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帚、抹”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2.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 “像……一样”的比喻句。
3.能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4.能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5.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
6.自主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对汉字形成更深的感性认识,认识“帚、抹”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四篇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我们认识了因为改变而获得不同体验的大象、蜘蛛,认识了因为改变而生活得更美好的青蛙,还认识了因为改变而不断成长的小毛虫,不仅如此,我们还学习了讲故事的方法,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园地。
2.读准词语。
(1)还原生活场景,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sào zhǒu mā tuō bò jī
扫帚 抹布 拖把 水桶 簸箕
bō lí lā jī
扫地 擦玻璃 倒垃圾 摆桌椅
①请大家借助拼音,小声朗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教师点拨:请你注意标红的字,帚、箕、璃在词语中要读轻声。
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识记生字。
(1)同学们,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第一行都是清洁工具,第二行都是清洁活动。
(2)出示词语,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记一记。
扫帚:“扫”是一个多音字,也可以读“sǎo”,组词“扫地”,再一起读一读。
抹:提手旁,表示这个动作要用手来完成。
拖:提手旁,表示“拖”这个动作要用手来完成。
簸箕:都是竹字头,最早的簸箕使用竹子编的。
玻璃:都是斜玉旁,表示通透晶莹,像玉一样。
垃圾:都是土字旁,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垃圾是尘土和扔掉不用的废物。
(3) 同学们真是识字小能手。去掉拼音,试着读一读吧。
4.选工具说说清洁活动。
(1)请你选择一个清洁工具,借助语言支架“我用……干……”,说清清洁活动。
预设:我用扫帚扫地,我用抹布擦玻璃,我用簸箕倒垃圾……
(2)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你还知道哪些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呢?请你再说几句话吧。
预设:用洗衣机洗衣服、用消毒柜消毒、用吸尘器吸尘……
5.教师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识字,做一个有心人,相信你一定会认识更多的汉字。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看图和联系生活经验中识记、积累词语。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二、字词句运用
1.学习第一题,请同学们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
(1)请你读一读句子。
◇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他挑了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
(2)点拨:带点字“摸、读、揭”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表示动作的。
(3)方法引路,猜读字音和意思。
①先请同学们自由猜。
②老师示范第一个字“摸”,学生猜测其他两个字。
摸:这是一个形声字,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猜,这个字的偏旁是提手旁,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右半部分是“莫”字,读“mō”,用手去接触物体的意思,可与“寞”“漠”换偏旁识记。
揭:这个字也是提手旁,表示和手的动作有关,又和喝、渴很像,那就很好猜了,它的意思是“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黏合着的东西分开”。我们知道这个字读“jiē”。
读:这个字,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比较容易猜出来,念“dú”,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进行识记,和语言有关,所以是言字旁,言字旁加“卖”就是“读”字,“读”的意思是“依照文字念”。
(4)验证猜想。
现在开始请你查字典,验证这三个字的读音,填写下面表格。
要查的字 部首 除部首外有几画 读音 组词
摸 扌 10 mō 抚摸
读 讠 8 dú 读书
揭 扌 9 jiē 揭开
(5)小结:在我们遇到不会认的字时,可以用先猜后查字典验证的方法。
2.学习第二题,读句子,说发现。
(1)过渡:在句中识字很有意思。读一读下面这三句话,看看这三句话分别是写什么?写了它们什么特点?
◇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预设:第一句写枫树又高又大;第二句写大象耳朵很大,还耷拉着,第三句写小柏树笔直笔直的。
(2)对比读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特点,认识比喻句。
现在请你对比读下面两组句子,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组
1.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2.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3.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第二组
1.枫树又高又大。
2.大象耳朵很大,还耷拉着。
3.小柏树笔直笔直的。
①发现“把什么比作什么” 。
预设: 第一组三句话分别是把大枫树比作绿色太阳伞、把大耳朵比作扇子、把小柏树比作战士。
②发现相似点。
那为什么把大枫树比作绿色太阳伞?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把小柏树比作战士?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点呢?
预设:
句1:大枫树和太阳伞都是又高又大。
句2:大象的耳朵形状像扇子。
句3:小柏树和战士都站得笔直。
③发现不同的比喻词。
第一组三句话中分别用了“好像”“像……似的”“像……一样”三个不同比喻词。
(3)拓展练习:借助补充的情境图说比喻句。
出示情境图:弯弯的月亮、圆月图片。
请你也看图说一说,用上“好像”“像……似的”“像……一样”。
预设1: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预设2:圆圆的月亮像一个又大又圆的玉盘一样。
(4)小结:这就是比喻句,使用“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用容易明白的事物来说明不容易明白的事物,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第一题旨在让学生结合语境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推测字的读音和意思,可采取多种方法猜读,并将方法运用到日常阅读中。第二题可以让学生在读一读、比一比的感悟朗读中体会到比喻句的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学会说比喻句。
三、写话
(一)图片激活经验,引入话题。
1.课件依次出现动物图片。
引入:今天,来了许多动物。看!这是大小兔子、乌龟、小猫、小狗、小鸟、小猪、小老鼠……
提问: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这么多可爱的动物,如果你可以养小动物,想一想:你想养什么小动物?为什么?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我想养( ),因为( )
(二)真实任务驱动,口头表达。
1.过渡:想好了吗?下面我们同桌之间互问互答,说说你想养什么小动物,为什么想养这只小动物?
2.同桌交流,自由尝试说想法、理由。
3.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预设1:我想养(小狗),因为(它很可爱,可以帮我看家)。
预设2:我想养(小兔子),因为(它毛茸茸的,非常可爱)。
4.充分说理由。
(1)过渡:每种动物的特点都是不同的,我们想养它,可以有很多条理由,可能因为它温顺,可能因为它可爱,还可能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乐趣,如果我们想多说一些理由,可以从动物的外形方面来说,比如眼睛、耳朵、毛色等;还可以从生活习性方面来说,如喝水、睡觉、脾气、性格等。
(2)现在选一种想养的动物,说一说你的理由吧,能不能多说几条呢?
预设:我想养的小动物是小蝌蚪,因为它大脑袋、黑身子、长尾巴,长得好可爱呀!不过,我想养它的理由不仅是因为它的外形,还因为它好养活。用一个瓶子装上水,它们就可以在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而且听说蝌蚪长大了,会变成青蛙去田里捉害虫呢。
(3)评价:你说得很有逻辑,从外形、生活习性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三方面说清楚了你想养它的理由。
(三)尝试写话,指导书面表达。
(1)接下来让我们写下来吧。以“我想养的小动物是”为开头,写写你想养它的理由。
(2)出示写话提示:
①写清楚想养什么,理由是什么。
②可以从外形、生活习性与我们之间的关系三方面说清楚了你想养它的理由。试着多写几条。
③写题目,每个自然段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要占一格。
(3)学生写话。
(四)评价展示,赏析拓展。
1.提示评价要点:
①写清楚想养什么了吗?
②写了几条理由?
③写题目了吗?开头空两格了吗?标点符号占格了吗?
2.依据评价要点,同桌互评互赏。
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先说后写,把自己想养的小动物的理由表达得很清楚,一条一条
的理由很充分。回家以后,还可以读给爸爸、妈妈听,表达自己的心声!
设计意图:本次写话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写写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高了表达能力,在分点说理由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书写提示
1.比较发现。
(1)现在考考你的观察能力,请看这四个我们学过的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左右结构。
(2)再仔细看看,“又、土、车、牛”作为偏旁后,有什么发现?
预设:它们变得窄窄的,“又”作为偏旁后捺变点,“土、车、牛”作为偏旁后长横变提。
偏旁的笔顺有变化:“车、牛”两个字,单独成字和作偏旁时,笔顺不相同。“车”单独成字时笔顺是先横后竖,作偏旁时是先竖后提。“牛”也是如此。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2.学生书写。
请你仔细观察,这四个字的笔顺、占格,当你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写字的姿势,现在请你开始描红和书写吧。
3.迁移拓展。
你还认识哪些“又、土、车、牛”作为偏旁的字呢?
预设:
又字旁的字:双、对、观……
土字旁的字:地、块、场……
车字旁的字:轻、轿、轮……
牛字旁的字:牧、物、牡……
设计意图:通过书写“劝、堆、转、特”四个字,引导学生了解某些字作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形态以及笔顺都可能发生变化,在仔细观察中养成善于发现汉字规律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五、日积月累
过渡:掌握汉字变化的规律,就能让我们把汉字写得更漂亮!其实,大自然也有变化的规律,我们一起到《二十四节气歌》里找一找吧!
1.出示《二十四节气歌》。
(1)现在请你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点拨:读好多音字“处”。
(2)让我们大家一起读。
3.找节气:弄清“二十四节气”。
过渡:原来《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了便于记忆我国古代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的。二十四节气体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请你再读儿歌,看看《二十四节气歌》里究竟藏着哪些节气?请你分行找一找。
预设: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4.观节气:发现“二十四节气”排列规律。
(1)默读《二十四节气歌》,看看这“二十四节气”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预设: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排列的。
(2)数一数,每个季节有几个节气?
预设:每个季节有6个节气。
(3)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5.记节气:读《二十四节气歌》,熟读成诵。
(1)师生配合读。
(2)尝试背诵。
6.中国古代的智慧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日积月累中我们继续探索。
设计意图: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鼓励学生自主了解《二十四节气歌》的意思,自主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重在学生未知处指导点拨。在学生大致理解《二十四节气歌》的基础上,要重视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其背诵积累。
六、我爱阅读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我爱阅读》中读读有关月亮的故事吧。
1.让我们读一读故事的题目。
读音提示:“亮”“娘”“裳”读轻声。
2.初读感知。
(1)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读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月亮姑娘请裁缝师傅做衣裳,可裁缝师傅做的衣裳总不合适。
(2)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的衣裳为什么总不合适呢?
预设:因为月亮总是在变化。
3.任务驱动,自主阅读。
(1)过渡:那月亮姑娘究竟有哪些变化呢?老师这里有四幅图,眉毛、镰刀、核桃、圆盘,请你读课文,将描写月亮姑娘不同时期样子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和下面四幅图一一对应。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
◇过了四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像弯弯的镰刀。
◇过了四天,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儿,像只核桃。
◇又是四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她变得圆圆的,像一只圆盘,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
(2)读这四个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月亮姑娘的变化的?
预设:作者用了四个比喻句,把月亮每一次变化后的形态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就如亲眼所见一样。
(3)现在请你读句子,提取信息,完成示意图。
预设:像眉毛 好像弯弯的镰刀 像只核桃 像一只圆盘
(4)借助示意图,小组合作再讲故事。
(5)借助图片讲故事,指名小组上台讲故事,学生互评。
4.拓展延伸。
(1)朗读《月亮谣》,再来体会月亮的变化。
月亮谣
初一看不见,
初二一条线,
初三初四像娥眉,
初七初八镰刀月,
初九初十月半边,
十五十六圆又圆。
(2)推荐课外书。
课文通过讲述月亮姑娘找裁缝师傅做衣裳,几次都没有穿上的故事,告诉我们月亮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道理。像这样有趣的科普童话故事还有很多,多读读这样的故事,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课外自己读一读《神秘夜》《没有灰尘的世界》《麻雀想做相思鸟》,再和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很有趣,让学生在阅读中能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再读再想,并推荐其他大自然奥秘的书籍,引导学生逐步爱上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2.课外阅读科普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