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鲁教版)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鲁教版)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11 11:1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明清经济的发展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 手工业:纺织业 制瓷业 商业:商业城市 商人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祭蓝釉锥把瓶 粉彩镂空六角套瓶 黄釉刻云龙纹碗 《皇都积胜图卷》局部 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胜景况的再现。画面从卢沟桥经广宁门(今广安门)进叫区又经正阳门棋盘街、大明门、承天门(天安门)、皇宫等街市,向北延伸呈居庸关。画面看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熙来攘往,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处处聚集有人群看客,金店银铺人潮如涌。南都繁会图康乾盛世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原因是什么?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的利的环境条件; 2、康熙、雍正、乾隆都是很有作为的皇帝; 3、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社会财富    ……想一想二、资本主义萌芽1.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何时?何地? 何行业?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2 .资本主义萌芽的典型表现是什么?“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机户: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早期的雇佣工人,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机房:早期的手工工场拥有大量资金、生产资料、机房 靠工人生产获得利润,剥削的是工人 机户与机工间的关系: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乾隆接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 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件:将来中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乾隆帝为何如此傲慢?乾隆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三、“闭关锁国”政策什么叫“闭关政策”? “闭关”一词的含义原指关闭城门,引申为断绝来往。 这里的闭关政策是指清政府严格限制的对外交往。“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 ——嘉庆帝的敕谕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1.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根本原因)。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心理,缺乏发展观。为了防范自卫。原因:2.具体表现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只开放四个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进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广州十三行是经清政府特许设立的对外贸易组织。他们垄断 对外贸易,又受清政府委托行使一定的外交权。正方:闭关锁国利国利民。反方:闭关锁国误国误民。辩 论 闭关锁国就象一个健康巨人身上的肿瘤一样,将导致将来某一天巨人轰然倒下。弊是将来的,长远的。利是眼前的,暂时的;论从史出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清政府 对外闭关锁国; 对内重农抑商; 大兴文字狱。3.影响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see yousee you封建帝国的危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收获平台明清经济的发展闭关锁国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