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七章 科学与社会发展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第1节 科学就是力量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知道科学的探究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有效方法;知道科学精神是维系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中要提倡和使用科学方法;
探究实践:通过材料来分析和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
态度责任:弘扬科学精神;初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观念。
新知导入
屠呦呦:宁波人的骄傲
屠呦呦,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浙江宁波人。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新知导入
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活动。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与科学息息相关。科学给了我们洞察自然界的精确工具。
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科学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
新知讲解
一、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1、科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活动。
2、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
科学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较晚的一类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最高层次和最为独特的成就。在众多的文化形态中,只有科学才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现象精确
而有效的工具。科学使人类对
自然界的认识就愈来愈正确,
愈来愈深入。
阅读:
人类对自然界物质组成认识的进化
在神话和宗教中,自然界的万物都被归结为“神的创造”。后来宗教将神话的神创论精致化,基督教在《创世纪》中,描绘出一幅上帝在7日之内分门别类地创造万物和人的图景,其中万物之间在组成上并无什么统一性、规则性。
到了公元前6世纪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主张对自然界作本原性的探索。所谓本原即是指,存在着这样一种东西,自然界中的万物由它而存在,最初由它而生成,毁灭后又复归于它。万物虽然性质多变,但实体却始终如一,这种东西就是万物的元素和本原。公元前3世纪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把“土”、“水”、“气”、“火”这四种元素作为地球上万物的本原,试图说明自然界物质组成的统一性、规则性。虽然今天人们并不认同这种结论,但是他用自然界的物质说明自然界万物的组成和起源,这对“神创造万物”的说法起到一种釜底抽薪、从而架空了神的作用。这种跨越是人类认识自然上的一种进步。
近代之后,科学得到迅速的发展。17世纪英国化学家波义耳科学地定义了“元素”的概念,认为土、水、气、火并不是化学元素。到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科学探究,确证了所谓的“气”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氧气、二氧化碳等具有不同化学性质气体的混合物;“火”则是物质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产生的光和热;“水”也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今天科学已告诉人们,地球上的万物是由100余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科学家还通过对恒星演化的研究,揭示了这100余种元素的起源和演化的规律。科学的元素理论被公认为是揭示自然界物质组成的最高知识成就。
新知讲解
3、科学促进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1)对自然界物质组成认识的进步:
神创造万物
→万物是“土、水、气、火”四种元素构成
→万物是由100余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科学的元素理论被公认为是揭示自然界物质组成的最高知识成就。
(2)同样,关于自然界的结构、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科学知识在人类认识史上都有类似的情况。
新知讲解
二、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1、科学探究要使用科学方法:
科学之所以能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的最高知识成就,原因之一就是: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中提倡和使用科学方法。
2、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科学地办事”提供参考。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3、重视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良好的方法而增长、促进这种才华。
4、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①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大量有关自然现象的经验事实、数据;②对这些经验事实、数据进行归纳推理,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科学假设;③用类似的实验去检验所得假设的正确性,使其成为定律;④人们根据这些科学定律去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当初要解决的问题。
在科学探究中虽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方法论路径,但是应该遵循某一种合理的方法论路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新知讲解
三、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
1、科学探究的目的: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本质。
2、科学探究需要科学精神: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项艰巨的认知活动。科学研究需要经历磨难,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和维系。
科学精神也称为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阅读:
徐霞客的探究精神
徐霞客(1587—1641),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记》是目前保存下来的他大部分旅游记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而系统地探索岩溶地貌的地理学巨著。
徐霞客自22岁开始出游,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及当时十四个省区。他在野外生活中,“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
程期,不求伴侣”,“旅泊岩栖,忍饥耐寒”,
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非同寻常的困难,取得了无
数珍贵的实地考察资料。旅途中,三次遇盗,四
次绝粮,但他毫不动摇。直到他55岁那年身患重
病,才被送回家乡,第二年去世。他把毕生精力
献给了地貌考察事业。
徐霞客
新知讲解
3、科学精神是一种文化素质:
弘扬科学精神的积极意义不限于科学界,科学精神可以深化或外化为一般人类文化精神,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文化素质。
弘扬科学精神,对人们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小资料:
公民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弘扬哪些科学精神
活动:
观看视频,试一试,议一议其中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深入思考:
①力的作用效果;
②液体压强;
③……。
(点击图片播放)
随堂练习
1、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
D.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
随堂练习
2、当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
B.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C.拉尼娜现象频发
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
随堂练习
3、科学来自生活实践,但又高于生活。要正确的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B.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
C.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D.在已积累的科学知识基础上,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
B
随堂练习
4、计算机运行的基础是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指在在一块极小的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超过10万个,或门电路数超过万门的集成电路,主要用于计算机制造存储器和微处理机。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目前,我国正处于技术攻关的关键时刻,据媒体报道,国产14纳米(nm)芯片2022年年底可以实现量产,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计算机是信息传递的工具
B.互联网运行需以能量来驱动
C.信息传递主要以符号、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进行
D.14nm=1.4×10-5m
D
随堂练习
5、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
C
随堂练习
6、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下列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
A.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
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
C.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
D.核电站废水直接排入海洋
D
课堂总结
1、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2、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3、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
4、公民都应该具有热爱自然的情感、求实求真的精神、科学办事的态度、进取负责的品格。
板书设计
7.1 科学就是力量
1、科学知识: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2、科学方法:开启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3、科学精神:维系探究的动力;
公民的科学素养
①热爱自然的情感
②求实求真的精神
③科学办事的态度
④进取负责的品格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4、预习下一课时主要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九下科学§7.1科学就是力量教学设计
课题 7.1科学就是力量 单元 七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下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华师大版九下第七章第1节。本节主要介绍科学探究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有效方法,以及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科学精神可以深化或外化为一般人类文化精神,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文化素质;弘扬科学精神,对人们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节拟用1课时完成。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知道科学的探究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有效方法;知道科学精神是维系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中要提倡和使用科学方法;探究实践:通过材料来分析和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 态度责任:弘扬科学精神;初步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观念。
重点 利用科学精神,进行科学探究,获取科学知识;
难点 能举出相应的实例进行说明“科学就是力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屠呦呦:宁波人的骄傲屠呦呦,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浙江宁波人。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过渡:屠呦呦的成就利益于她崇尚科学,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活动。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与科学息息相关。科学给了我们洞察自然界的精确工具。 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科学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一、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1、科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活动。 2、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 科学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较晚的一类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最高层次和最为独特的成就。在众多的文化形态中,只有科学才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现象精确而有效的工具。科学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就愈来愈正确,愈来愈深入。 阅读:人类对自然界物质组成认识的进化 3、科学促进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1)对自然界物质组成认识的进步: 神创造万物 →万物是“土、水、气、火”四种元素构成 →万物是由100余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科学的元素理论被公认为是揭示自然界物质组成的最高知识成就。 (2)同样,关于自然界的结构、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科学知识在人类认识史上都有类似的情况。 二、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1、科学探究要使用科学方法: 科学之所以能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的最高知识成就,原因之一就是: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中提倡和使用科学方法。 2、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科学地办事”提供参考。 视频: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重视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良好的方法而增长、促进这种才华。 4、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①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大量有关自然现象的经验事实、数据;②对这些经验事实、数据进行归纳推理,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科学假设;③用类似的实验去检验所得假设的正确性,使其成为定律;④人们根据这些科学定律去说明自然现象,解决当初要解决的问题。 在科学探究中虽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方法论路径,但是应该遵循某一种合理的方法论路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三、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 1、科学探究的目的: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本质。2、科学探究需要科学精神: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项艰巨的认知活动。科学研究需要经历磨难,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和维系。 科学精神也称为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阅读:徐霞客的探究精神3、科学精神是一种文化素质: 弘扬科学精神的积极意义不限于科学界,科学精神可以深化或外化为一般人类文化精神,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文化素质。 弘扬科学精神,对人们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小资料阅读:公民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弘扬哪些科学精神 活动:观看视频,试一试,议一议其中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 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然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逐渐进步的,其中科学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认识自然需要科学的方法,科学办事才有效以徐霞客的探究精神说明探究需要科学精神,并鼓励学生重视科学精神,逐渐培养科学精神。
课堂练习 1、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彰显大国责任和担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使用一次性餐具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 D.垃圾分类回收处理2、当前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D ) A.厄尔尼诺现象肆虐B.大地震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C.拉尼娜现象频发D.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采取掠夺式的使用3、科学来自生活实践,但又高于生活。要正确的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B.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C.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D.在已积累的科学知识基础上,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4、计算机运行的基础是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指在在一块极小的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超过10万个,或门电路数超过万门的集成电路,主要用于计算机制造存储器和微处理机。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目前,我国正处于技术攻关的关键时刻,据媒体报道,国产14纳米(nm)芯片2022年年底可以实现量产,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计算机是信息传递的工具B.互联网运行需以能量来驱动C.信息传递主要以符号、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进行D.14nm=1.4×10-5m5、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C )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6、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下列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D ) A.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C.利用超级计算机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D.核电站废水直接排入海洋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2、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3、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 4、公民都应该具有热爱自然的情感、求实求真的精神、科学办事的态度、进取负责的品格。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版九下§7.1科学就是力量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2、知道科学的探究是人们认识自然的有效方法;
3、知道科学精神是维系科学探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高成就
1、科学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较 的一类文化现象,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为今天人类文化 和 的成就。它是一种只有在 才可能得到发展的甚为精致的成果。
2、在众多的文化形态中,作为知识系统,只有 才为人类提供了认识自然现象 的工具。
3、科学的元素理论被公认为是揭示 的最高知识成就。
知识点2、科学方法是开启大自然奥秘之门的钥匙
1、科学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的 成就,重要原因之一,是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中提倡和使用 ;
2、科学家普遍认为,在科学探究中虽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方法论路径,但是应该遵循某一种 路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知识点3、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
1、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 ;这种规律是隐藏在表象背后的 。
2、科学家在从事艰辛的科学探究工作时,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和维系,这种精神就是 。科学精神也称为科学的 、 与 ,它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
3、科学精神可以深化或外化为一般 精神,是每一个社会公民应具备的一种重要的 素质。弘扬科学精神,对人们形成 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4、公民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弘扬的科学精神:一是具有 的情感;二是具有 的精神;三是具有 的态度;四是具有 的品格。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下列有关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B.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
D.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只有积极作用,没有负面影响
例题2、如图是今年2月11日微信朋友圈中出现的一种传言。针对这一网络传言,同学们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你不赞同的是( )
A.微信上网络传言很多,我不相信
B.上网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分析甄别信息真伪后思考判断
C.对竖立的扫把受力分析,根据扫把竖立需要的条件来推断
D.改天再用扫把来做该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这个说法的对错
例题3、2023年7月,中国公布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2030年前把航天员送上月球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月球上看到的地球美丽吗
B.如果有水和空气等适宜条件,月球土壤本身适合种植蔬菜吗
C.在月球上适合提供给科研试验站的能源有哪些种类
D.如何利用月球自身资源获得水和氧气
例题4、“科学并不神秘,发明就在身边。”科学中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往往都属于那些留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人。下列发明或发现与相关的科学家对应错误的是( )
A.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 B.瓦特:好奇于沸水顶起壶盖改进了蒸汽机
C.琴纳:发现挤奶工不得天花发明接种牛痘 D.达尔文:按生物特征创造了双名制命名法
例题5、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请根据下列文段中介绍的情况,填写后面的空格。
(1)面对罗马教会的强权,哥白尼顽强地说自己终于推动了地球;伽利略坚持认为地球在转动。这体现了科学家们的实事求是、 、 、 的精神。
(2)居里夫人(M.S.Cure,1867~1934),两次获得若贝尔奖。这些伟大的成功者皆源于她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长期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她和丈夫发现的“镭”是在简陋的棚屋里辛苦工作四年提炼出来的。这体现了科学们 、 、 的精神。
(3)爱因斯坦和玻尔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量子力学大论战,而这种学术之争并未影响两位科学泰斗的友谊。在解答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玻尔等人逐渐完善了量子力学体系。这体现了科学家们善于 ,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 自己的错误观点。
三、随堂练习:
1、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精神具体表现在( )
A. 创新 B.探究 C. 勤奋 D.吃苦
2、下列属于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是( )
A.吸收精神 B.坚持性
C.独立性 D.对材料的操作、工具的使用
3、关于对“科学探究”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提倡交流合作的精神
B. 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就不应该再去怀疑
C. 对自己的猜想,应设计相应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D. 实验时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还应该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4、下列关于科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线在大气层中的反射而产生的自然现象
B . 电磁炉加热是直接利用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C . 烧水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烫伤可能更严重
D . 行星自身会发光并环绕恒星公转
5、关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正确的是( )
A. 引导学生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B. 通过原理的讲解,让学生明了
C. 学习身边的事物,太费时费力
D. 重点是掌握原理和知识,兴趣是次要的
6、下列各项正确揭示科学的本质的是( )
A. 科学并能在实践中产生的知识 B. 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
C. 科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 科学是各种知识的总和
7、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存在着难与易的关系,树立科学精神是科学学习的最高要求
B.科学精神不能用归纳的方法分成若干条目,它体现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普及之中
C.科学精神是掌握了科学知识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
D.科学精神包含着社会正义和良知,纳粹毒气专家不具备科学精神
7、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请根据下列文段中介绍的情况,填写后面的空格。
(1)面对罗马教会的强权,哥白尼顽强地说自己终于推动了地球;伽利略坚持认为地球在转动。这体现了科学家们的实事求是、 、 、 的精神。
(2)居里夫人(M.S.Cure,1867~1934),两次获得若贝尔奖。这些伟大的成功者皆源于她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长期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她和丈夫发现的“镭”是在简陋的棚屋里辛苦工作四年提炼出来的。这体现了科学们 、 、 的精神。
(3)爱因斯坦和玻尔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量子力学大论战,而这种学术之争并未影响两位科学泰斗的友谊。在解答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玻尔等人逐渐完善了量子力学体系。这体现了科学家们善于 ,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 自己的错误观点。
四、课后练习:
1、下列有关科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因为耐高温,比铝轻,被称为“太空金属”
B.闪电是暴风云底层的阴电荷与其在地面产生阳电荷通过传导体连接上而产生出一道闪光
C.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9%的无机高分子纤维
D.艾滋病毒将人体内的红细胞作为攻击目标
2、下列关于我国航天科学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运载火箭主要以“长征”系列命名 B. 中国载人飞船主要以“神舟”系列命名
C. 中国探月工程主要以“嫦娥”系列命名 D. 中国载人空间站主要以“天舟”系列命名
3、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环境保护问题,下列不需要化学科学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南极上空臭氧空洞 B.大气污染 C.全球气候变暖 D.噪音
4、2023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大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治理,改善环境状况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对生态文明建设无意义
C.开展卫生厕所建设,解决生活污水问题
D.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治理大气污染
5、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下列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 )
A.“蛟龙号”7 062 m海试成功 B.“天舟五号”与中国空间站对接
C.利用机器人扫地 D.网络给青少年健康带来影响
6、下列事物的变迁不能反映科学改变人们生活的是( )
A.唐诗→宋词→元曲 B.电话→寻呼机→手机
C.留声机→随身听→MP3 D.煤炉→燃气灶→电磁炉
7、图中千沟万壑的“面孔”,表明长期的人类活动,造成了当地严重的( )
A. 水土流失 B.湖泊萎缩 C.凌汛危害 D.城市化问题
(第7题图) (第8题图)
8、如图中的斜线所表示区域以茂密的原始雨林、多样的民族风情等发展了旅游业,促进了区域发展.甲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流河,其在我国境内开发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兴建水坝,开发水能资源
B.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资源
C.建设巨型水库,将水调往西北、华北
D.整治航道,发展航运,加强与邻国的经贸合作
9、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
10、修正带涂在纸上可以遮盖错字,但研究发现,修正带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对此,我们可获得的启示是( )
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
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
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
11、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1)在大量耗用各种能源时,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有 ;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有 。(填序号)
①柴薪 ②煤炭 ③石油 ④天然气 ⑤水能 ⑥风能 ⑦太阳能 ⑧地热能
(2)某市城区正在进行天然气工程建设,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小刚同学收集了如下两组有关数据:
热值q/J m﹣3 当地价格/元 m﹣3 每户月平均用气量/m3 更换灶具费用/元
煤 气 约4×107 9 6 0
天然气 约8×107 15 3 70
请你决策: (填字母)。
A. 继续使用煤气 B. 更换使用天然气
简单说明你作出这种决策的理由: 。
12、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材料一: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其化学式是CH4·8H2O,它是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物经过细菌的分解作用,在高压低温环境下,最终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材料二:2021年6月28日,世界上在建规模第一、技术难度最高的白鹤滩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整个机组发出的电力将主要送往浙江和江苏。电站一台机组的发电量相当于整个新安江水电站的发电量,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达600亿千瓦时。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水合物(化学式是 CH4·8H2O)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材料中海底地层深处的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属于 (填“自养”或“异养”)。
(3)根据测算,1m3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m3的天然气。已知天然气热值q天然气=8.4 ×107J/m3,水的比热c水=4.2×10 3J/(kg·℃),则1m3可燃冰玩全然生产生的热量可以使 kg的水从20℃加热到 100℃。
(4)“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清洁能源,从环境保护角度,你是否支持大规模开采使用,并说明理由。
(5)以煤电为基准,每发一千瓦时电大约排放1千克的二氧化碳。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后,一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 万吨,可以节约标准煤两千万吨。
13、阅读有关科学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材料二】原子结构认识史:
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但也有科学家质疑:原子内部的微粒真的无限可分吗?
【材料三】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为了更深入观察微观世界,人们不断地发展显微技术。随着科技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将人类对生物的认识推进到更微观的层次……
(1)伽利略观点的研究对象是“运动的物体”,牛顿观点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比较牛顿和伽利略的观点,牛顿的研究对象除了关注“运动的物体”外,还包括了 。
(2)科学家在探索原子结构内部奥秘时,在不断的实验中重建模型,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B.模型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不可改变
C.建立模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
(3)显微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下列属于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好处 。
A.塑料的发明使环境污染加剧 B.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便信息处理
C.手机的发明,使人们方便交流 D.高铁的应用,缩短了人们时空距离
(4)根据以上信息,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14、“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享环保低碳生活” 。《宁波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规定本市生活垃圾以厨 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为基本分类标准。研究表明,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从电 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和水源,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对人的神经、消化、泌尿、运动等 多个系统也会造成严重损害。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废旧电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 大蒜、废旧电池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一节废旧电池,将外壳锯开露出内容物;②在 A 、B 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大蒜,加入等量清水没过大蒜底部;③在 A 培养皿中放入锯开的废旧电池,B 培养皿不放电池;④将 A、B 培养皿放置在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地方培养一周,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
培养皿 有无电池 生长情况
A 有废旧电池 根部生长受到抑制,大蒜及蒜根腐烂、长势差
B 无废旧电池 生长正常
【交流讨论】
(1)两组装置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 目的是 。
(2)比较 A 、B 两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为了完成本次实验探究主题,你认为兴趣小组接下来的操作是: 。
(4)【生活应用】
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下图所示四个垃圾箱中的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 晚 最高层次 最为独特 特殊条件下 2、 科学 精确而有效
3、 自然界物质组成
知识点2、
1、 最高知识 科学方法 2 合理的方法论
知识点3、科学精神是维系探究的动力
1、 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 本质。 2、 科学精神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3、 人类文化 科学文化 科学、文明、健康
4、 热爱自然 求实求真 科学办事 进取负责
二、例题讲解:
例题1、D
解析:科学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故A正确。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故B正确。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人们发现了许多自然的奥秘。故C正确。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影响。故D错误。故应选D。
例题2、A
解析:AB、网上传播的信息很多,有真有假,不能一概而论都不相信,而是要对资料相关信息加以收集,并对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后作出相应的结论;故A错误;B正确;C、扫把能够立起来,说明受力是平衡的,对扫把进行受力分析,看能否满足,即可知道扫把是否真的能立起来;故C正确;D、传言表示只有这一天扫把能够立起来,那么可以在第二天重新做这个实验,观察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故D正确;故A符合题意。
例题3、 C
解析:A. 月球上看到的地球美丽吗 不属于科学问题;B. 如果有水和空气等适宜条件,月球土壤本身适合种植蔬菜吗 属于科学问题;C. 在月球上适合提供给科研试验站的能源有哪些种类 ,属于科学问题;D. 如何利用月球自身资源获得水和氧气 属于科学问题;故C符合题意。
例题4、D
解析:A: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正确。B:瓦特:好奇于沸水顶起壶盖改进了蒸汽机,正确。C:琴纳:发现挤奶工不得天花发明接种牛痘,正确。D: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名制命名法 ,故D错误。故D符合题意。
例题5、(1)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 (2)孜孜不倦;刻苦认真;敢于坚持真理
(3)合作与交流;修正或放弃
解析:(1) 面对罗马教会的强权,哥白尼顽强地说自己终于推动了地球;伽利略坚持认为地球在转动。这体现了科学家们的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2) 居里夫人(M.S.Cure,1867~1934),两次获得若贝尔奖。这些伟大的成功者皆源于她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长期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她和丈夫发现的“镭”是在简陋的棚屋里辛苦工作四年提炼出来的。这体现了科学们孜孜不倦、刻苦认真、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爱因斯坦和玻尔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量子力学大论战,而这种学术之争并未影响两位科学泰斗的友谊。在解答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玻尔等人逐渐完善了量子力学体系。这体现了科学家们善于合作与交流,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三、随堂练习:
1、A 2、A 3、B 4、C 5、A 6、B 7、D
8、(1)尊重客观规律、不迷信权威、敢于坚持真理;(2)孜孜不倦、刻苦认真、敢于坚持真理;
(3)合作与交流、修正或放弃。
四、课后练习:
1、B 2、D 3、D 4、B 5、D 6、A 7、D 8、A 9、C 10、B
11、(1)①②③;① (2)B(或者A);更换原灶具浪费,还需要新投入(或从长远看,更经济)
12、(1)有机物 (2)异养 (3)4×104 (4)不支持,甲烷燃烧会产生CO2,大规模开采使用会带来温室效应等问题(或支持,有利于解决能源危机,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保护环境)5)6000
13、(1)静止的物体 (2)A;C (3)B;C;D
(4)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需要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发展需要不断质疑;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
14、(1)控制(单一)变量(2)废旧电池浸出液会影响大蒜的生长
(3)再用其他植物进行多次实验(4)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