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2 锐角三角函数(2)

文档属性

名称 28.1.2 锐角三角函数(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2-13 21: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锐角三角函数
(2)sin A= sin B= 1. 在Rt△ABC中,∠C=Rt∠,BC=4,AC=3, 则sinB= ,sinA= 。A2.分别求出图中∠A,∠B的正弦值。(1)(3)(2)探究新知如图,在Rt△ABC中,∠C=90°,当锐角A确定时,
∠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随之确定,此时,其他
边之间的比是否也确定了呢?为什么?探究新知 类似于正弦情况,当锐角A的大小确定时,∠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也分别是确定的,我们把∠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余弦(cosine),记作 cosA,即把∠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的正切(tangent),记作 tanA,即探究新知  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对于锐角A的每一个确定的值,sinA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所以sinA是A的函数。同样地,cosA、tanA也是A的函数。cos A= tan A= 应用新知  例1、在Rt△ABC中,∠C=90°,BC=6,sinA=3/5, 求cosA、tanA的值。练习:P81-练习1、2、3已知锐角α的始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
(顶点在原点)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为(2, 3),
求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M成果检测解:过P作OM⊥x轴于M,则OM=2,PM=3sinα= ,
cosα= ,tanα= ,若已知锐角α的始边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在原点)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为(x, y),它到原点的距离为r,求角α的三个三角函数值。成果推广sinα= ,
cosα= ,
tanα= ,
Myx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Rt∠,CD⊥AB,垂足是D,BD=3,CD=4
求:角A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看看谁最厉害!cosB= ,sinB= , tanB = .sinA= ,cosA= ,tanA= . 例2 在△ABC中,∠C=Rt ∠
求证:sinA=cosB你掌握了吗?1.如图,已知在△ABC中,∠C= 90°BC=5,AC=12
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 由勾股定理得AB=13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A+B=90度,则A、B的三角函数有如下关系:sinA=cosB, cosA=sinB, tanA·tanB=1.应用新知  例2、如图,在Rt△ABC中,∠C=90°,CD⊥AB于D。求出∠BCD的三个锐角三角函数值。练习 :1. 在Rt△ABC中,∠C=Rt∠,BC:AC=1:2,则sinA= 。2.如图, 在Rt△ABC中,∠B=Rt∠,b= c= ,则sin(90°-A)= 。45°45°1.在Rt△ABC中,∠C=90°,
sinA=3/5, 求cosA、tanA的值。练习一:1.如图,在Rt△ABC中,∠C=90°,
∠A,∠B ,∠C的对边分别是a,b,c.
求证:sin2A+cos2A=12.sin2A+cos2A=1它反映了同角之间的三角函数的关系,且它更具有灵活变换的特点,若能予以掌握,则将有益于智力开发.在Rt△ABC中,∠C=Rt∠,我们把: sin A= cos A= tan A= 分别叫做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锐角∠A的三角函数.(1)sinA 不是一个角 (2)sinA不是 sin与A的乘积
(3) sinA 是一个比值 (4)sinA 没有单位在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A+B=90度,
则A 、 B的三角函数有如下关系:
sinA=cosB, cosA=sinB, tanA.tanB=1你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sinA与 cosA的取值范围吗?0<sin A<1,0<cos A<1 4、 sin300 = ?
5、 sin600 = ?
6、sin150 = ?
7、 sin750 = ?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