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8-22 14:06:27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2016七上·泉州期中)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的是 (  )
A.加加林从太空看地球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美国人登月
【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该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故选:C。
【点评】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2.(2016七上·南安期中)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赤道上 B.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D.本初子午线上
【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从南极点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北.从北极点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南.从北极点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南.所以要如果想建一栋四面窗户都朝南的房屋,则这栋房子应建在北极点上.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极点地区的方向,理解解答即可.
3.本初子午线是(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答案】C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本初子午线的特点,牢记即可。
4.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八万里与下列哪条纬线长度最相近(  )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答案】A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其长度是4万千米即8万里;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八万里与赤道的长度最相近,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赤道的长度,理解解答即可。
5.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短的是(  )
A.0° B.30° C.60° D.90°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地球仪上的纬线有无数条;纬线具有三个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圆圈;③所有的纬线圈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90°)缩为一点。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纬线长短的变化,解题时结合纬线特点解答即可。
6.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A.180° B.60°E C.120°W D.60°W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0°经线和180°经线相反);与120°E相对的经线的度数为60°W,故D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经线的特点,理解答题即可。
7.(2017八下·盘锦月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E,160°W B.20°W,160°E
C.0°,180°W D.90°E,90°W
【答案】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牢记即可,但学生很容易记成0°和180°经线。
8.(2015七上·广东月考)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利用经纬度可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经过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有:(30°S,110°E),(30°S,110°W),(30°N,110°E),(30°N,110°W).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9.甲乙两人从某点出发, 甲向西行, 乙向南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不变,则两人能否回到出发点(  )
A.都能 B.都不能 C.甲能乙不能 D.乙能甲不能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由题干可知,甲沿纬线走,乙沿经线走;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为此,在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甲能回到原出发点;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为此,在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乙能到达南极点。依据题意,结合选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0.某人从赤道沿20°E向北行1000千米,再往东行1000千米,再往正南1000千米,再往正西行1000千米,他回到原出发点的(  )方向。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所有经线都等长;而纬线是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所以两条经线间纬线的长度也是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变短的。只有沿着经线走,才是正南正北;沿着纬线走,才是正东正西。因此,某人从赤道沿20°E向北行1000千米,再往正东行1000千米,再往正南1000千米,再往正西行1000千米,他应回到原出发点的正东方向。依据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及经纬线的特点,结合经纬线的性质理解解答即可。
11.重庆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自制测高仪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31度,该学校位于(  )
A.中纬度 B.高纬度
C.低纬度 D.跨中、高纬度
【答案】A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纬度分三个区域: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位高纬度.31°在30°~60°之间属于中纬度.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纬度划分的掌握程度.
12.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所示的现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地球绕太阳公转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观察图示可知,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处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选:B。
【点评】考查了地球形状的证据,结合实际生活的实例理解。
13.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E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答案】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依据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牢记即可。
14.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同学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完成小题。
(1)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N,112°E B.29°N,112°W
C.29°S,112°E D.29°S,112°W
(2)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答案】(1)A
(2)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经度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图中纬度度数向北增大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因此可知,图中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29°N,112°E);故选:A。
(2)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15.某号台风某日移动方向如下表。请你判断这次台风移动的方向是(  )
时间 7时 11时 19时 24时
经纬度 20°N,118°E 20.5°N,115°E 21.5°N,114°E 22°N,113°E
A.向东南 B.向东北 C.向西南 D.向西北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据表观察,台风移动的地点的北纬度数越来越大,东经度数越来越小,所以台风移动的方向是向西北方向移动;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东西经、南北纬度数递减或增加时方向的变化规律。
16.(2017七上·揭西期中)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南半球、东半球两个条件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分析可知:
A.P点的经纬度是130°E,20°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故A正确;
B.P点的经纬度是100°W,10°S,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故B错误;
C.P点的经纬度是15°W,20°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C错误;
D.P点的经纬度是110°E,20°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综合性较强,需仔细读图解答。
17.读经纬网,完成小题
(1)图中M地的地理位置是(  )
A.160°E,20°N B.160°W,20°S
C.160°E,20°S D.160°W,20°N
(2)关于M地的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D.夏至日时,昼长夜短
(3)关于N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南北半球上来讲,N点在北半球
B.N处于低纬度
C.N在M的西北方向
D.N地的日期总比M地晚
【答案】(1)B
(2)B
(3)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在图中两160°经线之间画出180°经线,在两20°纬线之间画出0°纬线;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因此可判断,图中M地的地理位置是(160°W,20°S)。故选:B。
(2)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图中两个20°之间,可画0°纬线(赤道),读图可知,M地所在的纬线位于赤道以南是南纬20°(位于南半球),在是23.5°N-23.5°S之间属于热带范围,有阳光直射现象,故A、C不正确,B正确;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短夜最长,故D不正确。故选:B。
(3)读图分析可知,N地的地理坐标为160°E,20°N;位于北半球(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属于低纬度(0-30°);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N在M的西北方向;N地位于东十二区,M地位于西十二区,N地的日期总比M地早,故选项D符合题意。
【点评】该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及地球公转的概况,理解答题即可。
18.关于下图中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 D.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
【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所有经线在南北极相交于一点,故A错误;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由此可知,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故B错误,D正确;
A点所在经线与B点所在经线一样长,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9.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
A.同时到达 B.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
C.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 D.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纬线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跨越相同的经度,纬度越低走过距离越长,若时速相同则到达的顺序是甲(距离最短)、丙、乙(赤道上距离最长)。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和时间问题计算,理解答题即可。
20.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 B.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C.甲在乙的西南方 D.乙在甲的正东方向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从经纬网图看出,甲地的经纬度是(40°W,30°S),乙地的经纬度是(40°E,30°N),从两地的经纬度得知:
A.甲、乙两地不在同一条纬线上,故不符合题意;
B.甲、乙两地不在同一条经线上,故不符合题意;
C.甲在乙的西南方,故符合题意;
D.乙在甲的东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考查的知识点是重点内容,需理解解答。
21.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①与④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此可知:①点经纬度为(40°S,180°),②点经纬度为(20°S,140°E),③点经纬度为(10°N,180°),④点经纬度为(50°N,140°W)。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知,①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②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③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④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根据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
22.图中阴影A与阴影B的面积比正确的是(  )
A.阴影A>阴影B B.阴影A<阴影B
C.阴影A=阴影B D.无法比较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阴影A与阴影B中经线长相等,但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阴影A的纬线比阴影B的纬线短,故阴影A的面积比阴影B的面积小;故选:B。
【点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比较AB两处纬线的长度,难度较大。
23.图示岛屿南北端的直线距离约为(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0千米)(  )
A.220千米 B.330千米 C.440千米 D.550千米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从图示80°经线上看,岛屿北端纬度约为10°N,岛屿南端纬度约为6°N;根据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0千米,计算得出4×110千米=440千米;故选项C符合题意。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在解答该题时,要尽可能的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图文结合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24.下面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说法是(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C.东南、正西、西南、东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第一图上有字母S标志,为南极俯视图,可判断A在B的南方,顺时针转动,根据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可判断A在B的东方,因此,第一幅图A在B的东南方向;
第二图上有字母N,说明是在北极地区判两点的位置关系,根据逆时针转动可判断A在B的正西方向;
第三图是用指向标判断两点的位置关系,可根据箭头指示的方向为正北方向来判读,A在B的西南方向;
第四图是在经纬网上判两点的位置关系,纬度向上递增,为北半球,A在B的北方;逆时针转动,A在B的东方,因此,A在B的东北方向。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5.(2017九上·揭西期中)读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丙点的经度是110°W D.丁点的经度是120°E
【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分析可知:
A.甲图是西半球,乙图是东半球,故A错误;
B.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位于东半球,即乙半球,故B正确;
C.图中每相邻的两条经线度数差是45°,丙点的经度是155°W,故C错误;
D.图中丁点的经度是115°E,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所有小于20度的西经度和小于160度的东经度都位于东半球,所有大于20度的西经度和大于160度的东经度都位于西半球。
26.读图经纬网,完成小题.
(1)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S,150°E B.70°S,150°W
C.70°N,150°E D.70°N,150°W
(2)②地位于①地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答案】(1)D
(2)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每相邻两条经线之间间隔30°;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及180°经线的位置,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70°N,150°W。依据题意,故选D。
(2)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可判定,②位于①的北方;依据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定,②位于①的东方;由此可知,②地位于①地的东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
27.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所属的纬度地带是   。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所属的纬度地带为   ,F点在E点的   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   方向,E点在C点的   方向。
【答案】(1)15°W,15°S;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2)170°E,60°S;西半球、南半球
(3)180°,70°N;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西北
(4)东北;东北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15°W,15°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A点所属的半球是东半球、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依据B点的纬度(25°S)可知,B点所属的纬度带是低纬度。
(2)读图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经纬网为南纬,向南增大,当面向南时,左侧是东,右侧是西,因此可知,图中经度是向东增大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170°E,60°S,所属的半球是西半球、南半球。
(3)从图中0°与90°E的位置(90°E位于0°经线以东)可知,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F点所在的经线与0°经线构成经线圈,因此,F点的经度为180°;由此可知,F点的地理坐标是180°,70°N。
(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西经度的地点在西;若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西,西经度的地点在东;由此可知,图中A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E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经纬网确定点的位置和方向以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识别,有难度。
1 / 12017~2018学年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2016七上·泉州期中)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的是 (  )
A.加加林从太空看地球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美国人登月
2.(2016七上·南安期中)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
A.赤道上 B.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D.本初子午线上
3.本初子午线是(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八万里与下列哪条纬线长度最相近(  )
A.赤道 B.本初子午线 C.北回归线 D.北极圈
5.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短的是(  )
A.0° B.30° C.60° D.90°
6.与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A.180° B.60°E C.120°W D.60°W
7.(2017八下·盘锦月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E,160°W B.20°W,160°E
C.0°,180°W D.90°E,90°W
8.(2015七上·广东月考)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9.甲乙两人从某点出发, 甲向西行, 乙向南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不变,则两人能否回到出发点(  )
A.都能 B.都不能 C.甲能乙不能 D.乙能甲不能
10.某人从赤道沿20°E向北行1000千米,再往东行1000千米,再往正南1000千米,再往正西行1000千米,他回到原出发点的(  )方向。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11.重庆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自制测高仪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31度,该学校位于(  )
A.中纬度 B.高纬度
C.低纬度 D.跨中、高纬度
12.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所示的现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地球绕太阳公转
13.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E之间 D.20°W以东到160°E
14.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同学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完成小题。
(1)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N,112°E B.29°N,112°W
C.29°S,112°E D.29°S,112°W
(2)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15.某号台风某日移动方向如下表。请你判断这次台风移动的方向是(  )
时间 7时 11时 19时 24时
经纬度 20°N,118°E 20.5°N,115°E 21.5°N,114°E 22°N,113°E
A.向东南 B.向东北 C.向西南 D.向西北
16.(2017七上·揭西期中)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南半球、东半球两个条件的是(  )
A. B.
C. D.
17.读经纬网,完成小题
(1)图中M地的地理位置是(  )
A.160°E,20°N B.160°W,20°S
C.160°E,20°S D.160°W,20°N
(2)关于M地的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极昼极夜现象
B.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C.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D.夏至日时,昼长夜短
(3)关于N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南北半球上来讲,N点在北半球
B.N处于低纬度
C.N在M的西北方向
D.N地的日期总比M地晚
18.关于下图中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 D.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
19.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
A.同时到达 B.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
C.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 D.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
20.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 B.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
C.甲在乙的西南方 D.乙在甲的正东方向
21.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  )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①与④
22.图中阴影A与阴影B的面积比正确的是(  )
A.阴影A>阴影B B.阴影A<阴影B
C.阴影A=阴影B D.无法比较
23.图示岛屿南北端的直线距离约为(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0千米)(  )
A.220千米 B.330千米 C.440千米 D.550千米
24.下面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说法是(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C.东南、正西、西南、东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25.(2017九上·揭西期中)读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丙点的经度是110°W D.丁点的经度是120°E
26.读图经纬网,完成小题.
(1)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S,150°E B.70°S,150°W
C.70°N,150°E D.70°N,150°W
(2)②地位于①地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二、综合题
27.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所属的纬度地带是   。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   ,所属的半球是   ,所属的纬度地带为   ,F点在E点的   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   方向,E点在C点的   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的是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该船队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故选:C。
【点评】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2.【答案】B
【知识点】极地地区的位置、方向判断
【解析】【分析】从南极点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北.从北极点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南.从北极点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南.所以要如果想建一栋四面窗户都朝南的房屋,则这栋房子应建在北极点上.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极点地区的方向,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C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本初子午线的特点,牢记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重要经纬线
【解析】【分析】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其长度是4万千米即8万里;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八万里与赤道的长度最相近,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赤道的长度,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在地球仪表面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地球仪上的纬线有无数条;纬线具有三个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为圆圈;③所有的纬线圈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90°)缩为一点。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纬线长短的变化,解题时结合纬线特点解答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0°经线和180°经线相反);与120°E相对的经线的度数为60°W,故D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考查经线的特点,理解答题即可。
7.【答案】B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牢记即可,但学生很容易记成0°和180°经线。
8.【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利用经纬度可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经过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有:(30°S,110°E),(30°S,110°W),(30°N,110°E),(30°N,110°W).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9.【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由题干可知,甲沿纬线走,乙沿经线走;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为此,在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甲能回到原出发点;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为此,在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乙能到达南极点。依据题意,结合选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0.【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所有经线都等长;而纬线是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所以两条经线间纬线的长度也是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变短的。只有沿着经线走,才是正南正北;沿着纬线走,才是正东正西。因此,某人从赤道沿20°E向北行1000千米,再往正东行1000千米,再往正南1000千米,再往正西行1000千米,他应回到原出发点的正东方向。依据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及经纬线的特点,结合经纬线的性质理解解答即可。
11.【答案】A
【知识点】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上的纬度分三个区域: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位高纬度.31°在30°~60°之间属于中纬度.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纬度划分的掌握程度.
12.【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析】【分析】观察图示可知,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处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选:B。
【点评】考查了地球形状的证据,结合实际生活的实例理解。
13.【答案】D
【知识点】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依据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牢记即可。
14.【答案】(1)A
(2)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经度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图中纬度度数向北增大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因此可知,图中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29°N,112°E);故选:A。
(2)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15.【答案】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据表观察,台风移动的地点的北纬度数越来越大,东经度数越来越小,所以台风移动的方向是向西北方向移动;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东西经、南北纬度数递减或增加时方向的变化规律。
16.【答案】A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重要经纬线;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分析可知:
A.P点的经纬度是130°E,20°S,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故A正确;
B.P点的经纬度是100°W,10°S,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故B错误;
C.P点的经纬度是15°W,20°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C错误;
D.P点的经纬度是110°E,20°N,位于东半球、北半球,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综合性较强,需仔细读图解答。
17.【答案】(1)B
(2)B
(3)D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在图中两160°经线之间画出180°经线,在两20°纬线之间画出0°纬线;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0°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0°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因此可判断,图中M地的地理位置是(160°W,20°S)。故选:B。
(2)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在图中两个20°之间,可画0°纬线(赤道),读图可知,M地所在的纬线位于赤道以南是南纬20°(位于南半球),在是23.5°N-23.5°S之间属于热带范围,有阳光直射现象,故A、C不正确,B正确;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短夜最长,故D不正确。故选:B。
(3)读图分析可知,N地的地理坐标为160°E,20°N;位于北半球(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属于低纬度(0-30°);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N在M的西北方向;N地位于东十二区,M地位于西十二区,N地的日期总比M地早,故选项D符合题意。
【点评】该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及地球公转的概况,理解答题即可。
18.【答案】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所有经线在南北极相交于一点,故A错误;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由此可知,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故B错误,D正确;
A点所在经线与B点所在经线一样长,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线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纬线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规律,跨越相同的经度,纬度越低走过距离越长,若时速相同则到达的顺序是甲(距离最短)、丙、乙(赤道上距离最长)。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和时间问题计算,理解答题即可。
20.【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从经纬网图看出,甲地的经纬度是(40°W,30°S),乙地的经纬度是(40°E,30°N),从两地的经纬度得知:
A.甲、乙两地不在同一条纬线上,故不符合题意;
B.甲、乙两地不在同一条经线上,故不符合题意;
C.甲在乙的西南方,故符合题意;
D.乙在甲的东北方向,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考查的知识点是重点内容,需理解解答。
21.【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此可知:①点经纬度为(40°S,180°),②点经纬度为(20°S,140°E),③点经纬度为(10°N,180°),④点经纬度为(50°N,140°W)。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由此可知,①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②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③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④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根据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理解解答即可。
22.【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阴影A与阴影B中经线长相等,但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阴影A的纬线比阴影B的纬线短,故阴影A的面积比阴影B的面积小;故选:B。
【点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比较AB两处纬线的长度,难度较大。
23.【答案】C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
【解析】【分析】从图示80°经线上看,岛屿北端纬度约为10°N,岛屿南端纬度约为6°N;根据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0千米,计算得出4×110千米=440千米;故选项C符合题意。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在解答该题时,要尽可能的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更多的地理信息,图文结合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24.【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
第一图上有字母S标志,为南极俯视图,可判断A在B的南方,顺时针转动,根据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可判断A在B的东方,因此,第一幅图A在B的东南方向;
第二图上有字母N,说明是在北极地区判两点的位置关系,根据逆时针转动可判断A在B的正西方向;
第三图是用指向标判断两点的位置关系,可根据箭头指示的方向为正北方向来判读,A在B的西南方向;
第四图是在经纬网上判两点的位置关系,纬度向上递增,为北半球,A在B的北方;逆时针转动,A在B的东方,因此,A在B的东北方向。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5.【答案】B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解析】【分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分析可知:
A.甲图是西半球,乙图是东半球,故A错误;
B.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位于东半球,即乙半球,故B正确;
C.图中每相邻的两条经线度数差是45°,丙点的经度是155°W,故C错误;
D.图中丁点的经度是115°E,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东西半球的划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所有小于20度的西经度和小于160度的东经度都位于东半球,所有大于20度的西经度和大于160度的东经度都位于西半球。
26.【答案】(1)D
(2)B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每相邻两条经线之间间隔30°;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及180°经线的位置,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70°N,150°W。依据题意,故选D。
(2)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方,可判定,②位于①的北方;依据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定,②位于①的东方;由此可知,②地位于①地的东北方向。依据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7.【答案】(1)15°W,15°S;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2)170°E,60°S;西半球、南半球
(3)180°,70°N;西半球、北半球;高纬度;西北
(4)东北;东北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15°W,15°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A点所属的半球是东半球、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依据B点的纬度(25°S)可知,B点所属的纬度带是低纬度。
(2)读图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经纬网为南纬,向南增大,当面向南时,左侧是东,右侧是西,因此可知,图中经度是向东增大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170°E,60°S,所属的半球是西半球、南半球。
(3)从图中0°与90°E的位置(90°E位于0°经线以东)可知,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示意图;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F点所在的经线与0°经线构成经线圈,因此,F点的经度为180°;由此可知,F点的地理坐标是180°,70°N。
(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西经度的地点在西;若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西,西经度的地点在东;由此可知,图中A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E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经纬网确定点的位置和方向以及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识别,有难度。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