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同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同步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7-10 14:1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一、知识早知道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长度的其他单位还有(由大到小排列)
等。
2)长度单位的换算:1km= m 1m= dm 1dm= cm 1cm= mm 1mm= μm 1μm= n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常用的基本工具是 ,使用前先注意观察它的① ,②
,③ 。
2)正确使用用刻度尺的规则:①刻度尺要放 ,有刻度的一边要 ;②读数时视线要 ;③读数时注意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并记下 ;④客观记录测量结果;⑤为减小误差应多次测量 。2·1·c·n·j·y
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①累积法(测多求少法) ②平移法(直角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③化曲为直法(棉线与刻度尺配合)④滚轮法⑤步测法
3、时间单位及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其他单位有(由大到小排列)

2)时间的单位换算:1h= min 1min= s 1s= ms 1ms= μs
3)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有 。
4、误差
1) 和 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称为测量误差,简称 ,它一般受 、 、 等因素的影响。21教育网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 、② 、③ 、
④ 。
3)误差与错误是不同的,错误是可以 ,而误差只能 不能 。21cnjy.com
二、我的课堂我作主
1、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民的身高为17.2________. (2)教室的的长度850_______. 
(3)乒乓球的直径为4.0_________. (4)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_____.
2、如图所示,甲物体的长度是 cm,乙物体的长度是 cm,
3、如图所示,甲表的时间是 min s,乙表的时间是 min s
4、如图所示是小英同学设计的用来测量细铜丝直径的方法,他把一根细铜丝紧密的排绕在圆柱型铅笔杆上,一共绕了30匝.请你帮他21·cn·jy·com
1)读出其长度为_______cm,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cm,这种实验方法叫 。
2)测量出了细铜丝的直径后,小英又想到了一问题:利用刻度尺如何测量一根自动铅笔芯的直径呢?请你帮助她设计一个测量自动铅笔芯直径的实验方案.21·世纪*教育网
5、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0.5cm=10.5cm×10mm=105mm B、10.5cm=10.5cm×10=105mm
C、10.5cm=10.5×(1/100)m=0.105m D、10.5cm=10.5÷100cm=0.105m
6、小英为了比较自己跟同学小青谁高,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
A.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量程30cm,分度值1mm D. 量程3 m,分度值1 mm
7、小英同学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是2.12cm、2.15cm、2.13cm、2.11cm,这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是()  21*cnjy*com
A、2.1275cm B、2.13 C、2.13cm D、2.12cm
8、小英用一把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
A.偏大?????????? ? ?B.偏小????????????????
C.正常??????????? ? D.无法比较
9、PM2.5是粒径在2.5μm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2.5μm相当于()www.21-cn-jy.com
A、2.5×10-2m B、2.5×10-3m C、2.5×10-6m D、2.5×10-9m
10、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1、如图所示,是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直径的示意图,请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
1)
2)
12、如何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请画图说明。
三、大显伸手
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度高,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放置正确的刻度尺的读数是 。www-2-1-cnjy-com
2、有六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分别是:l1=16.82cm、l2=16.83cm、l3=15.28cm、l4=16.81cm、l5=16.81cm 、l6=16.805cm。
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2)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 。
3)测量结果写错的是 。 3)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
3、小英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
1)
2)
3)
4、小英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为28.26cm,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准确程度是 。【来源:21cnj*y.co*m】
5、下列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6、一支未使用过的中华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A.0.05m ;? ? ??? B.20cm; ? ??? ?C.100mm; ? ????? D.40cm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选用的测量工具越精密越好
B、测量长度时,也可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D、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因此无法用它来测量长度为50cm的课桌的宽度
8、小英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AB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弹性小的细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细棉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用橡皮筋代替细棉线,测量过程和B一样
D.以上都不可取.
9、在活动课上,老师请同学们设计合理的方案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活动小组的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2-1-c-n-j-y
小英:直接用刻度尺沿着硬币的直径测出硬币直径的长度。
小红:先用长纸条绕硬币一周,在交叠处用大头针钻一个孔,展开细纸条,用刻度尺测量出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便可以得到硬币周长C,再运用公式d=计算出硬币的直径。 【出处:21教育名师】
小丽: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来测量。
(1)小丽所测的一元硬币的直径是 。
(2)其中,______同学设计的方案是不够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请用简短的语言,对另两位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估。
10、小英的妈妈买了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标签显示:Φ=0.3mm(直径是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同样的铅笔,你能帮助小英较准确地测出它的直径吗?请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的直径的数学表达式.(提示:设待测铜丝的直径为Φ′,圈数为n′,直径为Φ=0.3mm的铜丝圈数为n)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
一、知识早知道
1、1)米(m) 光年(l.y.)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2、 1000 10 10 10 1000 1000 3)刻度尺 ①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②分度值 ③量程2)①正 紧贴被测物体 ②与尺面垂直 ③下一位 单位 ⑤取平均值 3、1)秒(s) 时(h) 分钟(min) 秒(s) 毫秒(ms) 微秒(μs) 2)60 60 1000 1000 3)手表、机械停表 4、1)测量值 真实值 误差 测量工具 测量方法 测量者 2)①校准测量工具 ②改进测量方法 ③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避免 减小 避免21*cnjy*com
二、我的课堂我作主
1、答案:(1)dm (2)cm (3)cm (4) μm 2、答案:2.8cm 2.75cm 3、答案:0min28s 6min8s 解析:图早中,小盘每圈代表30min;每一格代表1min,大盘每圈代表60s,每两个大刻度之间有5个小刻度,每大格刻度代表5s,所以每格小刻度代表1s; 机械停表的读数为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读数;机械停表的读数=0min28s。乙图中小盘每圈代表15min,每小格代表0.5min,大盘每圈代表30s,每两个大刻度之间有10个小刻度,每大格刻度代表1s,每小格刻度代表0.1s; 机械停表的读数为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读数,机械停表的读数=6min8s 4、答案:(1)5.00 0.17?? 累积法 ? (2)实验步骤:取n(n>20)根自动铅笔芯紧靠着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量出这n根自动铅笔芯的宽度L.则一根自动铅笔芯的直径为d= 。
解析: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要估读到mm的下一位,测量时,刻度尺不是从零刻度开始测量的,要分别读出起端和末端对的刻度,用末端所对刻度减去起端所对刻度算出30匝的总长度,然后除以匝数30,求出细钢丝的直径。
30匝的总长度l=15.00cm-10.00cm=5.00cm, 细钢丝的直径d===0.17cm
5、答案:C 解析:根据长度单位间的关系1cm=10mm,换算过程应10.5cm=10.5×10mm=105mm,A、 B选项都错,根据长度单位间的关系1m=100cm则有1cm=(1/100)m,换算过程应10.5cm=10.5×(1/100)m=0.105m,所以C选项正确,D选项错,故答案是C
6、答案:D 解析:A刻度尺的量程是15cm,C刻度尺的量程是30cm,量程太小,不能满足测量要求,都不合适;B、量程是10m,满足测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dm,测量结果误差太大,不合适;D、量程是3m,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是1mm,测量结果误差较小,合适.故选D.
7、答案:C 解析:测量都会存在误差,为了减小误差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所以最接近物体长度的是四次测量结果相加除以4求出平均值,求出的平均值的准确程度要跟测量值的准确程度相同,测量值准确到毫米,平均值也要准确到毫米,所以这个物体的长度最接近是l===2.1275cm=2.13cm,A选项跟测量值的准确程度不同,错,B没单位,错,D没有四舍五入,错,只有C正确.故选C。 8、答案:A 解析: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由于热胀冷缩,刻度尺会变短一些,再去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刻度尺显示的示数就会比实际值偏大一些。故A正确。9、答案:C 解析: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μm=10-6m,所以2.5μm=2.5×10-6m。故C正确。10、答案:D 解析: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A错,测量不遵守操作规则是错误,而不是误差,B错,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的限制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人为的疏漏或操作不规则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不是错误,所以C错,D对。故D正确。
11、答案:1)刻度尺的直角边没有紧贴刻度尺,2)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水平桌面对齐
12、答案:如图所示,用两把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夹紧硬币,让两相对直角边平行,用刻度尺测出两相对直角边之间的距离,就是硬币的直径。
三、大显伸手
1、答案:2mm A B 2.20cm.解析:A刻度尺每一大格是1cm,每大格分成10个小格,即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是1mm,所以A的分度值是1mm,准确到1mm,B刻度尺每一大格是1cm,每大格分成5个小格,每一小格是2mm,所以B的分度值是2mm,准确到2mm,所以A刻度尺精度高;B刻度尺的刻度线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B刻度尺放置不正确,A刻度尺放置正确; A刻度尺起始端从零开始,直接读出末端所对的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A物体的长度为2.20cm。
2、答案:1)1mm 2)16.805cm 3)15.28cm 4)16.82cm 。 解析:1)在长度测量中,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读出的数值中,最后一位是估读的,所以分度值是1mm。2)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准确到1mm,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16.805cm估读到了毫米的下两位了,所以16.805cm不合理。3)由于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可能会估的偏大或偏小,但是不应该超过±1分度值,15.28cm相差太大,所以是错误的。4)测量都会存在误差,为了减小误差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除去写错的l3=15.28cm和不合理的l6=16.805cm,用四次正确读数的测量值取平均,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l===16.8175cm=16.82cm
3、答案:1)被测物体的起点没有与零刻度线对齐 2)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3)刻度尺没放正且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边要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零刻度线的,可以与任一刻度线)对齐,图中的物体边缘没有与任何一条刻度线对齐,所以不正确。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才准确,图中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之间有一段距离,会导致测量不准确,应把刻度尺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图中视线与尺面不垂直,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4、答案:1mm 1mm
5、答案:D解析:A、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过得快,眼睛眨一次的时间在0.3s左右.不符合题意;B、正常情况下,人1min呼吸16~20次,呼吸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不符合题意;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在3~5s.不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心脏1min跳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符合题意.故选D.【版权所有:21教育】
6、答案:B
7、答案:B 解析:测量时,选用的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与测量的要求有关,不是越精密越好,而是符合要求就好,所以A错;测量时,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从其他没有磨损的刻度线开始量起,是可以使用的,所以B正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是不能减小因测量工具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所以C错误;学生用钢尺的最大测量长度为15cm,是可以测量长度为50cm的课桌的宽度的,所以D错。正确答案是B。
8、答案:B 解析:A、用刻度尺直接测量,不准确,不方便.故A错误;B、用一条弹性小的细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细棉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细棉线代替了曲线,化曲为直法,便于测量.故B正确;C、用橡皮筋代替细棉线,不准确,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把它拉直后测量值会变大.故C错误;故选B
9、答案:(1) 2.50cm (2),小英同学设计的方案是不够合理的,理由是不容易准确找到直径的位置。 (3)小红和小丽的方法都是正确的,都能测出硬币直径 小红的要经过计算才能间接得出结果,但器材简单。 小丽的直观,直接就能读出直径,但器材要规范。
10、答案:将两种细钢丝分别紧密地缠绕在两只同样的铅笔上,使缠绕的总宽度相同,分别数出各自缠绕的圈数,设待测铜丝的直径为Φ′,圈数为n′,直径为Φ=0.3mm的铜丝圈数为n,则待测铜丝的直径Φ′== 。解析:长度测量通常是用刻度尺进行,本题由于没有刻度尺,所以只能用等量替代的方法进行测量,具体方法是先将直径为Φ=0.3mm的铜丝紧密地缠绕在铅笔上,并数出圈数为n,再将直径为Φ′细钢丝紧密地缠绕在另一只完全相同的铅笔上,使他们缠绕的长度相同,并数出圈数为n′,根据两者等量关系计算另一卷细钢丝的直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