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课题 济南的冬天 第 1 课时
年级 初一 备课时间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体会景物描写中感情。
重点 1、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2、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难点 分析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感悟,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完成好预习练习。
学习过程 一、导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同学们,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脑子里出现了哪些画面,你能用古人描写冬天的诗句来描绘吗?(学生各抒己见)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一下“济南的冬天”。
三、展示学习目标:(课件)1、了解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感受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3、体会景物描写中感情。二、交流预习成果(实物投影展示学案)1、了解作者和作品,比比谁知道的多。师补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有《骆驼祥子》 《龙须沟》 《茶馆》《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默记文学常识)2、交流重点字词拼音及解释。①、给下列加粗的字词注音(齐读)(易读错的\易写错的\难写字)济( )南 伦敦( ) 贮( )蓄 澄清( ) 镶( )发髻( ) 水藻( ) 看护( ) 着落( ) ②、解释下列词语:响晴: 贮蓄: 澄清: 空灵: 镶: . 四、课堂助学(课件)(一)听读课文(感知美)思考下列问题:1、济南的冬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温晴、慈善。2、第一自然段还提到哪些地方,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济南的温晴的?对比)3、老舍先生用生动的语言给我们描绘济南冬天哪些方面的美丽景色?(山、水)。4、本文的结构是怎么安排的?板书:(二)速读课文,介绍济南冬天的美景。仿照下面的句式,向同学介绍你所看到美景。(小组先合作)1、阳光朗照下的山。你看这一圈小山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2、薄雪覆盖下的山。你看 3、城外远山。你看 4、济南冬天的水。你看 (三)研读课文,体会如何写景。1、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根据关键词思考本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2、本段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3、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本段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4、第五自然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征? (四)品味语言当我们被济南冬天的美景吸引时,更被老舍先生的优美语言所吸引。在写景时不仅用词准确生动,还运用了多种修辞和其他表现手法。 请同学细读课文,仿照下列句式向同学推荐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并说说推荐的理由。(先小组交流,组长做好记录,推荐小组代表发言。)赏析要点:例1:词语选用:我喜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句,因为“点”字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例2:修辞手法:我喜欢“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因为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晒”“睡”“醒”这一连串动词形象地突出了小村庄舒适、温暖的环境。例3:其他表现手法:我喜欢“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这句,因为作者由水藻的“真绿”联想到“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虚实结合,饱含着感情。(赏析后,以各种形式读找出的句子。穿插朗读训练,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有感情)。(五)朗读课文,体会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六)课堂小结:老舍、朱自清这些文学大师们能描绘出如此精彩的画面,他的语言能如此优美,我们写景时要向他学习什么呢? 启示: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特征,按一定的顺序多角度的描绘。(七)我的疑问请同学们再读全文,看看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老师同学帮助的?五、课外延伸:模仿《济南的冬天》写一篇《家乡的冬天》。提示:老舍先生写济南冬天抓住了景物特点,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融入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