举制改为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
【详解】(1)据材料“从独相到群相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组织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可知,明朝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
(2)示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统治者“弱化地方权力”的措施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制度创新:据所学可知,元朝为了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实行行省制度。
(3)观点:据材料“科举考试是对人性的摧残,是中华民族缺乏创新性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可知,两种观点并不矛盾。
判断:据所学可从隋朝一改前朝选官注重家世的传统,创立更为公平公正的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巩固统治,促进了阶级的流动,对古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到了明朝,科举制改为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等角度回答。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八股的程式死板、形式繁难、出题范围也过于狭窄,不可以抒发感情、表情达意,是完完全全的一种科举工具,但往往通过八股考试筛选出来的人又相对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这种矛盾的现象又做何解释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八股具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考试内容 八股文是典型的命题文章,题目以《四书》《五经》为框架,考官为了使考题“不落俗套",又变着法的出题,把考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以《四书》《五经》为圆心的圆内,思维容易变的集中,往往思维力相当地敏锐,会迅速地抓住问题的突破口。
答题形式 八股文有固定格式,这是训练考生有步骤性思维的一种方式:要一板一眼地分层次展开论述,为自己的论点找到最为有力的证据;另外,文章还要求两两对仗、面面俱到,必须想的全面而不能片面。这对思维能力的集中和全面带来很多的益处。
(1)根据材料,简述八股取士的命题范围。
(2)你是否同意“八股文具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范围:《四书》《五经》。
(2)观点一:同意。
理由:一方面,八股取士在考试范围方面进行了限制,局限于《四书》《五经》范围内,同时,为了不让考题陷入俗套,考官变着法子出题,考生为了适应考试形式,思维必须高度集中且要相当敏锐,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考题的突破口,才能在八股考试中名列前茅;另一方面,八股取士答题要求按照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这有利于训练考生有步骤性思维;另外,文章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这为思维能力的集中和全面带来很多的益处。因此,八股文具有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作用。
观点二:不同意。
理由:一方面,八股取土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另一方面,八股取士要求答题文体一律固定为“八股文”,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因此,八股文严重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束缚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任选一种观点回答即可)
【详解】(1)范围:根据材料信息“题目以《四书》《五经》为框架”“把考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以《四书》《五经》为圆心的圆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股取士的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
(2)判断及理由:解答本问,首先应表明自己的态度,即是否同意该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即可;说明理由时,可依据表格中信息,从考试内容、答题形式及对考生的影响角度回答,只要任选一种观点回答即可。如:
观点一:同意。
理由:一方面,八股取士在考试范围方面进行了限制,局限于《四书》《五经》范围内,同时,为了不让考题陷入俗套,考官变着法子出题,考生为了适应考试形式,思维必须高度集中且要相当敏锐,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考题的突破口,才能在八股考试中名列前茅;另一方面,八股取士答题要求按照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这有利于训练考生有步骤性思维;另外,文章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这为思维能力的集中和全面带来很多的益处。因此,八股文具有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作用。
观点二:不同意。
理由:一方面,八股取土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答题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另一方面,八股取士要求答题文体一律固定为“八股文”,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因此,八股文严重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束缚人们的思想,对中国思想文化、科技进步与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废除行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部门。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是谁,并概括他在中央与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改革官制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为监视官民,”还建立了哪一机构。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指出他采取以上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废除行省,将其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
(2)锦衣卫。
(3)加强皇权。
【详解】(1)明太祖:根据所学知识,明太祖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中央措施:根据材料“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及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在中央采取废除丞相、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等改革官制的措施。
地方措施:根据材料“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地方军政”可知在地方,朱元璋废除行省制度,实行三司制度。
(2)机构:根据所学知识,明太祖为加强对官员的管理特设立了锦衣卫这一机构。
(3)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大大加强了皇权,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由此可知,朱元璋采取废除丞相、中书省,设立三司等措施的目的是加强皇权。
14.货币与贸易息息相关,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前期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统计
时间 使用的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宝钞 白银 其他 合计
洪武年间 1368-1398 7张 1张 8张
永乐年间 1403-1424 15张 1张 16张
宣德年间 1426-1435 4张 13张 17张
正统年间 1436-1449 17张 31张 48张
景泰年间 1450-1456 10张 2张 12张
成化年间 1465-1487 32张 32张
(注:宝钞为明代发行的纸币)—摘编自傅衣凌《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
材料二 洪武八年,朱元璋开始造大明宝钞,规定一贯宝钞折白银一两,不允许以金银直接交易,“违者治罪”。到了宣德末年,银一两可抵宝钞千余贯。正统元年开始,明政府把江南地区的赋税一概折银征收,规定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运往京城。景泰三年,在京文武官吏的俸禄一律按市价给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明朝晚期,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其中,西班牙找到的从墨西哥的阿尔普尔科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再到澳门的航路,被称为“太平洋丝绸之路”。西班牙商人将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产品运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运至马尼拉。此后,美洲白银陆续流入中国。据学者保守估计,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一百年间,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洪武至成化年间,徽州祁门土地买卖中主要通货的变化,并运用材料二加以解释。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7世纪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答案】(1)变化:白银逐步成为主要通货;宝钞退出交易。
解释:明朝初期,政府不允许用金银交易,宝钞是主要通货;宣德、正统年间,宝钞贬值,宝钞逐步退出交易;政府赋税折收白银,官员俸禄改用白银,白银逐步成为主要通货。
(2)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明朝手工业发达,丝绸、瓷器等产品成为航路的重要商品;美洲盛产的白银为航路贸易提供货币:西班牙等国商业活动的推动。
(3)在世界经济中居中心地位。
【详解】(1)变化:据材料一“ 明代前期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统计”可知,白银从正统年间开始逐步成为主要通货;宝钞从正统年间开始退出交易。
解释:据材料二“洪武八年,朱元璋开始造大明宝钞,规定一贯宝钞折白银一两,不允许以金银直接交易,‘违者治罪’。到了宣德末年,银一两可抵宝钞千余贯。”可知,明朝初期,政府不允许用金银交易,宝钞是主要通货;据材料二“正统元年开始,明政府把江南地区的赋税一概折银征收,规定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运往京城。景泰三年,在京文武官吏的俸禄一律按市价给银。”可知,宣德、正统年间,宝钞贬值,宝钞逐步退出交易;政府赋税折收白银,官员俸禄改用白银,白银逐步成为主要通货。
(2)原因:据材料三“明朝晚期,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其中,西班牙找到的从墨西哥的阿尔普尔科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再到澳门的航路,被称为‘太平洋丝绸之路’。”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联系加强;据材料三“西班牙商人将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产品运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运至马尼拉。此后,美洲白银陆续流入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手工业发达,丝绸、瓷器等产品成为航路的重要商品;美洲盛产的白银为航路贸易提供货币;西班牙等国商业活动推动了“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形成。
(3)地位:据材料三“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一百年间,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可知,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的一百年间,中国居于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历史七年级下册 预习篇
14.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多支反元队伍。
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即明太祖。
统一: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元朝灭亡的原因:地方分权, 朝臣权力过大。
2.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3.措施
(1)在地方: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三司长官由中央任命),使行省的权力分散。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3)设置“厂卫”: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职能: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4.特点: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
5.影响:
(1)积极影响:皇权高度集中,中央集权加强,有利于稳定政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消极影响:皇权不受约束,兴衰系于皇帝一人之手,不利于明朝长期发展,更造成中国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逐渐走向僵化。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考试范围: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2. 答题要求: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3.答卷格式: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八股文”。
4.特点: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思想。
5. 影响:“八股取士”使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利于选贤任能;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棉纺织业由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业:明朝的商品经济,也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1.下图是明朝政府的改制图,明太祖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黄帝负责,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改制前) (改制后)
A.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统一人们的思想 D.进一步强化皇权
2.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
C.试题类型繁多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3.下列有关明朝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棉纺织业在明代已经从南方推向北方 B.苏州是明代的棉纺织业中心
C.出现了有名的晋商、徽商等商帮 D.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4.一生以刚正不阿、清正廉明享誉于世,被世人誉为“海青天”“南包公”,他是( )
A.丘濬 B.海瑞 C.张岳崧 D.王佐
5.正确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才能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以下关于明朝经济的说法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明代引进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农作物
B.苏州成为当时丝织业中心
C.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D.明代商帮的出现缘于商品经济的活跃
6.下图所示的明朝文物印证了统治者( )
A.巩固边疆治理 B.加强地方管理
C.强化特务统治 D.进行文化专制
7.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在地方上进行的改革是( )
A.设立副宰相 B.文官掌握军权
C.设立节度使 D.废行省,设“三司”
8.据《西台漫记》记载,明朝在苏州地区出现了“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婴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这说明明朝( )
A.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商品经济相当的活跃 D.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
9.明朝时,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一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B.增强了抵御饥荒能力
C.改进了农业耕作技术 D.根除了人口增长压力
10.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与这段史料记载密切相关的是( )
A.八股取士 B.文字狱 C.厂卫制度 D.军机处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组织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摘编自怀仁国《资治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相权“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始于哪一朝代?
材料二:君主专制确立后,最高统治者希望尽量加强中央集权,而弱化地方权力;尽量简化行政层级,而不设高级行政区(无法简化时,即尽量使之不享有完全权力,成为“不完善的政权形态”)。但是……事实上中央集权往往与地方分权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即便在理想状态下,中央集权也不得不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一例古代统治者“弱化地方权力”的措施。元朝为了使中央集权“建立在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之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有何创新?
材料三: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的功过,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为庶族参政提供了条件,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做出了贡献,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也有研究者提出,科举考试是对人性的摧残,是中华民族缺乏创新性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针锋相对。
(3)材料三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史实论证你的判断。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八股的程式死板、形式繁难、出题范围也过于狭窄,不可以抒发感情、表情达意,是完完全全的一种科举工具,但往往通过八股考试筛选出来的人又相对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这种矛盾的现象又做何解释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八股具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
考试内容 八股文是典型的命题文章,题目以《四书》《五经》为框架,考官为了使考题“不落俗套",又变着法的出题,把考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以《四书》《五经》为圆心的圆内,思维容易变的集中,往往思维力相当地敏锐,会迅速地抓住问题的突破口。
答题形式 八股文有固定格式,这是训练考生有步骤性思维的一种方式:要一板一眼地分层次展开论述,为自己的论点找到最为有力的证据;另外,文章还要求两两对仗、面面俱到,必须想的全面而不能片面。这对思维能力的集中和全面带来很多的益处。
(1)根据材料,简述八股取士的命题范围。
(2)你是否同意“八股文具有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废除行省,在全国陆续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主管一省的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司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地方军政。三者合称“三司”,互不统属,分别归辖于中央相关部门。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明太祖是谁,并概括他在中央与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改革官制的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为监视官民,”还建立了哪一机构。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指出他采取以上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14.货币与贸易息息相关,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前期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统计
时间 使用的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宝钞 白银 其他 合计
洪武年间 1368-1398 7张 1张 8张
永乐年间 1403-1424 15张 1张 16张
宣德年间 1426-1435 4张 13张 17张
正统年间 1436-1449 17张 31张 48张
景泰年间 1450-1456 10张 2张 12张
成化年间 1465-1487 32张 32张
(注:宝钞为明代发行的纸币)—摘编自傅衣凌《明代前期徽州土地买卖契约中的通货》
材料二 洪武八年,朱元璋开始造大明宝钞,规定一贯宝钞折白银一两,不允许以金银直接交易,“违者治罪”。到了宣德末年,银一两可抵宝钞千余贯。正统元年开始,明政府把江南地区的赋税一概折银征收,规定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运往京城。景泰三年,在京文武官吏的俸禄一律按市价给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明朝晚期,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其中,西班牙找到的从墨西哥的阿尔普尔科到菲律宾的马尼拉,再到澳门的航路,被称为“太平洋丝绸之路”。西班牙商人将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产品运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运至马尼拉。此后,美洲白银陆续流入中国。据学者保守估计,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一百年间,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洪武至成化年间,徽州祁门土地买卖中主要通货的变化,并运用材料二加以解释。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7世纪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