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物理试题
(90分钟,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位同学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上学。小张骑电动车以24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王以4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山地自行车全力前进,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0. 42k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李速度最大 B. 小王速度最大
C. 小张速度最大 D. 三人速度一样大
2. 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晚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③④正确
C. 只有②③正确 D. 只有①③正确
3. 如图所示,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动,让风高速从前向后吹,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行驶的情形。以下对于该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车模是高速向前行驶的
B. 以车模为参照物,地面是向后运动的
C. 以高速流动的空气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D. 由于车模放在风洞中不动,所以无论选择哪个物体做参照物,车模都是静止的
4.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发现声带在振动,该实验说明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B. 图乙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是不同的
C. 图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的音调逐渐降低
D. 图丁中,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5.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关于此诗句所描述的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底看上去要比实际位置更深
B.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雄鹰展翅高飞时,在平静水面形成的像将变小
D. 在清澈平静的水面看到蓝天白云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6. 同学们在测量鸡蛋的质量前,发现无论怎样都不能将天平调节平衡。当向右盘放入一颗0. 1g小石子时,天平终于平衡了。然后把鸡蛋放在左盘,又向右盘放入一个60g的砝码,天平刚好平衡。则此鸡蛋的实际质量是
A. 60. 1g B. 60g C. 59. 9g D. 无法判断
7.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小
C.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 “油比水轻”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8. 如图所示,光线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
A. 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 B. 甲、乙均是凸透镜
C. 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 D. 甲、乙均是凹透镜
9.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下表中一些气体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估算结果是
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
物质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密度 1. 25 1. 43 1. 98 0. 09
A. 2kg B. 20kg C. 200kg D.
10. 保护视力,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习惯,需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其中一尺指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左右(30—35厘米)。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 乙丁 B. 乙丙 C. 甲丁 D. 甲丙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共12分)
11.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照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雨后彩虹与此现象的形成原理是相同的
B. 实验现象表明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时,红光的偏折程度大于紫光
C. 实验中用白色屏幕的原因是它能反射任何色光
D. 若在白屏与三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红色光带消失,只留下其他颜色的光带
12.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在绘制v—u图像后,该同学不小心碰洒了墨水,导致图像缺失了一部分,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 当物距等于30cm 时,像距等于15cm
C. 根据图像可以推测,当物距足够大时,像距可以小于10cm
D. 当物距是18cm时,光屏上会成放大的像,和投影仪原理相同
13. 把一个铜球放入装满水的杯中,铜球浸没在杯底,测得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是20g。铜球的质量是89g,已知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铜球的体积为
B. 该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C. 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后,球的总质量为99g
D. 已知,则制作一个同质量的铅球,铅球的体积一定小于铜球体积
1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所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 把石块放在水中敲击能听到石块发出的声音,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C. 改变小卡片在梳齿上划动的速度,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色
D. 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减小声音的音调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忽闻水上琵琶声”,琵琶的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弹琴之前“转轴”是为了改变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弦发声的__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小。(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6. 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品,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混合而成,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欣赏价值,几种酒的颜色不同、层次分明,上层酒的密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层酒的密度;下层酒是透明的红色,用白光照射时,这种酒只能让__________光透过;若用吸管将最下面的酒喝掉,这杯鸡尾酒的总密度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 如图是小明探究“质量与体积关系”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的甲液体质量为__________g,甲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乙液体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如果将液体换成酒精,则它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__________区。(选填“I”“II”或“III”)()
18. 图甲是月食图片,月食发生时还会伴随着月掩天王星、日月合璧、红月亮等天文奇观。月食的形成属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能正确描述月食形成原因的是图__________(选填“乙”或“丙”)。为了探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地球上向月球发射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激光”)信号,并记录它返回的时间。
19. 下列光学器具的应用:①照相机、②潜望镜、③幻灯机、④穿衣镜、⑤放大镜、⑥牙医内窥镜、⑦近视眼镜、⑧老花眼镜、⑨汽车后视镜、⑩太阳灶。
属于平面镜的是__________;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__;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__。
四、作图简答题(20题3分,21题6分,共9分)
20.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1.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预警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6. 2级地震,幸运的是,震区许多群众提前收到了手机提示的地震预警而紧急避险,大大减少了人员伤害程度。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提醒,以减小相关区域的灾害损失。
地震波的频率一般在20Hz以下。其波长很长,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能轻松穿透大气、海水、土壤、岩石等物质。由于地震波频率很低,周围环境对其吸收非常小,传播几千公里时,衰减仅为万分之几,所以其传播的距离极远,能传到十几万公里以外。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在地壳中传播速度最快,约为6千米/秒,破坏性最弱。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千米/秒,破坏性较强。当横波与纵波相遇叠加后,会激发出面波。横波和面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
自然界中传播速度最快的就是电磁波了,其速度能达到米/秒。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只需要在纵波到达监测点后,通过网络或信息提醒人们做好抵卸横波和面波的准备即可达到地震预警的目的(如图甲)。研究表明,如果提前3秒预警,可使人员伤亡减少14%;如果提前10秒预警,可使人员伤亡减少39%;如果提前60秒预警,则可使人员伤亡减少95%。
(1)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属于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波__________(选填“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图乙是人和动物的发声、听觉范围,当地震波传来时,能“听”到地震波的是__________。
(3)如图甲,若震源距监测点24千米,距离受灾群众60千米,地震发生后,地震局监测点在__________秒后能接收到纵波信号。收到信号后,地震局立即发出预警,忽略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则受灾群众从收到预警信息到横波到达,可供做应急准备的时间为__________秒。
五、实验探究题(22题7分,23题8分,24题8分,共23分)
22. 如图甲是小红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A、B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白色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丙
(1)选用的白色硬纸板表面要尽可能__________(选填“粗糙”“光滑”)一些,使光在白纸板上发生__________反射,这样我们就能从各个方向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小红同学把硬纸板B沿PQ剪开,将硬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如图乙,发现在硬纸板的__________(选填“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可说明__________。
(3)小红同学用铅笔将图甲中的光线描绘在纸板上后,她让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看到反射光线恰好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
(4)为了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小红同学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测量三次反射角的度数,填写在表格中,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
(5)完成实验后,小红同学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光的传播路径描下来非常不方便,经认真思考,她认为较方便的操作是在光的传播路径上标记两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了,她用到的光学知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传播。
2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操作如下:
(1)实验前,应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__________。
(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可确定出焦距f=__________cm。
(3)调节三者位置,使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保持图乙中透镜、蜡烛位置不变,在透镜和蜡烛间加一个凹透镜,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5)若在图乙中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6)保持图乙中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移动到30. 0cm处时,光屏应移至__________cm处才能得到等大的实像。
24. 下列是测量橙汁密度的实验过程,请根据要求填写。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调节平衡,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
(2)为了测量结果更准确,下列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A. 计算橙汁的密度
B.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C. 烧杯中盛适量的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
D. 调节天平平衡
E. 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橙汁的体积
(3)在测量橙汁和烧杯总质量时,天平平衡时的情形如图乙所示。请你指出操作不妥之处___________。若按照图乙的方式测量,则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
(4)若不用量筒,只需添加一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也可以完成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记为。
b. 向一个烧杯倒入适量橙汁,用天平测出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
c. 向另一个相同烧杯中倒入与橙汁等深度的水(如图丙),用天平测出水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
d. 橙汁的密度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表示)。
六、计算题(25题9分,26题12分,共21分)
25. 10月15日7点,2023烟台马拉松在滨海广场鸣枪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万余名跑者迎着朝阳、吹着海风,在奔跑中传递着速度与激情、快乐和健康。赛事设置马拉松(42. 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 0975公里)和欢乐跑(5公里)三个项目,沿途每隔5km会有提示牌。我校跑步爱好者于老师参加了马拉松
(42. 195公里)项目,他在8:20到达20km提示牌处。求:
(1)于老师从起点到20km提示牌处的平均速度。
(2)若于老师以此平均速度匀速跑完全程(以42公里计算),几点可以到达终点?
26. 入冬以来,我区降雪频繁,大雪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不便,融雪剂的使用也对车辆和路面造成损害。雪后天气回暖期间,环卫工人驾驶洒水冲洗车每天中午对城区道路进行清扫。已知某洒水冲洗车空车质量为5t,该洒水冲洗车装满水后总质量为20t。
, 求:
(1)该洒水冲洗车水罐的容积。
(2)如果洒水冲洗车的清洗流量是125L/min,该洒水车装满水可以正常工作的时间。
(3)晚上气温会降至0℃以下,停放洒水车前应将水泵和水管内的水放空,以防冻裂相关设备。若水罐内残留有水,当温度下降,水凝结成冰后,体积增大多少?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初三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1~5)ACCBB (6~10)BDCC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共12分)
(11~14)AC BD AC AB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 大 音调 响度
16. 小于 红 变小
17. 3 大于 III
18. 直线传播 丙 激光
19. ②④⑥ ①③⑤⑧ ⑦
四、作图简答题(20题3分,21题6分,共9分)
20. (如图)
21. (1)次声波 不能 (2)狗 (3)4 16(2分)
五、实验探究题(22题7分,23题8分,24题8分,共23分)
22. (每空1分)
(1)粗糙 漫
(2)上半部分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把反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当做反射角
(5)直线
23. (每空1分)
(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10. 0 (3)缩小 实
(4)右 (5)右 变大 (6)70. 0
24. (每问2分)
(1)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使天平平衡 (2)DCEBA
(3)物体和砝码放反了 58. 2 (4)
六、计算题(25题9分,26题12分,共21分)
25. 解:
(1)从7:00到8:20的时间为: ……………………(2分)
由公式得于老师的平均速度为:
……………………(3分)
(2)由公式得跑完全程的时间为:
……………………(2分)
即所用时间为2小时48分钟,因为出发时间为7:00
所以到达终点的时间是9:48 ……………………(2分)
26. 解(1)冲洗车装水的质量: …………………(1分)
水罐装满水时,水的体积等于水罐的容积,由公式得水罐的容积为:
……………………(2分)
(2) ……………………(1分)
该洒水车装满水可以正常工作的时间为:
……………………(2分)
(3)罐内水的质量为: ………………(2分)
……………………(1分)
由公式得冰的体积为:
……………………(2分)
增大的体积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