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通用技术冲刺预测卷(六)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通用技术冲刺预测卷(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9-12-26 14:01:12

文档简介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通用技术冲刺预测卷(六)
一、选择题
1.(2019·浙江模拟)某公司采用新型材料模块化建房,不到3小时就可以建造起两层房子,整个过程中见不到水泥和建筑垃圾,听不到噪音。房子可以个性化定制,具有多种组合方式。模块化集成建筑彻底颠覆了传统房屋建造与不可循环的模式,易于运输、安装、拆迁、重复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模块化建房技术提高了建房的效率,体现了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B.模块化集成建筑彻底颠覆了传统房屋建造方式,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C.易于运输、安装、拆迁、重复使用,体现了模块化建房技术的综合性
D.建筑过程中见不到水泥与建筑垃圾,消除了模块化建房技术的两面性
2.(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一款可折叠的户外烧烤架。下列对烧烤架的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
A.炭盆通风口设计,使得炭充分燃烧,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B.两侧调料板竖起可挡风,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C.折叠后能储物,节省空间,主要考虑了环境的因素
D.用铰连接实现折叠,主要考虑了物的因素
3.(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为一款“中西合璧”的餐具,具有刀和叉的功能,也可作为筷子使用。下列关于该产品的设计分析和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副餐具融合多种功能,体现了设计的实用原则
B.采用食品级塑料制造,主要是从“人”和“物”的角度考虑
C.餐后清洗和收纳均较便捷,体现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D.叉子头部没有尖锐突出部分,主要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4.(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某模型的三视图,其中漏标的尺寸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5.(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一种摇臂钻床,电机转动带动丝杠旋转能使摇臂升降。摇臂高度在升高过程中,丝杠和立柱的主要受力形式是(  )
A.丝杠受扭转、受拉,立柱扭转
B.丝杠受弯曲、受压,立柱扭转
C.丝杠受扭转、受压,立柱受弯曲
D.丝杠受扭转、受拉,立柱受弯曲
6.(2017高三上·浙江模拟)小明使用台钻按照冲眼、装夹工件、装夹钻头和钻孔的顺序在一块薄钢板上钻直径为5mm的孔时,下列工具中,不一定需要用到的是(  )
A. 夹头钥匙
B. 麻花钻头
C. 样冲
D. 平口钳
7.沪杭高铁建设中采取了许多优化措施,下列高铁系统优化措施是以安全为目标的是(  )
A.采用宽敞、明亮、绿色的环保车厢
B.全路段封闭,全程监控
C.缩短发车时间间隔,增大载客流量
D.车厢内实时显示列车运行速度
8.(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一种气动机械手的结构图和工作流程图,通过推料气缸、升降气缸、夹紧气缸、伸缩气缸和摆动气缸的作用,机械手能不断的将工件从工作台搬运到传输带上去。下列关于气动机械手工作流程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手爪夹紧与手臂左摆属于串行环节
B.没有两个环节属于并行环节
C.机械手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流程中的环节
D.工件推出与接下来的手臂伸出时序不能颠倒
9.(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的示意图。主要由地感线圈,车辆检测器,开关控制模块,计算机,抓拍擾像机,通信转换器等组成。系统的工作过程是:当红绿灯中的红灯亮时,地感线圈就开始工作,当有车辆交通违章时,车辆检测器检测到相关信号,触发一个开关信号输入到开关控制模块,模块将其转为485信号通过485线路传至485转换器,再将信号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立即启用抓拍摄像机对闯红灯车辆进行实时抓拍,抓拍下来的照片将进行保存,利用网络传输至交通管理教据库中心,作为违法查询的证据。请根据示意图和上述说明。
(1)下列关于该闯红灯自动抓拍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 B.被控对象是抓拍摄像机
C.输入量是红绿灯的红灯信号 D.控制器是计算机
(2)该系统只能对闯红灯车辆进行实时抓拍,不能够实现对禁左、禁右、压线、变道、逆行等违章行为的记录。为了让系统能对各种违章行为都能抓拍记录,现需要对系统进行优化。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增加抓拍摄像机的数量,对每一种违章行为分别进行实时抓拍
B.增加人工检测环节,对各种违章行为进行人工抓拍
C.在线圈检测模式的基础上,增加视频检测模式,对智能交通摄像机拍摄的实时视频进行分析,抓拍并记录各种违章行为
D.将抓拍摄像机换成高清抓拍摄像机,提高成像质量
二、非选择题
10.(2019·浙江模拟)
如图a所示是某个零件。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钢块加工成这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以下环节:A.
钻孔;B. 划线;C. 锉削;D. 冲眼;E. 锯割。
请分析该零件的加工环节,回答以下问题:
(1)合理的加工流程为:B→   →   →   →C(在横线处填写加工环节的序号);
(2)小明加工该零件时,加工图中凹槽需要的工具是   (在“A .板锯;B .平口钳;C .钢丝锯”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3)图b为该零件的三视图,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二条图线(超过二条图线扣分)。
11.(2019·浙江模拟)
小明发现他爸爸去钓鱼时每次要撑很久的鱼竿,手臂很容易疲劳,于是找来一个钓鱼竿支架,想把鱼竿放置在支架上钓鱼,以解放自己的双手。该支架(如题图所示)由三部分组成:地插、圆柱形支杆和圆柱形撑杆(直径16)。由于支架的使用年限太久,支杆与撑杆之间的连接件已损坏,导致支杄与撑杆分离,无法支撑鱼竿。现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连接件用来连接支杆和撑杆,设计要求如下:
A. 连接件安装方便,牢固可靠;
B. 支杆和撑杆之间可以实现45度角度可调,并且具有锁紧功能;
C. 支杆和撑杆上不允许进行任何加工;
D. 主要材料选用薄钢板,其他配件自选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为   (在“①观察日常生活;②收集与分析信息;③技术试验与技术研究”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①画出连接件的设计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②在草图上标注连接件的主要尺寸;
(3)制作连接件时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4)以下关于连接件的测试不恰当的是   。
①连接好后测试支杆和撑杆是否可以实现0~45度角度可调;
②放置不同类型的钓鱼竿测试撑杆的承重性能;
③调整角度后固定连接件,测试其固定的可靠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技术的目的性、综合性、专利性、两面性、创新性
【解析】【解答】技术发展人的作用是指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实现,A错误;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模块化集成建筑与传统房屋建造方式不同,是种技术革新,B正确;技术的综合性指的是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C错误;技术的两面性指的是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技术的两面性不能消除,D错误。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技术对人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
2.【答案】A
【知识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设计的一般原则;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
【解析】【解答】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是对人来说能够提高效率,炭盘通风口设计,使得炭充分燃烧,并不能说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A错误。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设计的一般原则、产品设计分析的三要素。
3.【答案】C
【知识点】在设计中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设计的一般原则;产品的评价;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
【解析】 【解答】餐后清洗和收纳均较便捷,体现设计的实用原则而不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设计分析的三要素和设计的一般原则。要学会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去分析。“物”指物的造型、功能与材料等。设计的实用原则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尽可能选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变废为宝。
4.【答案】D
【知识点】三视图
【解析】【解答】本题图中少标了Φ15的通孔圆心的定位尺寸、俯视图底部的宽度、左视图右侧的高度及底部右侧的长度,共4处。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漏标尺寸一般从形体总体尺寸、定位尺寸、定形尺寸等三个角度进行观察是否漏标。
5.【答案】D
【知识点】结构的受力
【解析】【解答】丝杠转动,发生扭转形变,同时丝杠受到摇臂的向下的拉力,立柱受摇臂侧向拉力有发生弯曲形变的趋势。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结构的受力分析。在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时要看研究对象受力后的变形情况,要注意受压和受弯曲、受压和受剪切这些力之间的区别。
6.【答案】D
【知识点】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解析】 【解答】夹头钥匙用来紧固钻头,A正确;钻孔用麻花钻头,B正确;冲眼用到样冲,C正确;由于是薄钢板,可以用手钳夹住钢板钻孔,D错误。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钻孔工艺。
7.【答案】B
【知识点】流程优化过程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8.【答案】D
【知识点】时序、环节;流程分析
9.【答案】(1)B
(2)C
【知识点】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控制的手段和方法;简单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解析】【解答】(1)该闯红灯自动抓拍控制系统不存在反馈环节,属于开环控制系统,A选项错误;被控对象是抓拍摄像机,B选项正确;输入量是检测到的车辆交通违章信号,C选项错误;控制器是开关控制模块,执行器是计算机,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B;
(2)为了让系统能对各种违章行为都抓拍记录,需要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实时拍摄,因此增加视频检测模式能实现系统优化。C选项正确。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控制的手段和方式的判断、开环控制系统的分析及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有无反馈;是否对当前控制起作用。开环控制一般是在瞬间就完成的控制活动,闭环控制一定会持续定的时间,可以借此判断反馈环节。
10.【答案】(1)D;A;E
(2)B
(3)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三视图;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简单流程设计
11.【答案】(1)①
(2)如图所示:
(3)②
(4)②
【知识点】简单技术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简单的草图;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木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形体的尺寸标注
【解析】【解答】(1)小明发现问题的方法属于观察日常生活。故答案为:①;
(2)设计要紧扣题目的设计要求,可实现45°调节,具有锁紧功能、连接件安装方便、结构牢固等,方案有很多,只要能实现功能就行。尺寸一定要标注在草图上,要有尺寸界线、尺寸数字。
(3)①是样冲,常用于钻孔前划线定位;②是平口钳,常固定大的或厚的工件,薄钢板加工宜用手钳;③是夹头钥匙,用于钻孔时固定钻头。故答案为:②;
(4)连接件的测试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试,放置不同类型的钓鱼杆测试撑杆的承重性能是对撑杆的测试,不是对连接件的测试。故答案为: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草图的设计、金工和木工常用的工具的使用、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 /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通用技术冲刺预测卷(六)
一、选择题
1.(2019·浙江模拟)某公司采用新型材料模块化建房,不到3小时就可以建造起两层房子,整个过程中见不到水泥和建筑垃圾,听不到噪音。房子可以个性化定制,具有多种组合方式。模块化集成建筑彻底颠覆了传统房屋建造与不可循环的模式,易于运输、安装、拆迁、重复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模块化建房技术提高了建房的效率,体现了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B.模块化集成建筑彻底颠覆了传统房屋建造方式,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C.易于运输、安装、拆迁、重复使用,体现了模块化建房技术的综合性
D.建筑过程中见不到水泥与建筑垃圾,消除了模块化建房技术的两面性
【答案】B
【知识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技术的目的性、综合性、专利性、两面性、创新性
【解析】【解答】技术发展人的作用是指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实现,A错误;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模块化集成建筑与传统房屋建造方式不同,是种技术革新,B正确;技术的综合性指的是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C错误;技术的两面性指的是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技术的两面性不能消除,D错误。故答案选B。
【分析】本题考查技术对人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
2.(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一款可折叠的户外烧烤架。下列对烧烤架的评价中,不恰当的是(  )
A.炭盆通风口设计,使得炭充分燃烧,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B.两侧调料板竖起可挡风,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C.折叠后能储物,节省空间,主要考虑了环境的因素
D.用铰连接实现折叠,主要考虑了物的因素
【答案】A
【知识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设计的一般原则;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
【解析】【解答】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是对人来说能够提高效率,炭盘通风口设计,使得炭充分燃烧,并不能说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A错误。故答案选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设计的一般原则、产品设计分析的三要素。
3.(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为一款“中西合璧”的餐具,具有刀和叉的功能,也可作为筷子使用。下列关于该产品的设计分析和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副餐具融合多种功能,体现了设计的实用原则
B.采用食品级塑料制造,主要是从“人”和“物”的角度考虑
C.餐后清洗和收纳均较便捷,体现了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D.叉子头部没有尖锐突出部分,主要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答案】C
【知识点】在设计中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设计的一般原则;产品的评价;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
【解析】 【解答】餐后清洗和收纳均较便捷,体现设计的实用原则而不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设计分析的三要素和设计的一般原则。要学会从“人”“物”“环境”三个方面去分析。“物”指物的造型、功能与材料等。设计的实用原则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尽可能选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变废为宝。
4.(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某模型的三视图,其中漏标的尺寸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案】D
【知识点】三视图
【解析】【解答】本题图中少标了Φ15的通孔圆心的定位尺寸、俯视图底部的宽度、左视图右侧的高度及底部右侧的长度,共4处。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简单形体的尺寸标注。漏标尺寸一般从形体总体尺寸、定位尺寸、定形尺寸等三个角度进行观察是否漏标。
5.(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一种摇臂钻床,电机转动带动丝杠旋转能使摇臂升降。摇臂高度在升高过程中,丝杠和立柱的主要受力形式是(  )
A.丝杠受扭转、受拉,立柱扭转
B.丝杠受弯曲、受压,立柱扭转
C.丝杠受扭转、受压,立柱受弯曲
D.丝杠受扭转、受拉,立柱受弯曲
【答案】D
【知识点】结构的受力
【解析】【解答】丝杠转动,发生扭转形变,同时丝杠受到摇臂的向下的拉力,立柱受摇臂侧向拉力有发生弯曲形变的趋势。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结构的受力分析。在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时要看研究对象受力后的变形情况,要注意受压和受弯曲、受压和受剪切这些力之间的区别。
6.(2017高三上·浙江模拟)小明使用台钻按照冲眼、装夹工件、装夹钻头和钻孔的顺序在一块薄钢板上钻直径为5mm的孔时,下列工具中,不一定需要用到的是(  )
A. 夹头钥匙
B. 麻花钻头
C. 样冲
D. 平口钳
【答案】D
【知识点】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解析】 【解答】夹头钥匙用来紧固钻头,A正确;钻孔用麻花钻头,B正确;冲眼用到样冲,C正确;由于是薄钢板,可以用手钳夹住钢板钻孔,D错误。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钻孔工艺。
7.沪杭高铁建设中采取了许多优化措施,下列高铁系统优化措施是以安全为目标的是(  )
A.采用宽敞、明亮、绿色的环保车厢
B.全路段封闭,全程监控
C.缩短发车时间间隔,增大载客流量
D.车厢内实时显示列车运行速度
【答案】B
【知识点】流程优化过程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8.(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一种气动机械手的结构图和工作流程图,通过推料气缸、升降气缸、夹紧气缸、伸缩气缸和摆动气缸的作用,机械手能不断的将工件从工作台搬运到传输带上去。下列关于气动机械手工作流程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手爪夹紧与手臂左摆属于串行环节
B.没有两个环节属于并行环节
C.机械手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流程中的环节
D.工件推出与接下来的手臂伸出时序不能颠倒
【答案】D
【知识点】时序、环节;流程分析
9.(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是一个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的示意图。主要由地感线圈,车辆检测器,开关控制模块,计算机,抓拍擾像机,通信转换器等组成。系统的工作过程是:当红绿灯中的红灯亮时,地感线圈就开始工作,当有车辆交通违章时,车辆检测器检测到相关信号,触发一个开关信号输入到开关控制模块,模块将其转为485信号通过485线路传至485转换器,再将信号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立即启用抓拍摄像机对闯红灯车辆进行实时抓拍,抓拍下来的照片将进行保存,利用网络传输至交通管理教据库中心,作为违法查询的证据。请根据示意图和上述说明。
(1)下列关于该闯红灯自动抓拍控制系统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控制方式属于闭环控制 B.被控对象是抓拍摄像机
C.输入量是红绿灯的红灯信号 D.控制器是计算机
(2)该系统只能对闯红灯车辆进行实时抓拍,不能够实现对禁左、禁右、压线、变道、逆行等违章行为的记录。为了让系统能对各种违章行为都能抓拍记录,现需要对系统进行优化。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增加抓拍摄像机的数量,对每一种违章行为分别进行实时抓拍
B.增加人工检测环节,对各种违章行为进行人工抓拍
C.在线圈检测模式的基础上,增加视频检测模式,对智能交通摄像机拍摄的实时视频进行分析,抓拍并记录各种违章行为
D.将抓拍摄像机换成高清抓拍摄像机,提高成像质量
【答案】(1)B
(2)C
【知识点】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控制的手段和方法;简单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解析】【解答】(1)该闯红灯自动抓拍控制系统不存在反馈环节,属于开环控制系统,A选项错误;被控对象是抓拍摄像机,B选项正确;输入量是检测到的车辆交通违章信号,C选项错误;控制器是开关控制模块,执行器是计算机,D选项错误。故答案选B;
(2)为了让系统能对各种违章行为都抓拍记录,需要对车辆的行驶情况进行实时拍摄,因此增加视频检测模式能实现系统优化。C选项正确。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控制的手段和方式的判断、开环控制系统的分析及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开环与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有无反馈;是否对当前控制起作用。开环控制一般是在瞬间就完成的控制活动,闭环控制一定会持续定的时间,可以借此判断反馈环节。
二、非选择题
10.(2019·浙江模拟)
如图a所示是某个零件。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钢块加工成这个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以下环节:A.
钻孔;B. 划线;C. 锉削;D. 冲眼;E. 锯割。
请分析该零件的加工环节,回答以下问题:
(1)合理的加工流程为:B→   →   →   →C(在横线处填写加工环节的序号);
(2)小明加工该零件时,加工图中凹槽需要的工具是   (在“A .板锯;B .平口钳;C .钢丝锯”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3)图b为该零件的三视图,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二条图线(超过二条图线扣分)。
【答案】(1)D;A;E
(2)B
(3)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三视图;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简单流程设计
11.(2019·浙江模拟)
小明发现他爸爸去钓鱼时每次要撑很久的鱼竿,手臂很容易疲劳,于是找来一个钓鱼竿支架,想把鱼竿放置在支架上钓鱼,以解放自己的双手。该支架(如题图所示)由三部分组成:地插、圆柱形支杆和圆柱形撑杆(直径16)。由于支架的使用年限太久,支杆与撑杆之间的连接件已损坏,导致支杄与撑杆分离,无法支撑鱼竿。现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连接件用来连接支杆和撑杆,设计要求如下:
A. 连接件安装方便,牢固可靠;
B. 支杆和撑杆之间可以实现45度角度可调,并且具有锁紧功能;
C. 支杆和撑杆上不允许进行任何加工;
D. 主要材料选用薄钢板,其他配件自选
请根据描述和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为   (在“①观察日常生活;②收集与分析信息;③技术试验与技术研究”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①画出连接件的设计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②在草图上标注连接件的主要尺寸;
(3)制作连接件时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4)以下关于连接件的测试不恰当的是   。
①连接好后测试支杆和撑杆是否可以实现0~45度角度可调;
②放置不同类型的钓鱼竿测试撑杆的承重性能;
③调整角度后固定连接件,测试其固定的可靠性。
【答案】(1)①
(2)如图所示:
(3)②
(4)②
【知识点】简单技术试验的设计与实施;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简单的草图;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木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形体的尺寸标注
【解析】【解答】(1)小明发现问题的方法属于观察日常生活。故答案为:①;
(2)设计要紧扣题目的设计要求,可实现45°调节,具有锁紧功能、连接件安装方便、结构牢固等,方案有很多,只要能实现功能就行。尺寸一定要标注在草图上,要有尺寸界线、尺寸数字。
(3)①是样冲,常用于钻孔前划线定位;②是平口钳,常固定大的或厚的工件,薄钢板加工宜用手钳;③是夹头钥匙,用于钻孔时固定钻头。故答案为:②;
(4)连接件的测试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试,放置不同类型的钓鱼杆测试撑杆的承重性能是对撑杆的测试,不是对连接件的测试。故答案为:②。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草图的设计、金工和木工常用的工具的使用、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