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4 11:47:36

文档简介

庐江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达一万多处,以下能够体现中
华文明起源特征的是
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文化遗址分布图
A.世界最早
B.多元一体
C.农业发达
D.相互补充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规模一般只有几千人,而战国时期的一场战役往往动员几万甚至几十万
人。这种变化主要得益于
A军事技术的发展B.兵法谋略的进步C.兼并战争的需要D.小农经济的形成
3.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地理位置上看,两晋的都城位于北方的称为西晋;位于南方的称东晋。然
而,后来与两晋地理位置相近的两宋,则不称为西宋和东宋。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少数民族政权崛起于北方
B.南方经济赶上并超过北方
C,政治中心转换是东西之争
D.文化竞争中北方落后南方
4.唐玄宗命僧一行编撰新历法,僧一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天文实测,首次推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
度,玄宗“为一行制碑文,亲书于石”。这
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B.沿用了传统的科技方法
C,源于大一统政治的推动
D.反映了佛道融合的趋势
5.《松漠纪闻》记载,有人为辽道宗讲《论语》,“…至‘夷狄之有君’,疾读不敢讲。道宗日:‘上世
獯鬻、猃狁,荡无礼法,故谓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卒令讲之。”据此可知,
辽统治者
A.用礼来区分中国和夷狄
B.效法中原开展封建化改革
C.认为中原政权就是中国
D.强调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6.宣政院是一个常设的中央管理机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政务,与中书省、枢
密院、御史台并立,长官由帝师(藏族)、重臣(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贵族担任。该机构的设立
A,践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排斥汉人造成民族矛盾激化
D.牵制中书省形成权力的制衡
庐江县高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4页)
7.明清时期,针对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政府采取的有效对策是
A.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改革
B.引进并推广什薯玉米等高产作物
C.“两税法”使人身控制开始松弛
D.历届政府厉行是荒以及围湖造田
8.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率居民和安居乐业的
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
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
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则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英国发动对华侵略的正当性
B.是为了实现对华的资本输出
C.英国标榜所谓人权的虚伪性
D.中国民众是抵抗侵略的主力
9,依据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洋务运动」
需蒙配的
粉瓷州金
静随

四经裂
A实业救国运动的产物
B.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达成自强求富的目标
D.诞生了第一批产业工人
10.下表为近代某一时期当地民众的言论。与之相关的是
言论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湾人民告中外书
往事何堪说?征衫血泪斑。…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丘逢甲《往事》
吾生爱大侠,慷慨报国仇。国仇今未报,男儿死不休。
连横《招侠》
A.全民族抗战期间民众英勇抗日
B.台湾民众渴望结束分裂的愿望
C.台湾民众朴素强烈的民族情感
D.台湾民众抵抗荷兰的殖民统治
11.辛亥革命爆发之初,安徽的革命党曾敦促巡抚朱家宝宜布独立,但朱家宝说道:“家宝食清之?
死清之事,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之后,袁世凯发来密电,让其顺应潮流,他才宜布独立。此事
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革命严重脱离基层人民群众
B.辛亥革命没有结束封建帝制
C.革命伊始即隐藏失败的危机
D.辛亥革命没有实现移风易俗
12,1935年1月,伍修权在参加某次会议期间作《七律·历史转折》一诗:“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
苍花别红都。强渡洲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
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此次会议
A.成为了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彻底结束了“左”倾在党中央统治
C.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D.解决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庐江县高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4页)庐江县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历史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8 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B C A B B C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C A D D C C
17.(22 分)
(1)特征:明初,以朝贡贸易为主,私人贸易受到严格限制;明中后期,走私贸易兴
起;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对外贸易中以丝绸等生活必需品为主,有较强的竞争力,
对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占用重要地位。(6 分,任 3 点即可)
原因:明初实行海禁政策;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江南地区的丝织业等发展较快,资本
主义萌芽产生。(6 分)
(2)原因:上海是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进出口贸易占比大;地理位置优越,是内陆
水道与海上航线的交汇点;外资企业获利丰厚的刺激,洋务运动支持引导。(6 分)
影响: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对外资
入侵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壮大了工人阶级的队伍。(4 分)
18、(12 分)
【提示】示例一
论题:劳动教育的主体由民间转变到官方。
阐述:具体阐述围绕以下三个时期相关史实进行论证:
春秋战国时期的劳动观念提出的主体在民间;
民国以后教育主体向官方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大力发展和推广劳动教育。
示例二
论题: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阐述:首先说明墨子思想的涵义,指明其蕴含尊重劳动人民与劳动成果的现实意义;
其次说明民国的劳动教育对当今教育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最后说明当今劳动教育得到重视和推广,培养了建设国家的人才、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国家教育体系的完善。
19、(18 分)
(1)观点:法治思想、实行君主专制。(2 分)
影响:有利于诸侯国实现富国强兵,取得争霸优势;奠定了中国法治思想的基础,影响
深远。(2 分,任 1 点即可)
(2)特征:崇尚西方生活方式。(2 分)
因素:西方文化的传入;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影响;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等广泛
传播。(4 分,任 2 点即可)
(3)意义: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
动了现代化进程,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复兴。(6 分)
举例:如: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
大理论问题,成为思想解放的又一次宣言书,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改革
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 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命题人:张东锋(庐江中学) 夏仓友(庐江二中)审题人:周俊华(泥河中学)
1
{#{QQABaQIAogAoAAJAAAhCEwWICEIQkAAACIoOhEAMMAAAyA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