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考试
地理试题 2015.7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显示,某年2月15日上午10时左
右,太阳爆发了一次X2.2级耀斑(X为最高级别)。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完成l—2题。
1.太阳黑子和耀斑
A.都发生在①层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都发生在②层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2.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A.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许多地区的有线电视通信中断
C.北极地区上空出现极昼现象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一架飞机从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小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据此完成3~4题。
3.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4.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约是
A. 0° B. 90°N C.30°N D.60°N
2014年5月4日当地时间(东二区)15时,李克强总理抵达埃塞俄比亚,开始对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肯尼亚进行为期8天的访问。读图,完成5—6题。
5.李克强、总理抵达埃塞俄比亚时,北京时间是
A.3日9时
B.3日21时
C.4日9时
D.4日21时
6.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期间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北京地区昼渐长夜渐短
C.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泰安市某中学生设计了一款可进行调节的活动遮阳板,以实现良好的遮阳和采光效
果。读图完成7—8题。
7.一年中,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
A.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B.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C.此时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泰安正午时日影长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8.北京某同学想借鉴这一设计安装遮阳板,若两地窗户大小一样,为使遮阳效果更
好,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应做的调整有
①若安装高度不变,应缩短遮阳板 ②若安装高度不变,应加长遮阳板 ③若遮阳板长度不变,应抬升安装高度 ④若遮陌板长度不变,应降低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表为“我国泰山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完成9~10题。
项目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今日
04:54
19:29
明日
04:53
19:30
9.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A.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10.下列现象与表格所示季节相符的是
A.泰安农民正在收割小麦 B.泰山极顶被冰雪覆盖
C.泰安人民正欢度中秋节 D.泰山脚下桃花盛开
11.下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
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国
B.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
C.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
D.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完成12--14题。
12.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 D.两三角洲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13.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农作物以小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 D.乙地居民多为黑羞茎嘉
14.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加工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f
A.棉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 D.电子工业
右图是“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岛山脉的走向大致相同 ②两岛地势都是东高西低 ③甲岛的比例尺小于乙岛 ④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关于两岛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岛东部受地形和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B.乙岛东部受信风和暖流影响,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C.甲乙两岛都以热带气候为主
D.甲乙两岛东西两侧年降水量差异明显
下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中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读图
完成17—18题。
17.造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山脉走向
B.纬度位置、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沿岸洋流、植被覆盖率
D.地势起伏、人类活动
18.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
A.东水西调 B.西水东调 C.北水南调 D.南水北调
读右图,完成19—21题。
19. 2002年9月冰雪范围在
A.在加拿大东北部纬度最高 B.在俄罗斯以北海域纬度最低
C.在美国以北海域纬度最低 D.在00—900E海域纬度最高
20.图示甲港口终年不冻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 B.暖流影响 C.水域封闭 D.地热丰富
21.开通海洋运输的西北通道,可以缓解
A.马六甲海峡的运输压力
B.巴拿马运河的运输压力
C.苏伊士运河的运输压力
D.英吉利海峡的运输压力
2015年5月18-21日,李克强总理对巴西进行了访问。两国签署了数十项投资与贸易协议。中国愿从巴西进口优质农产品。中国一巴西一秘鲁三国启动“两洋铁路”建设工作。据此结合下图完成22—23题。
22.中国可以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有
A.稻米、牛肉、咖啡
B.牛肉、大豆、蔗糖
C.玉米、花生、棉花
D.蔗糖、咖啡、小麦
23.“两洋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①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缩短了运输距离
②为巴西开拓了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
③降低了巴西出口亚洲市场的物流成本
④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投资巴西的良好契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卡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主题为“未来能源的发展一新能
源”。成为首次由中亚国家举办的世博会。读图完成24—25题。
24.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域面积广大,气候湿润 B.棉花种植业占有重要地位
C.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D.主要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大
25.阿斯卡纳成功申办2017年世博会的主要优势最可能是
A.资源丰富,工农业非常发达
B.水陆交通便利,旅客集散量大
C.太阳能、风能等丰富,新能源开发条件优越
D.人口多,市场广,服务质量高
高二年级考试
地理试题 2015.7
第Ⅱ卷 (综合题 必做40分+选做10分,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3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必做部分】
26.(10分)甲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某位置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示情况对应甲图中的____________位置。从该位置起一周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_。(2分)
(2)乙图中弧线OP为____________(晨线或昏线),地球自转方向为____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2分)
(3)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______小时,日出时刻为__________时,日落时直立物体的影子指向____________。(3分)
(4)当地球公转到F位置时,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3分)
27.(12分)2013年9月,由中科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赫晓光绘制的竖版世界地图正式出版发行,它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世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竖版世界地图
材料二:乌斯怀亚被认为是世界最南的城市,称为“世界尽头”,其北靠安第斯山雪峰,拥有国际机场和港口,是赴南极考察理想的起航和补给基地。
材料三:冰穹A海拔4083米,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地,平均风速低于2m/s,极利于天文观测,中国首次在此建天文台,将于2020年投入使用。
(1)图中甲点经度是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_洲,丙为___________洋。(3分)
(2)1月弗里曼特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首次实现环南极大陆航行,其环绕航行的方向是____________,航行中可能遇到的恶劣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近年来乌斯怀亚旅游业发展迅速,试分析原因。(2分)
(4)分析冰穹A利于天文观测的自然原因。(3分)
28.(11分)斐济由300多个岛屿组成,多为珊瑚礁环绕的火山岛;河流多而短小,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读“斐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斐济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6分)
(2)说明斐济多火山岛的主要原因。(2分)
(3)分析斐济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3分)
29.(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略图。
材料二 俄罗斯“人口前景”专家俱乐部主席雷巴科夫斯基提交了一份最新研究报
告。他预测说,如果俄罗斯居民自然死亡率在近期不下降的话,到本世纪末,俄罗斯人口可能从目前的1.5亿人锐减到6 000万至6 500万人。目前新一代俄罗斯人只能更替上一代人的60%。
(1)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区大多分布在河流两岸和下游平原地区,试分析俄罗斯B平原
几乎没有什么农田的原因。(2分)
(2)试分析俄罗斯A区域成为工业发达区的优势条件。(3分)
(3)为了解决俄罗斯人口数量下降问题,请你谈谈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解决。(2分)
【选做部分】
30.【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读我国西南某地地震形成堰塞湖示意图,回答问题。
(1)推测堰塞湖形成的原因。(4分)
(2)为应对堰塞湖危害,指出其防御措施。(6分)
31.【环境保护】(10分)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并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6分)
(2)简述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交通措施。(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