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人教课标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 人教课标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之部 第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11 17:1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高二(7)班 课时:1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的赏析示例篇。作者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的情、景、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人论世,了解张若虚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能力目标: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的情、景、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代诗歌的情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必修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诗歌的相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所储备,这就鉴赏诗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篇是选修教材的赏析示例篇,在掌握了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理论知识后,进行具体的诗文赏析。指导学生疏通字词,把握意象,进入诗歌意境。课堂以诵读为主,合作探究诗歌所营造的意境及诗中体现出的情感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①诵读法。。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由教师进行范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美读,在朗读中进入诗人营造的优美意境。②合作探究法。本诗景物描写优美,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情与理。对此,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缘景明情,体会诗歌寓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在诵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2、通过置身诗境的方法,赏析本诗情景理浑然天成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领悟人生哲理。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下面我们就来鉴赏这首诗歌。(二)、了解诗人——知人论世诗人张若虚张若虚(约660—约720),唐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兵曹。生卒年、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了解张若虚的生平及诗歌风格,在诗歌鉴赏中学会知人论世。 了解张若虚的生平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诗的主旨,欣赏本诗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
(三)、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学生自由诵读一遍诗歌,对照注解,初步品读诗境2、学生集体诵读一遍诗歌,教师点拨诵读方法。3、听名家诵读全诗,再次领悟诗境。4、学生讨论分析以下问题:⑴、诗歌的前八句,诗人给我们展现了哪些些意象?营造出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用优美的语句加以描绘。点拨: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诗人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2)、请用一句话概括9-16句诗句抒写的思想内容。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情感。点拨: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点拨: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⑷、探究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诗人的思想情感。点拨: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5、品读诗歌中的经典诗句:诗歌中有大量的流传千古的诗句,请画出来,并对你认为最优美的一句进行鉴赏。 朗读课文,领悟诗境。分小组合作探究:诗歌所营造的意境及其表达的思想情感。 通过朗读课文掌握重要的字词,,疏通课文内容,进入诗歌营造的情境中。
(3)、诗歌的最后部分主要的思想情感是什么?请反复诵读后归纳。点拨: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⑷、探究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诗人的思想情感。点拨: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5、品读诗歌中的经典诗句:诗歌中有大量的流传千古的诗句,请画出来,并对你认为最优美的一句进行鉴赏。文本的探究与拓展⑴、诗人以“春江花月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题,有何妙处?请探究分析。
点拨: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江、花,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统摄全诗。整首诗笼罩在月、春、江、花中,朦胧、空灵,吸引着我们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2)、前人评论说诗歌中的“月”是统帅全诗的灵魂,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探究分析。点拨:同意,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中心,春、江、花、夜 都是在月光下展现出来的。全诗以月升起,以月落结。 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美读进入诗歌意境,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诗歌情、景、理交融的探讨。问题的设置可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
开篇八句点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吐出;最后八句收题:将春、江、花、月、夜逐字抹倒收回。中间由景生情,转情换意,蝉联而下,若断若续,缠绵悱恻,章法灵活而不紊乱。诗情围绕着明月的初升、高悬、西斜、下落的过程而展开。⑶、诗人是如何将景、理、情融为一体的,请加以探究分析。点拨: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美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大开来,与人生真谛的追寻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分组讨论思考,学生回答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诗歌鉴赏,有利于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分组讨论,可拓宽视野,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四、引导学生背诵全诗五、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积累文本中的经典名句2、完成同步训练题 积累优美诗句、经典名句,巩固基础知识。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学生姓名评价日期评价项目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课堂表现回答问题作业态度知识掌握综合评价寄语
八、板书设计
春江月生江月笼花孤月临江江月待人春江花月夜 游子思妇月伴离人 望月怀远江月流春落月摇情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诵读为主,在朗读中引领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味诗歌意境,从而进入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情境,得到美的享受。本诗语言清新优美,哲理深邃,深受学生喜爱。朗读时学生对抑扬回旋的韵律把握较好,能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特别是傅心怡、李翥等女同学朗读非常出色。在“缘景明情”方面,主要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探讨情、景、理的交融。虽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课堂气氛也较活跃,但教师设置的问题过多过细,限制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想象能力。课堂看似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实际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还应大胆放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