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备课人 学科 物理 上课时间
课 题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利用实验探究出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滑动变阻器控制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电源、电阻、开关、导线、电压表、电流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备 注
新课引入:(A,B,C) 问题1:各种用电器的电流大小不同,那么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问题2: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及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 讲授新课:(A,B,C)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提出问题: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存在怎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因为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所以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可能成正比。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电阻的阻值不变,使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 倍地变化,观察并记录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变化。 实验器材及电路设计: 5.实验过程及分析: (1)实验过程:闭合开关前,检查电路中各电学元件的连接是否正确,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 (2)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的变化,如1V、2V、3V等,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中。 (3)整理器材,分析数据: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流和电压,如图所示: 电阻R10 Ω电压U/V1.02.03.0电流I/A0.10.20.3
6.实验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提出问题: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存在怎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因为电压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所以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阻可能成反比。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更换电阻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4.实验器材及电路设计: 5.实验过程及分析: (1)实验过程:闭合开关前,检查电路中各电学元件的连接是否正确,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 (2)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一定,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断开开关,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上述操作。 分析数据 归纳结论: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压U1.5 V电阻R/Ω5.010.015.0电流I/A0.30.150.1
三、典例精析:(1-3:A,B,C)(4:A,B) 例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阻成__________。 例2、在保持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如果R的阻值为10Ω,通过他的电流为0.3A,若R的阻值为15Ω,那么通过他的电流为_________。 例3、一根导线两端的电压是3V时,导体中的电流为0.6A,如果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和电阻都增加2倍;B.导体中的电流不变,电阻增大2倍; C.导体中电流增大2倍,电阻不变;D.导体中的电流和电阻都不变。 例4、图中,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 四、当堂练习:(A,B) 1.已知R1=3R2,分别把R1、R2接到6 V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比 I1∶I2等于( ) A.1∶3 B.3∶1 C.2∶1 D.4∶1 2.下列关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大的电路中电流一定大 B.电阻大的电路中电流一定小 C.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无关 D.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无关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17.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作业布置: 练习册相关题目,基础练习(A,B),达标练习(A)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