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三上第七单元第8课时 父亲、树林和鸟 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统编版三上第七单元第8课时 父亲、树林和鸟 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18 11:08: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时
课题: 品自然之情,运用生动的语言------《父亲、树林和鸟》
内容分析: 《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的对话,体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借助课文优美的句子了解父亲对鸟的喜爱。本文的语言充满诗意,耐人寻味,很多地方使用了学生平时很少会遇到的生动语句,还有的还采用了修饰语连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丰富感情。本课重点一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生动的语言并积累摘抄。二是借助第二题的学习,辨析对父亲的判断,感受父亲形象。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我”和“父亲”之间关于鸟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到父亲了解鸟喜欢鸟并对我进行护鸟爱鸟的教育,让我领略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语言运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发现多个修饰语连用的短语也是生动的语言。 思维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 审美创造:结合图片上的自然景物,运用多感官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中的场景。
重、难点: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课文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教学难点】 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生动丰富性,能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其中的句子摘抄。
趣味引入:大自然是一位慷慨的给予者,它赐予我们无数美好的礼物。这些礼物,有些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有些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还有一些则是我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单元,共同揭开礼品盒子,找一找大自然都给予我们哪些礼物吧。 活动流程:我们依据任务群要求,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确定如下大单元情境任务:“走进大自然,探索无穷的乐趣”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四项子任务,实现学习的四次进阶。 任务三:品自然之情,运用生动的语言。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说一说,文中哪一句话可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齐读这句话) 齐读词语: 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 感受多个修饰词语连用的好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师生合作朗读。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父亲的话,女同学读孩子的话。 (2)加入提示语、表情朗读。(如,父亲的提示语:喃喃着、轻轻地、肯定地、快活地。孩子的提示语:好奇地、茫茫然地、惊愕地。) 说一说,课文的中心句是那一句。 读一读句子,感受多个修饰词连用的好处。 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是本文表达形式上的一大特点,分角色朗读、表情朗读,是感受语言之美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自主判断,小组辩论。
2.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 说说你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 父亲很善于观察。 ? 父亲热爱自然。 ?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提示: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自主辨析。 (2)小组讨论交流。 组内交流后汇报说法,用上句式“我认为( )这句话是(正确、错误)的,因为( )。”说清理由。 (3)教师梳理信息,总结概括。 3.课堂辩论赛。 父亲熟知鸟的生活习性,父亲对鸟有着超乎寻常的了解,具有猎人的特质,那么,父亲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猎人呢?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4.看到这样一位知鸟、爱鸟、热爱自然的父亲,你是怎样想的 说来听听。 小组成员,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边说法是否正确,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套用这种句式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你觉得作者的父亲曾经是不是个猎人呢?说一说你的理由,在相互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人物的形象理解。 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人物形象。
借助判断题,引导学生主动提取课文中的相关信息,加深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拓展:鸟是大自然的重要成员,也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鸟是怎样飞的,听一听鸟的叫声,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记下来,和同学交流一番。(共25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父亲、树林和鸟》
课程目录

课时
内容总览
素养目标
01
活动流程
02
趣味导入
03
阅读判断
04
合作探究
05
评析形象
06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父子间对话,让学生体会到父亲了解鸟喜欢鸟并对“我”进行护鸟爱鸟的教育,让我领略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语言运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发现多个修饰语连用的短语也是生动的语言。
审美创造:结合图片上的自然景物,运用多感官联想和想象,感受课文中的场景。
思维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
单元任务
活动流程:品自然之情运用生动的语言
说一说,文中哪一句话可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描写景物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怎样才能读出喜爱的语气呢?一起读一读。
回顾旧知
说一说,文中哪一句话可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
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感受多个修饰词语连用的好处。
读一读。想一想。
回顾旧知
朗读提示:
(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老师读旁白,男同学读父亲的话,女同学读孩子的话。
(2)加入提示语、表情朗读。(如,父亲的提示语:喃喃着、轻轻地、肯定地、快活地。孩子的提示语:好奇地、茫茫然地、惊愕地。)
认读生词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你同意这些说法吗?说一说你的理由。
阅读判断
组内交流后汇报说法,用上句式“我认为( )这句话是(正确、错误)的,因为( )。”说清理由。
汇报交流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原句对照。文中第一句话“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可判断这句话是正确的。
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阅读判断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判断正确的理由是什么?
阅读判断
“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阅读判断
父亲对鸟睡觉、起床、呼吸、歌唱等习性非常了解。
阅读判断
父亲很善于观察。
哪些句子或词语可以看出他善于观察?用横线画出来。
阅读判断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看,知鸟动;
闻,知鸟味。
阅读判断
父亲热爱自然。
哪里可以证明父亲热爱自然?
阅读判断
父亲熟知鸟的生活习性,父亲对鸟有着超乎寻常的了解,具有猎人的特质,那么,父亲的作者到底是不是猎人呢?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小辩论赛
我 父亲
理由:只有猎人才会这么熟悉鸟儿的生活的习性 通过叶子的细微动静判断树林里有没有鸟。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翎羽,要抖净露水和湿气。”这时候的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小作者进入树林没发现一只鸟,除了苦苦的草木气息。
小辩论赛
父亲
理由:父亲没有伤害过一只小鸟,不是猎人。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父亲因为热爱自然所以对鸟类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但是他并没有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小鸟进行伤害。
小辩论赛
看到这样一位知鸟、爱鸟、热爱自然的父亲,你是怎样想的 说来听听。
体悟情感
鸟是大自然的重要成员,也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鸟是怎样飞的,听一听鸟的叫声,再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记下来,和同学交流一番。
课后拓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