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不懂就要问》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5 19:1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不懂就要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背书”、“严厉”、“算数”、“戒尺”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人物对话。
3.体会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1.体会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2.结合实际生活,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及相关的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有关事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伟大的人物吗?比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孙中山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质疑:不懂就要问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预习中的问题。学生可能会说“孙中山小时候学习很认真”、“孙中山背书时请求先生讲解”、“孙中山最后成为了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等。教师随即板书:背书、请求讲解、勤学好问等词语。
4.过渡: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孙中山小时候是如何学习的。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用笔画出表现孙中山勤学好问的词语或句子。
2.小组交流讨论: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体会到了孙中山的勤学好问精神?请谈谈自己的看法,互相学习。教师随即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以下是一个示例:
(1)“孙中山小时候很喜欢读书。”从“很喜欢”一词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对读书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2)“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从“壮着胆子”一词可以体会到孙中山当时非常勇敢和坚定,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同时,“请您给我讲讲吧!”也表现出他对学习的渴望和追求。
(3)“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从“吓呆了”、“鸦雀无声”等词语可以体会到同学们对孙中山提问的反应十分惊讶和出乎意料,也从侧面反映了孙中山提问的勇气和决心。
3.集体交流讨论: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勤学好问、追求真理等品质。并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精神品质。
4.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哪些事迹或故事?鼓励学生讲述或交流自己的了解,加深对孙中山先生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不懂就要问》,我们认识到了勤学好问、追求真理的重要性,也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和精神。希望同学们能够从自身做起,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精神品质,不断探索和追求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练习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到了什么,以及你将如何将这些精神品质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七、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我还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