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刘叙杰巍 巍 中 山 陵 既指陵园高大雄伟气势,也指孙中山先生在广大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孙中山,号“逸仙”,创立了“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了 “三民主义”的思想, 主张“博爱”、 “天下为公”,曾领导和参与了辛亥革 命,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 和政体,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 行者 。 钟山南麓爱博 正面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 岗石砌成无梁殿式样,正中拱门楣上镌刻者中山先生手书“天下为公” 这是一座平面方形的亭式建筑。碑 亭 碑 亭 亭内在龟趺上立8米高的石碑一座,上刻嵌金楷书:“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祭堂是一座宽30米,深24.7米,高28. 7米的重檐歇山顶建筑。 堂内立有12根黑色花岗石圆柱,护壁则采用黑色大理石,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告诫党员演说词》全文。堂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堂中央偏北处,置有这位伟大革命家的白大理 石像一尊,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中山先生的大理石棺及卧像自由钟 巍巍中山陵巍巍中山陵巍巍中山陵学习目标1、能说出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2、能指出中山陵的建筑名称,理出说明顺序。 3、能体会文中材料之间的关系和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4、能抓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请你来做一回小导游!友情提示: 1、结合课文与图片 2、注意你的语言表达阅读感知 1、在小导游的指引下,参观完中山陵,你产生了哪些感觉?为什么?2、你能理清文章的结构了吗?阅读解说第六段与七至十一段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何作用?你能根据七至十一段解说下列平面图吗? 北(1)(2)(4)(3)(3)(5)(6)(7)(8)(9)(10)陵门石牌坊墓道小屋小屋石阶石阶碑亭平台祭堂墓室半月形广场课文题目是“巍巍中山陵”,“巍巍”表明中山陵的主要特征,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围绕这一特征进行说明的。 抓住特征1、地理位置 2、陵园建筑 3、陵墓主人研读探究1、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第2段文字似乎与全文无关,你怎么看? 2、为什么吕彦直的设计能够被选中? 3、中山陵的区域规划上为什么值得称道?陵园大道及周围栽种各种树木有何作用?研读探究4、第九段除了说明外,还有描写,哪些句子是描写?有何作用? 5、本文写陵园建筑,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的博大襟怀和不朽业绩外,哪些地方还以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主体部分的结构(介绍中山陵)(5—11)总体介绍总体特点 南北中轴对称,三处风景区联为一体陵园大道两旁及道外大面积绿化总体布局南:石牌坊、墓道北:陵门——墓室依次介绍南——石牌坊、墓道、守陵卫士驻所、陵门北石阶、碑亭平台、石阶、祭殿祭堂墓室归纳总结你能说说吕彦直的“钟形图案”有什么特点吗?1、注重和谐协调。 2、弘扬民族精华。 3、追求形神兼备。你能说说它们在设计上有何特色吗?实践运用 陈绍华:申奥标志是由奥运五环的蓝、黑、红、黄、绿这五种颜色五个环组成,象征着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又以中国手工艺品的‘盘长’方式相互环扣在一起,这就代表了华夏传统的‘中国结’形象,相互环扣象征着吉祥如意。整体图形又好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乃中国古老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体现。 还有就是在图形的设计过程中,我用手中的旧毛笔将五环相连时,把左半侧勾画为一个‘5’,右下侧勾画出一个‘6’,这一‘5’、一‘6’正可谓代表中国的56个民族同心期盼奥运的心情 。 奥运标志“舞动的北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题。 该标志以独特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印章篆刻和书法为手段,把中国传统艺术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结合起来。 简洁的动作线条勾勒出的动态人物寓意一位跑步运动员冲向终点拥抱胜利的姿态,体现了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 构成人物的笔画与汉字“京”十分相象,用优美的中国传统书法的独特字体完成,它代表主办城市——中国的首都北京。 极具动感的线条也可以诠释为一名“舞者”,表现了13亿中国人民办好奥运的心愿和欢迎世界各地来宾的一片热忱。