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 南北朝隋唐 中国朝代演进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隋文帝杨坚(541—604)邺长安建康隋与陈对峙形势图隋统一南北589年北周陈 隋(581年) 陈隋统一 (589年)1.隋朝统一全国的原因有( )人民渴望统一 北方民族大融合 江南经济的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 A.123 B.234 C.124 D.1234 A 长安 今陕西西安 涿郡 今北京 余杭 今浙江杭州隋朝疆域图统一的意义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对持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三百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初经济的繁荣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①这段材料是对谁的评价?隋朝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躬节俭,平徭赋, 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隋书》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开皇之治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隋炀帝修大运河 (炀帝大业元年三月)(605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遣黄门侍郎王弘、上仪同于士澄往江南采木,造龙舟、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八月,上(炀帝)御龙舟,幸江都(今扬州)。 ——《隋书·炀帝纪》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时间:从605年起。 人物:隋炀帝 概况:全长两千多公里(四五千里) 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意义(作用):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大运河的开通涿郡江都余杭永 济 渠通 济 渠邗 沟江 南 河洛阳 动脑筋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案: 1.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3.有天然河道和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运漕商旅, 往来不绝。 (《通典·州郡典》)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动脑筋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所以,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很重要。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李敬方大运河的开通是好事 还是坏事呢? 思考与判断: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两位诗人为什么持不同意见?你怎么看? ①总的来说是好事,但只用一个“好”字或一个“坏”字 来评论大运河的作用太简单化了。 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 不够全面。 ③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 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 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动脑筋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拓展实践 大运河的开凿起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完善于元代(元代后称为京杭大运河)。成为纵贯南北、沟通五大水系的水上重要交通运输命脉。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大运河运程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目前,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总结繁盛一时 的隋朝“繁盛”“一时”——二世而亡 (581—618)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 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隋:大运河。 都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确立了科举制。 都是因为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的。 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显示了我国古代具备了高超的水利航运工程技术,她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它是活着的、流动着的重要人类文化遗产。 运河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一千多年来,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保护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真实和完整,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