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课件(共4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课件(共41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4 15: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第四单元 第三节
新课导入
据研究,每隔2~7年就会发生一次厄尔尼诺现象,每次厄尔尼诺现象都会给世界带来气候异常。从厄尔尼诺神像的狰狞面目就可以看出人们对此现象的恐惧。
实际上,厄尔尼诺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你知道海—气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吗?厄尔尼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图4-3-1 厄尔尼诺现象
能理解海—气相互作用的概念,知道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是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途径。
能够描述不同区域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水热交换过程。
能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能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一、海—气相互作用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
60°
30°

30°
60°
60°
30°

30°
90°
90°
下沉
下沉
下沉
上升
爬升
爬升
极锋
极锋
下沉
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物质交换
能量传输
海洋通过长波辐射和蒸发潜热向大气提供热能
太阳辐射
70%被海洋吸收
其中85%左右的热能储存在大洋表层
长波辐射、潜热
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如世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所示,海洋年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到高纬的海区,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少,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在减少。
所以大气获得海洋能量的多少与纬度密切相关。
全球总水量的96%以上赋存于海洋之中
蒸发
大气中86%的水汽量也由海洋提供
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
降水
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的多少与什么因素相关?是如何影响的?哪些海区的大气湿度较大?
思考
提示:
提供水汽的多少主要与水温相关。水温越高,蒸发越旺盛,空气湿度也越大。因此暖流海区和低纬海区的气候相对寒流海区和高纬海区要湿润些。
海洋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海水热容量大,增温、冷却都比陆地慢
长波辐射、潜热
调节大气温度
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滞后于陆地上空
海洋最热月为8月,最冷月为2月
陆地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
陆地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都比较大
海洋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都比较小
海洋使大气温度的变化比较和缓
海洋对大气的温室效应有缓解作用
海洋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数十倍,并且海洋通过生物固碳等作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着全球气温和大气环流过程。
海洋固碳和储碳过程
知识拓展
海洋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除水热交换外,海—气间还存在气体和固体物质的交换。气体交换中以二氧化碳的交换最为重要。
在全球碳循环系统中,海洋的作用比陆地更为重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除少量被陆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外,绝大部分通过海洋的物理—生化过程被同化吸收,并以固态碳的方式向海洋深部转移。其具体过程是:海水通过与大气的接触,直接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生物利用海水中所溶解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将二氧化碳固定在生物体内。被海洋生物固定的二氧化碳,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残体分解释放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形成碳酸盐沉积和有机碳沉积(如煤、石油、天然气)。生物沉积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在岩石圈中,短时期内不再参与地表的碳循环,从而降低了表层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海洋表层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对海洋和大气的二氧化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增高,海水温度会随之上升,二氧化碳在海水中的溶解度减小,那么将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返回到大气中。目前,海洋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要比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60 倍。因此,海水温度继续上升,对地球将是潜在的巨大威胁。
视频:蓝碳
知识拓展
海洋与森林并称为地球的两叶“肺”
海洋浮游植物
光合作用
向大气提供了40%的再生氧气
活动
探究长春与伦敦气温差异的成因
长春的纬度是44°N,伦敦的纬度是51°N。根据图4-3-2说明两地气温的差异,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产生气温差异的原因,并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原因。
参考答案:
长春夏季气温比伦敦高,冬季气温比伦敦低,气温年较差大。长春地处内陆,伦敦沿海,伦敦受海洋及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大,冬季海洋降温慢,暖流增温,所以伦敦气温比长春高;夏季海洋升温慢,陆地升温快,伦敦气温比长春低。受海洋的影响,伦敦温差比长春小。另外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等也是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伦敦终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温度变化小,而长春冬季受来自陆地的冬季风影响气温低,由于距海较远,受陆地比热容小增温快的影响,夏季气温高。
大气通过风能推动海水运动,影响海水性质。气流吹拂表层海水运动,形成风海流与风浪
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根据前一节洋流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盛行西风的影响下形成什么洋流?
(2)受信风影响,海洋表层形成离岸流,进而产生什么洋流?
思考
大气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通过降水影响海水性质
大气通过水汽输送、蒸发、降水等环节参与水循环,其中降水的强弱直接影响海水盐度分布
大气云层可减弱海面太阳辐射,影响海面增温,进而影响海水的运动
大气中直径大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能够通过风力等作用进入海洋,使得浮游生物繁盛,从而能固定更多的碳,释放更多的氧
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
活动
读图4-3-4,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绘制赤道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示意图。说出太平洋海水与上空大气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受信风带影响,赤道太平洋海水形成由东往西的赤道暖流,太平洋西部海域水温比东部高,使西部海域大气上升,近海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另外为大气提供更多的水汽、热量。东部海域大气温度低,气体下沉,近海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东西部海域的气温差异,加剧其上空大气环流,从而又影响海水运动。
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下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高处→低处
降水
水汽输送
91%直接进行海上内循环
水汽输送
9% 的水汽参与海陆间大循环
降水
促进水平衡:
地球上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总水量基本不变
蒸发
世界海洋每年约有45万立方千米海水被蒸发
活动
探究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平衡
2.比较收入量和支出量,说明收支数据特点及其原因。
3.计算海洋蒸发量占全球降水量的百分比,说明其意义。
1.读右图,填写下表。
2.比较收入量和支出量,说明收支数据特点及其原因。
3.计算海洋蒸发量占全球降水量的百分比,说明其意义。
参考答案:
2.收入与支出平衡。主要是因为存在海——气相互作用,存在水循环调节。
3. 87.5%。为陆地降水以及各种水体提供丰沛的水源。
分别描述北半球海洋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随纬度变化的特点。
思考
提示:
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海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消耗于海水的蒸发。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各个海区的热量收支并不平衡。在0°—30°N地区,海洋热量收入大于热量支出;在30°N地区,海洋热量收入等于热量支出,热量收支平衡;在30°—90°N地区,海洋热量收入小于热量支出。
为什么低纬海区水温不因热量持续盈余而持续增温,高纬海区水温不因热量持续亏损而持续降温?
思考
大气环流
高低纬间环流
海—气热力作用
气—海动力作用
大洋环流
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热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全球水热平衡。
不同纬度海洋对大气加热
海陆间对大气加热差异
季风环流
形成
形成
方向基本一致
大洋环流既影响海洋热量的分布,又影响海洋向大气的热量输送过程。
在地球系统的能量输送和平衡中,大洋环流与大气环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纬度通过海—气交换,把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
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太阳辐射能,主要由大洋环流把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
视频:影响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
知识拓展
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通过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成为一个整体
如果表层海水温度发生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异常
甚至出现极端的天气事件
22℃
30℃
正常状况下,赤道太平洋两岸温度东低西高,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热量交换)最终产生热力环流。
沃克环流
暖海
冷海
西

1 信风推动温暖的表层海水向西
2 温暖水域的热空气导致云雨在亚洲
3 寒冷水域给南美一个凉爽和干燥的气候
正常年份
正常情况下的海—气相互作用示意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期间海水表层温度异常
厄尔尼诺(EL Nino)是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现象。大约每隔2 7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1 2年,发生年份称为厄尔尼诺年。
1 信风减弱
2 温暖的水域和云雨向东转移,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
3 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会异常干旱
沃克环流异常
中东太平洋水温偏高
西太平洋水温偏低
东西海面温差减小
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
赤道太平洋西部地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2017年厄尔尼诺年份秘鲁洪水
2019年厄尔尼诺印度尼西亚森林大火
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 Desert),位于智利北部,南北长约1100千米,从沿海到东部山麓宽100多千米。
这里常年高温少雨,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
据外媒报道,这一“旱地花海”现象相当罕见,一般来说每五年到七年发生一次。上一次发现是2015年。当时的厄尔尼诺现象
带来了一场超乎
以往的大雨,沙
漠土地里休眠的
各种花朵种子瞬
间发芽、生长、
开花,在这向来
死寂的沙漠绽放。
知识拓展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竟开出花海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期间海水表层温度异常
拉尼娜期间海水表层温度异常
拉尼娜(La Nina),与厄尔尼诺相反,是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
暖海
冷海
西

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异常低温,下沉气流加强,沿岸更加干旱。
西部海区上升气流加强,沿岸更加湿润
赤道附近大洋东侧较正常年份气温下降、降水变少,更加干旱;西侧气温上升、降水变多,甚至发生洪涝灾害。
秘鲁捕鱼作业场景
赤道附近大洋东侧离岸风增强,上升流变强,海洋表层营养物质增多,渔场增产。
成群的牦牛因雪灾被冻死
使东亚冬季风变强,冬季较正常年份更冷,常发生雪灾、牲畜冻死,破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
视频:降雨天气影响我国“一南一北”专家分析:“南涝北旱”未来厄尔尼诺继续发展
知识拓展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
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