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子与河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自豪、丰满、干瘪、匀称、淹没、规范”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池子”和“河流”的观点,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懂得不能贪图享乐,不能懒惰的道理。
4.体会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了解诗歌的意蕴和表现手法。
5.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池子”和“河流”的象征意义,体会它们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河流”的“自豪”和“池子”的“安闲”,以及它们说出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2.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有关河流和池子的特点。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河流吗?谁能说说河流的样子?(学生自由说)那你们见过池子吗?谁能说说池子的样子?(学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池子与河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池子与河流有什么特点?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交流初步感知:诗歌主要讲了池子安闲的生活和河流忙碌的生活。
5.池子和河流分别是怎么说的?他们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学习第一节。
(1)自读第一节,说说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这一节告诉我们河流在不断地流淌,不停地工作着。)
(2)这一节中有几行是写池子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些诗句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节中有两行是写池子的,告诉我们池子安闲、清闲的生活。)
(3)指导朗读第一节,注意读出河流忙碌,池子安闲的语气。
(4)出示字卡:自豪。理解“自豪”,体会河流为什么会自豪,指导朗读河流说的话。(“天性就是这样,顺着自己的本性去做,不为什么。”)
(5)再读第一节,体会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
2.学习第二节。
(1)自读第二节,说说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这一节告诉我们池子不流动就不会有清澈的水。)
(2)这一节中有几行是写池子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些诗句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节中有三行是写池子的,告诉我们池子不会像河流那样奔流不息。)
(3)指导朗读第二节,注意读出河流安闲、池子忙碌的语气。
(4)出示字卡:安闲。理解“安闲”,体会池子为什么会安闲,指导朗读池子说的话。(“我受累的苦日子多着呢!我能像你那样抛开一切流动吗?”)
(5)再读第二节,体会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
3. 学习第三节。
(1)自读第三节,说说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这一节告诉我们池子不再流动,最后被埋葬在灰尘里。)
(2)这一节中有几行是写池子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些诗句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节中有两行是写池子的,告诉我们池子被埋葬在灰尘里。)
(3)指导朗读第三节,注意读出河流欢快、池子悲惨的语气。
(4)出示字卡:淹没、干瘪。理解“淹没、干瘪”,体会池子为什么会淹没、干瘪,指导朗读河流说的话。(“河水从泥土中灌进渠里,从渠里流到池塘里;再从池塘流进小河,最后流进大江大海里。河水不停地流着,永远不会死去。”)
(5)再读第三节,体会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
4. 学习第四节。
(1)自读第四节,说说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这一节告诉我们河流中水会变成蒸气升到空中,遇冷会变成云雾,春天会变成雨水来滋润大地。)
(2)这一节中有几行是写河流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些诗句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节中有四行是写河流的,告诉我们河流中水的变化和作用。)
(3)指导朗读第四节,注意读出河流欢快、池子悲惨的语气。
(4)出示字卡:匀称。理解“匀称”,体会池子为什么会匀称,指导朗读河流说的话。(“水过着多么不同的生活呀:它从土里涌出来,不过是为了流进海洋里呀。”)
(5)再读第四节,体会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
5. 总结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这首诗通过写池子和河流的生活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交流:这首诗通过写池子和河流的生活告诉我们不能贪图安逸享乐,而应不断进取、奋斗拼搏。我们也应该像河流一样辛勤努力地工作。
(3)谈谈你学习了本课的感受。
6.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七、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池子”和“河流”的象征意义,体会它们的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我还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板书设计
池子与河流
池子 河流
安闲 自豪 忙碌
清闲 匀称 快乐
懒惰 干瘪 永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池子”和“河流”的象征意义,体会它们的观点,懂得不能贪图享乐,不能懒惰的道理。
4.结合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5.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池子”和“河流”的象征意义,体会它们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河流”的“自豪”和“池子”的“安闲”,以及它们说出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2.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河流和池子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池子与河流》这篇课文,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池子和河流的特点和生活方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池子和河流的故事。
(二)复习旧知,整体感知
1.复习生字新词:指名读生字新词,检查朗读情况,纠正读音。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交流整体感知:这首诗通过写池子和河流的生活告诉我们不能贪图安逸享乐,而应不断进取、奋斗拼搏。我们也应该像河流一样辛勤努力地工作。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思考:这一节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节告诉我们河流在不断地流淌,不停地工作着。)
(2)这一节中有几行是写池子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些诗句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节中有两行是写池子的,告诉我们池子安闲、清闲的生活。)
(3)指导朗读第一节,注意读出河流忙碌,池子安闲的语气。体会“自豪”一词的含义。(“天性就是这样,顺着自己的本性去做,不为什么。”)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人们往往只羡慕成功者所取得的成就,却忽略了取得成就者的艰辛和努力。)(4)再读第一节,体会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
2.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节告诉我们池子不流动就不会有清澈的水。)
(2)这一节中有几行是写池子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这些诗句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节中有三行是写池子的,告诉我们池子不会像河流那样奔流不息。)
六、板书设计
池子与河流
池子 河流
安闲 自豪 忙碌
清闲 匀称 快乐
懒惰 干瘪 永存
七、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诗歌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活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情感和思想。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形象和情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了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我认为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